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流行語中有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我們把它叫做“舊詞別解”,它利用原有語詞的能指,偷梁換柱,給予新的所指,新舊所指在感情色彩、語體色彩上存在極大偏離,能產生一定的幽默效果。
別解類的校園流行語都是在語義上做文章,賦予舊的語言形式以新的意義。而語義和修辭的關系非常密切,語義現象可以在一定的結構中成為修辭方式(例如轉義在一定結構中成為比喻、借代等),修辭方式經過人們長期普遍的使用,也可能轉化為語義現象(例如詞語的比喻義、借代義等等)。所以,可以通過修辭方式研究校園流行語的語義。
一、比喻
比喻又叫譬喻、打比方,是根據心理聯想,抓住和利用變體事物的相似點,用另一個事物來描繪所要表現的事物。在比喻中,喻體占據著主要位置,喻體的選擇決定了整個比喻的語言特征和價值,校園流行語中只出現喻體,也就是說校園流行語本身就是喻體,而本體就是喻體所蘊含的意義,根據喻體的特征可分為以下幾類:
(1)校園流行語喻體是動物,以動物比喻人,貶義色彩居多。如:
青蛙:比喻丑男
恐龍:比喻丑女
“恐龍”和“青蛙”外形上是難看的、丑陋的,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比喻那些形象不佳的人,具有貶義色彩,非常形象生動,賦予這些校園流行語新的內涵。
(2)校園流行語喻體是食物、蔬菜或使用的機械,比喻人或者物具有某種特征,有褒義色彩也有貶義色彩。如:
白菜:比喻漂亮的女孩子
燒餅:比喻很風騷的女生
油條:比喻很花心的男生
冬瓜:比喻身體肥大的同學
紅辣椒:比喻學校執勤很嚴的學生干部
苦瓜:比喻受到老師批評或是倒了某種霉的學生
重型坦克:比喻特別胖的女生
推土機:比喻個子矮的人
(3)校園流行語是人名或者對人的稱呼,強化某方面的相似性。如:
仙姑 :比喻相貌十分丑陋,令人厭惡的女子
花木蘭:比喻平胸的女孩
(4)校園流行語是專業術語,表示具有術語所蘊含的意義的人或者物。如:
防火墻:比喻男女同桌的界限
回收站:比喻復習班
病毒:比喻各班的調皮學生
殺毒:比喻每周的班會
崩盤:比喻戀愛告吹或解除
使用比喻修辭方式創造別解類校園流行語,是與比喻的本體、喻體特征密不可分的,比喻中的本體和喻體之間有無限豐富的特征,只要兩者之間的某一特征相似就可以立即產生巧妙的比喻。學生通過喻體的相似性,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創造出形象、生動、有趣的語言。
二、曲解
曲解是說話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和語用效果,對某些言語進行歪曲的解釋。何自然、申智奇兩位先生研究了曲解的運行機制,認為主要有“有意違反同一律、脫離或改變語境”兩種機制。其中,“有意違反同一律”包括“故意混淆同一詞語所表達的不同概念、故意曲解詞語的約定俗成的意義、故意轉移話題重點、故意偷換話題”。校園流行語曲解方式的運行機制主要是學生故意混淆概念、曲解詞語的約定俗成義、偷換概念,達到幽默、有趣、新穎的表達效果。
漢語的詞義具有概括性、多義性、模糊性等特點,利用這些特點,說話者可以拆解某些語義,加入自己的想象,組合成詼諧、幽默的新意義。如使用“正義反用”的方法,將本來正面的贊美人的詞語在理解的時候加入某些語義成分,使之成為一種反面的嘲弄人的話語。如:“偶像”是“嘔吐的對象”;“天才”是“天生的蠢才”。也可以使用反義正用的方法把反面的不好的詞語解釋成正面的好的詞語,如把“討厭”故意詮釋為“討人喜歡,百看不厭”。
為便于理解,我們把通過曲解方式產生校園流行語的語義和《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版)的釋義作對比,如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校園流行語的語義和《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大相徑庭,學生通過曲解的方式,改變約定俗成的語義,創造出校園流行語的新語義。
曲解主要有三種方式:
(一)脫離語境,解釋單個語素或詞的意義,然后進行簡單的相加,組成并列關系的校園流行語,如:
人類:人渣+敗類
氣質:孩子氣+神經質
奔馳250 :笨+癡+二百五
白骨精:白領+骨干+精英
(二)通過諧音方式,偷換概念,產生新語義,如:
早戀:早晨鍛煉
偶像:嘔吐的對象
精英:精神病蒼蠅
(三)直接解釋各個詞素或詞的含義,然后串聯在一起,產生新語義。這種方式靈活方便,能產性較強,如:
天才:天生的蠢才
愛心:愛錢又沒良心
討厭:討人喜歡,百看不厭
第一種方式和第三種方式都是在解釋每個詞或詞素意義的基礎上產生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種方式產生的校園流行語之間是并列關系,而第三種方式產生的不是并列關系,一般是偏正、動賓、連動關系。
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通過曲解方式,突破常規語義,創造出符合自己意愿的新語義,完全背離了我們常用的、約定俗成的語義。改變詞語的感情色彩,使校園流行語的語義豐富多彩,妙趣橫生,令人耳目一新、忍俊不禁。
三、其他
對于別解類校園流行語來說,比喻和曲解是兩種主要的修辭方式,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修辭方式。例如:
“曬月亮”指月光下談戀愛,就是模仿“曬太陽”運用仿擬的修辭方法產生別解。
“種草莓”指接吻時印上唇印;“去大使館上班”指去廁所大便。這是運用婉曲的修辭方式,把難以啟齒的事物用高雅、通俗的方式表達出來,達到詼諧、幽默的表達效果。
以上對修辭手段的探討,便于我們理解和挖掘別解類校園流行語隱秘的語義,也能使更多的人認識到別解并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規律可循的。
參考文獻:
[1]何自然,申智奇.刻意曲解的語用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3).
[2]王希杰.漢語修辭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3]陳芳.當代流行語[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1999.
(許艷艷,廣西師范學院中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