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中的形容詞按其表達功能分為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性質形容詞通常表示事物的性質,狀態形容詞在功能上主要是描寫性的,表示事物的狀態。晉語的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無論在構詞形式上和語法功能上與現代漢語中的兩類形容詞都有不同。本文主要以晉語區的一個方言點——河南獲嘉話為考察對象,來探討晉語的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
一、晉語形容詞的構成方式
在各個詞類中,形容詞的構成方式最為多樣,而且構成方式不同的形容詞,其語法特點也有所不同。關于形容詞的分類,各家也有不同的看法。根據朱德熙先生的《現代漢語形容詞研究》一文中的分類法,我們同樣也可以將河南獲嘉方言的形容詞分為簡單形式和復雜形式,具體的語法形式主要有以下幾類:
1.單音節形容詞:比如:“麻(麻木)、毛(不平)、面(軟)”等等。
2.雙音節形容詞;雙音節形容詞中包括兩種形式:
a式是一般的復合式雙音節形容詞:比如:“麻纏(不好辦)、差遲(差勁)、寡凈(干凈、”等等。
b式是“透干、黢黑”一類的狀中結構的形容詞,常常由一個名詞或動詞語素與一個形容詞語素構成,從結構上看一般為狀中結構。這類形容詞中的第一個音節有時可以轉化為后綴,例如:“干了透透了”“涼冰冰”。重疊式為ABAB式:“雪白雪白、生疼生疼、冰涼冰涼”。
3.以形容詞為中心構成的詞組:
a.單音節形容詞加上程度副詞;比如:“很累、可嚴(很緊)、老香”等等。
b.由并列的形容詞構成的詞組。這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利用連詞來連接,比如:“又高又大”,連詞“又”除了連接作用之外,還有強調的意味。但是不受程度副詞修飾的“絕對性質形容詞”如:“真、假、錯、橫”等等,不能用“又……又……”連接。還有一種情況:不用任何連詞,幾個有相關聯系的單音節形容詞并列使用,比如:“漚了得肥料黑爛臭”。
4.帶詞綴的形容詞:
a.帶后置成分
據賀巍先生的考察,除了“高低深淺大小長短寬窄好壞多少遠近方正偏”等21個單音形容詞外,其他的136個都能帶三種格式的后置成分。
AXX式 甜幾幾 碎渣渣 紅丟丟兒
AXYY式 甜不嘰嘰 苦不嘰嘰 紅不叉叉
AXYZ式 甜不拉嘰 苦不拉嘰 紅拉巴嘰
獲嘉話的后綴與晉語其他地區一樣比較豐富。從后置成分看,有的只能配一兩個形容詞,如“渣渣”只能和“碎”搭配;有的能配多個形容詞,如“不拉嘰、不嘰嘰、拉巴幾”可以和多個形容詞搭配。
b.帶前置成分
獲嘉話中形容詞的前綴有“圪”“骨”“忽”等。比如:
XA式① 圪料(不直) 圪拐(彎)
XYY式 圪當當(結實) 骨決決(向上翹)
XAXB式 圪料圪彎(彎) 圪搖圪晃(來回搖擺)
XABC式 圪溜拐彎(彎) 骨律倒東(滾動快)
其中“XAXB”式限于A和B為同義詞或近義詞。
5.形容詞的重疊形式;
AA兒 式 甜甜兒 咸咸兒 紅紅兒
ABB式 緊繃繃 麻颼颼 厚墩墩
ABB兒式 文縐縐兒 酸溜溜兒 紅丟丟兒
AB兒B兒式 甜絲兒絲兒 薄生兒生兒 麻叟兒叟兒
AABB兒式 齊齊整整兒 窟窟窿窿兒(形容衣服破) 暖暖和和兒
普通話形容詞的ABB式只有一種,而在獲嘉話中卻分為ABB式、ABB兒式、AB兒B兒式三種。其中ABB式與ABB兒式雖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實質上有所不同。前者的語素“A”和語素“B”是修飾限制關系;而后者的語素“A”和 語素“B”通常是并列關系。此外,ABB式的最后一個音節也不兒化。有些形容詞的疊字既有ABB式又有ABB兒式,不過ABB式常用于貶義,ABB兒式用于褒義。比如:“緊繃繃”是“過于緊”的意思;“緊繃繃兒”是“緊得合適”的意思。但ABB兒和AB兒B兒式沒有本質的區別,屬于搭配習慣不同。比如:“甜絲兒絲兒”不能說成“甜絲絲兒”,否則本地人認為說話不夠地道。
二、晉語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
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是形容詞分類中的兩種基本形式,晉語中的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界定:
1.用否定詞“不”來界定。這是一條最重要的標準。同普通話一樣,獲嘉話的性質形容詞可以直接受“不”的否定,狀態形容詞則不能。從以上分類的情況來看,1)類、2)類中的a式和4)類中的XA式可以直接受“不”的修飾,比如:單音節形容詞“麻(麻木)、毛(不平)、面(軟)”,雙音節形容詞 “麻纏(不好辦)、差遲(差勁)、寡凈(干凈、”和XA式“圪料(不直)、圪拐(彎)” 都可以直接受“不”的修飾,為性質形容詞,而2)類中的b式、3)類、4)類中除“XA式”之外的其他式和5)類都不能直接受否定詞的修飾為狀態形容詞。
2.用副詞(指程度副詞以外的副詞)來界定。加“的”后能受副詞修飾的為狀態形容詞,否則為性質形容詞。其中1)類單音節形容詞加上程度副詞后,就變為3)類中的a式,不能看作能受副詞修飾的形容詞。例如:
那兩個小孩兒都怪麻利(做事快)的。
*那兩個小孩兒都麻利(做事快)的。
“麻利的”不能直接受副詞“都”的修飾,加上程度副詞“怪”之后可以受副詞“都”的修飾。因此,“麻利”為性質形容詞,“怪麻利”為狀態形容詞。
3.用“S+是+形容詞+的”句式來界定。能進入“S+是+形容詞+的”句式中的是獲嘉話的性質形容詞,主要用來表事物的性質屬性的;狀態形容詞不能進入該句式,可以直接做謂語,不需要“是”動詞。例如:
果子是紅的。
陽坡地兒暖和和兒的。(向陽的地方暖洋洋的。)
根據語法意義來界定,雖然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都可以做定語,但是它們的語法意義是不同的。性質形容詞做定語時是限制性的,狀態形容詞做定語時是描述性的。充當同一種語法成分的兩類形容詞,具有不同的語法意義。例如兩類形容詞都可以在句中作謂語,但這兩類謂語是有區別的。比較:
a 她的臉不紅。
b 她的臉紅丟兒丟兒的。(她的臉紅撲撲的。)
a句中的謂語表示靜止的屬性,是事物的性質,是恒久的。b句中的謂語含有一種潛在的可變性。
根據以上四條標準,在所列的獲嘉方言的形容詞類別中,1)類、2)類中的“a式”和4)類中的“XA式”為性質形容詞,通常表示事物的性質,如“紅花”。其進入句法,有很多限制,主要作定語、謂語、狀語和補語,一般都有一些條件。比如性質形容詞直接作謂語時,一般只能用于對照、比較的情況,或用在對話的回答中。例如:“這個大,那個小。”2)類中的b式、3)類、4)類中除“XA式”之外的其他式和5)類為狀態形容詞,功能上主要是描寫性的,表示事物的狀態,進入句法中,結構比較自由。
獲嘉話的狀態形容詞與性質形容詞這兩類形容詞不是截然斷開的,具有連續性。性質形容詞加上程度副詞或某些表示程度的代詞就可以轉化為狀態形容詞,雙音節形容詞正是處于這種轉化的過程中。例如雙音節形容詞充任的定語是描寫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表現在雙音形容詞可以修飾專名或人稱代詞。比如:“糊涂的我又辦錯事了。”但是雙音節形容詞卻不能像狀態形容詞那樣,加上“的”直接作謂語或補語。比如:“她正正派派的。*她正派的。”
另外,從音節數目和構詞形式上來看,獲嘉方言的性質形容詞主要以單音節和雙音節為主,構詞形式也較為簡單;狀態形容詞都是多音節的、構詞形式多是在詞根后面添加某種主觀評價色彩成分而構成的。
三、晉語中兩類形容詞與普通話的差異
以上所列的晉語的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的界定標準與普通話界定的標準不完全相同,普通話對于二類形容詞的界定標準有的在此不適用:
1.晉語中無論是性質形容詞還是狀態形容詞加“的”之后,都可以變成體詞性成分。表現在晉語的兩類形容詞“甲的”和“乙的”都可以用在數量詞或指示詞之后。例如“那個新的”“那件花不溜秋的”在晉語中都成立。而普通話的“甲的”之前可以加數量詞或指示詞。例如“一個大的”“那件新的”。“乙的”之前不能加這些成分。例如不能說“一個大大的”,“那件很新的”。
2.晉語中無論是性質形容詞還是狀態形容詞都具有動態性。而普通話的狀態形容詞都是靜態的,表示一種勻質的屬性,因此不能出現在表動態的句子中。通常用“名+性質形容詞+了”和“名+變+性質形容詞+了”兩個句型表示性質從無到有的動態過程。獲嘉話無論性質形容詞還是狀態形容詞都具有動態性,可以表示從無到有的動態過程,進入動態形容詞的句法槽。比較下列兩個句子:
普通話:*水甜甜的了,別放糖了。
*飯熬得稠稠的了,能吃了。
獲嘉話:水甜絲兒絲兒了,甭漲糖了。
飯熬了稠稠兒地佬,能喝了。
這兩個例句在普通話中都不成立,在獲嘉話中卻行得通。
獲嘉話的狀態形容詞與性質形容詞相比,狀態形容詞用法靈活,在句中語法功能多樣,可以自由地做謂語、定語、補語、狀語。性質形容詞的情形就不同了,單音節和雙音節有著顯著的差別。一般來說,單音節性質形容詞只用于構成某些具有“單詞化”詞組中或表示對比、對照的句子中;而雙音節的性質形容詞主要語法功能為作謂語、狀語和補語,一般不修飾名詞,使用范圍受限制。
由于重疊和加綴兩種構詞方式在晉語方言中表現得十分活躍,構詞能力極強,說得夸張一點兒,甚至隨時都可以造出新詞來。因此獲嘉話形容詞的生動形式比普通話更豐富多彩,其數量和所表示的語法意義也比普通話的多。比如:普通話中狀態形容詞的ABB式只有一種,而在獲嘉話中卻分為ABB式、ABB兒式、AB兒B兒式三種;獲嘉話的AXYY式、AXX式也是普通話中所沒有的。獲嘉話的狀態形容詞還可以通過所帶詞綴不同或者詞綴兒化的形式來表示褒貶義。
附注:
① 這種雙音節的XA式前綴式,賀巍先生把它們看作動詞(見賀巍1989《獲嘉方言研究》第147頁),理由是“這一類多表示人的心理和事物的性質,前邊可以加‘太、可、怪’一類修飾成分,在句中可以做謂語或補語。”筆者認為既然這類詞是表示心理、事物性質的詞,可以受程度副詞的修飾又不能帶賓語,與普通話中能夠帶賓語的心理動詞有明顯的差異,加上其在句中可以做謂語或補語,更符合形容詞的特征。因此把這類雙音節的XA式歸入形容詞,可以把XA式當作XAXB式、XABC式的基本式。
參考文獻:
[1]呂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2]朱德熙.現代漢語語法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3]賀巍.獲嘉方言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4]胡明揚.胡明揚語言學論文集[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5]張國憲.現代漢語的動態形容詞[J].中國語文,1995,(3).
[6]侯精一.現代晉語的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7]王啟龍.現代漢語形容詞計量研究[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
[8]郭校珍.山西婁煩方言的重疊式形容詞[J].語言研究,2000,(1).
[9]小門典夫.涼山彝語的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J].民族語文,2002,(4).
[10]齊滬揚 王愛紅.形容詞性短語與形容詞的功能的比較[J].漢語學習,2001,⑵.
(郝紅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留學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