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以自己的手指,在別人的手心上寫字讓對方猜的經驗?是不是猜對的通常不多,大都還要重寫一兩次才猜得出來?
在對方手心上寫字,寫的人總想讓猜的人一次就猜對,擦掉重寫時,心里就越急,越寫多次,就越不耐煩,希望趕快公布答案。為什么要擦?其實手中的“字”本就無中生有,虛虛實實,全是用心創造出來的互動,誰能真正抓住手中的字?
曾聽過一個佛教公案,有一個賣藥的商人,凡事以營利為目的,賣的藥通常都不純,但效果都很快,所以生意很好,賺很多錢。有一天他向一個高僧求福,高僧在他的手中寫一個“貪”字,卻又馬上用手擦掉“貪”字,商人不懂意思,既是來求福,又為何馬上擦掉,高僧只用手示意揮揮手請他離開。
回家的路上,商人腦中一直想這個問題,忽然頓悟,原來高僧是要他去“貪”方能得福。于是回頭去感謝高僧,高僧說:“我已經幫你去‘貪’你當然得福了。”從此商人徹底明心,找回自己那顆已被塵俗污染的心,自此以后,心中放光明,事事修善法,知足常樂,去煩惱后,心便安定下來,大富大貴也就如影隨形了。
一字之差,見解不同,猜錯了可以擦掉重寫,也可以不擦就重寫,因為本來就是一個無形的“虛”字,擦與不擦,其實都無所謂。只要對方知道是重寫,而能了解,就像一個離家十年又回家的浪子,旅途中的落腳處,都已不重要了,因為重要的是,一個完整有生命的“人”已經回來了,“字”既然在彼此心中交會,寫的人對猜中字的人“會心一笑”比“字”本身來得更有意義。
張麗薦自2006年11月15日《石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