業界動向
兩岸聯合舉辦數字出版研討會
數字化為圖書出版帶來了新的契機,數字內容成為21世紀的明星產業。為提升華文出版在數字領域的競爭能力,5月22日,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電子與網絡出版工作者委員會和臺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財團法人中華出版基金會、UND聯合在線股份有限公司在臺北市立圖書館聯合舉辦了“2006海峽兩岸數字出版產業化發展研討會暨數字出版及數字典藏成果觀摩展”。兩岸參會者就兩岸數字出版現狀與展望,人才培養,學術與產業互動,以及數字典藏成果分享等內容進行了深入地交流。大陸20余位學者,專家和業界人士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謝明清指出,出版業正處在媒體大變革時期,以網絡為主的新興媒體奪走了很多讀者,分食了紙媒體的蛋糕,從而形成了紙媒體讀者群和發行市場分流的局面,紙媒體的冬天將要來臨。他說,有專家預測,未來的兩三年,網絡媒體將呈現爆炸式發展,媒體格局和環境將因之發生更大變化。兩岸新媒體出版業者應該抓住機遇,共同促進新媒體出版業的繁榮和發展。臺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彭誠晃也到會并致辭。
(安安)
秋雨文化再次面臨轉手
據臺灣媒體報道,秋雨文化又一次面臨轉手,其正與一家美國出版集團協商,將以100%股權出售方式,賣出轉投資事業秋雨文化,整個收購案預估可為秋雨印刷帶來約8000萬元臺幣(下同)收益,讓秋雨印刷轉虧為盈。
秋雨這幾年經營很辛苦,去年大幅精簡組織、控制成本后,營業收入才見起色,并逐漸朝獲利目標邁進。
去年,秋雨印刷取得中國書刊準印證后,上海分公司利潤大幅提高,讓臺灣母公司也暫別近年來經營績效低迷的窘境,去年僅大陸營業收入就突破10億元,接近臺灣秋雨印刷全年12億元營業額。但是,秋雨印刷中的秋雨文化一直無法轉虧為盈,最終決定進行第二次轉讓。
(安輯)
出版零售業搶搭世界杯
2006年世界足球賽將于6月9日開幕,雖然足球比賽并不是臺灣最熱門的運動,但也為臺灣的其他行業帶來了新契機。出版業者與零售通路也已摩拳擦掌,希望借著四年一度的全球賽事,大展身手。
據了解,誠品書店臺北信義店將在商場與書店各樓層規劃世足區,文具館更獨家引進世足吉祥物“GOLEO VI”可愛獅子。
而出版社也不甘落后,臺灣角川也獨家發行2006世足賽官方指定的中文繁體版觀戰手冊,今年首批印刷量達10萬本,比四年前世足賽觀戰手冊銷售的8萬本還多。獨家取得版權的宇琉采伊娛樂經紀公司認為,足球迷一年年增加,今年有信心10萬本的量能在球賽期間銷售完。
(王容)
媒體人必讀的書
臺灣媒體惡質的現象令人心痛,低俗文化、狗仔偷窺報道成為顯學,記者應有的專業角度卻日漸被淡忘,甚至大部分民眾認為,媒體是社會亂象。面對越來越糟糕的媒體環境,幾位堅守中心崗位的媒體人,以文字道出了他們的心聲。
《記者,你為什么不反叛?》(天下雜志)作者林照真是資深記者,她認為記者原本被賦予監督權利的任務,但如今讓記者精神徹底軟弱的是記者完全忘記自己的角色,與利益結成了共犯。著作此書是提醒記者們手上還握有自主權,重新建立好新聞、壞新聞的標準。
《凱撒不愛我》(印刻)的作者王健壯是資深媒體人,同樣有感于臺灣的媒體亂象,在這個新聞傳統斷裂的年代,作者以美國新聞界52位記者的故事為例,這些記者多數是與凱撒對抗多年,甚至讓當權者膽戰心驚的記者,冀望這些典范能讓真正媒體精神重生。
(蔡伶)
鑒古薪傳——大陸古籍圖書大聯展
臺灣簡體版圖書在大陸公開銷售,簡體版圖書需求日漸增長,商家更是推陳出新提供各種交流機會。日前,臺中市文化局、聯經出版公司與上海書店聯合舉辦了鑒古薪傳——大陸古籍出版社聯合書展,共計約3000種、6000余冊的圖書參展。這也是臺灣業界首次結合大陸22個專門出版文物典藏、書畫鑒賞、考古、文史、古籍、線裝書的出版社,為臺灣讀者提供的大型古籍書展。
這次聯展共依書畫藝術典藏專區、文物考古專區、易經與風水命理專區、中醫保健書專區、古籍線裝書專區等五個主題展出。出版社陣容包括中華書局、文物出版社、北京圖書館出版社、齊魯書社、吉林文史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浙江古籍出版社、廣陵書社、岳麓書社、黃山書社、巴蜀書社等等。
(徐塵)
《漢聲》入選亞洲之最
美國《時代》雜志近期推出的亞洲之最中,臺灣的《漢聲》以多年秉持中國民間文化使命為己任,被譽為行家的出版品。在此之前,致力于傳統文化保存工作36年的漢聲發行人黃永松還被大陸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
黃永松是臺灣著名出版人,設計家,中古鄉土文化遺產積極的搶救者。1970年1月創辦《漢聲》雜志,30多年來,他走遍中國田野鄉間,采集“中國的”、“傳統的”、“活生生的”民間手工藝文化,努力建立一座中華傳統文化的基因庫。
不僅如此,他還將民間文化的設計發揮得淋漓盡致。2006年3月,漢聲與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合作的《山西面食》系列叢書,榮獲西班牙國際飲食圖書設計大獎。黃永松設計的書封,像一個做面食的木質砧板,在白色面粉堆中,寫出一個“面”字,展開封底是個“麥”,簡繁“面”字各自表述,別具創意。
(王璀)
陳蕙慧接掌麥田出版
據臺灣媒休報道,城邦出版集團人事異動,第二、第三事業群總經理涂玉云不再兼任麥田出版社總編輯一職,這個職位改由原商周出版公司總編輯陳蕙慧接任。
麥田出版社是城邦集團旗下著名的文學、歷史、軍事等書系代表品牌,過去曾由陳雨航、涂玉云相繼執掌,如今交由擅長經營日本文學領域的陳蕙慧,顯示城邦集團實施整理品牌和書系的動作。
陳蕙慧除了接下麥田出版社,并將開創新品牌“獨步”,鎖定近年流行的日本推理作品,計劃8月開始出書。“獨步”將以日本推理作品為重點,已搜集日本中生代名家宮部美幸、東野圭吾及其他新生代作家的作品。
(劉力)
2006臺灣數字文化年
臺灣傳統出版業日漸蕭條,業者開始尋求新的發展契機,數字文化成了他們的理想目標。關于數字文化的各種活動也層出不窮。數字出版的研討會一個接著一個,由臺灣明基友達基金會、《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和誠品書店聯合舉辦的“2006數字感動創意大賽”日前也正式啟動。
此次征文比賽將影像納入創作的內容,明基友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哲妮指出,作為科技硬件的生產設計者,她期待看到數字相機、手機、計算機等科技產品與生活和藝術產生互動。博客誕生讓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作家,但依作家楊澤觀察,博客來的文章是以旅行和美食為重點。他希望通過此次比賽能看到極豐富的創意。作家劉克襄則分享了他的經驗,前幾天他去爬山遇到幾位高中老師,他們幫他拍了一張以鳥網為背景的照片,后來登在了登山網站上,而且還寫了文字,附上GPS地圖標示拍照點。在劉克襄的眼中,這種呈現方式應該符合數字征文比賽的要素。此次征文字數只需千余字,首獎就可獲得獎金30萬元臺幣。
(安安)
香港年底將舉行首屆國際書籍博覽會
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首屆國際書籍博覽會將于2006年12月29日至2007年1月1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主要由香港億信國際(展覽)有限公司(Maxibition IntqCo,Ltd)主辦。“香港國際書籍博覽”是亞洲區內少數的國際性書展,將匯聚香港、臺灣、中國內地和海外出版社及書商,讓出版社和作家增加曝光機會,主動推廣重點書籍和作品,并將世界各地具閱讀價值的書籍帶給本地及東南亞讀者。
近年,香港和內地政府均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出版、印刷、設計、電影、音樂、廣告、游戲軟件、美術創作等行業,提倡終生學習及自我增值的閱讀風氣,各大小書展也充滿期望先睹為快的讀者,反映大眾對大型書展需求甚殷。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背靠中國內地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地理位置優越,是外國投資者進入內地市場的窗戶,因此,吸引大量商務旅客。
(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