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 放
自從有了文字,就產生了傳授文字的寫字教學。早在甲骨文、金文時代,就開始了家傳師教式的寫字教學;秦漢時出現了私塾,把識字、習字作為傳授文化啟蒙的重要手段;到了清末廢科舉興學堂,中小學開始設置了寫字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以臨習名家碑帖為主要方式的寫字課,直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才有了較完備的教學計劃、教學綱要和教材。然而,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寫字教學,在當今的教學中卻出現了新的盲點。
一、古今寫字教育的差異
我國古代的啟蒙教育中,寫字教育是被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上的。其隱性成就,即古代的讀書人那種特有的涵養、氣度以及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不浮不躁的專注精神,正如清人龍啟瑞在他的《家熟課程》中所說,教兒童寫字可以“觀其用心之靜躁”。古代寫字是由簡人繁,不要求與識字進度一致;由少到多,三日內寫兩字,且兩字端正方可換字;由大到小;由慢及快。具體教學過程一般為把筆、描寫、仿本、跳格、臨帖。此外還有具體的細節要求,如習字的態度要嚴謹。明人呂坤認為“松軟無骨,鼓斜險怪、減筆潦草”的字切不可寫,因為“心正則筆正”,“筆不正則知其心不正矣”。習字要嚴格掌握藝術標準。古人寫大字,一般都強調禁止因為“惜紙”而在字間空處再寫,這樣能讓學童始終保持寫字的整體觀,從而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今人的要求遠低古人,今人的“創新”(尤其是電腦的問世)處處體現著功利性的“實用主義”,使寫字變成一種掌握最好、不掌握也無傷大雅的普通技巧。
當然,我們并不能強求國人都成為書法家,但也別太不介意,因為書法的根在中國。現在不少學生不用說寫毛筆字,就連硬筆字書寫也很不像樣。“作為審美對象的書法在青少年中淡化,源于大眾的書法根基在削弱,削弱的程度與日俱增。作為民族藝術之一的書法在熱潮中實際上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危機。”(沈鵬《推進中國書法事業可持續發展》)
書法藝術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國的國粹之一,它對提高民族自信力,加強文化凝聚力,提高人們的美學、美育水平都大有益處。作為書法教育的早期教育——寫字教學得不到政策的落實,僅靠層層級級發文,空喊“加強中小學寫字教學”,那僅僅是一紙空文,華而不實;延誤下一代,造成書法大國的危機,實在令人擔憂。
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使寫字教學逐漸淡化
某些教師能夠自如應用多媒體教學,然而用粉筆在黑板上書寫,字卻很不規范。許多示范課已看不到教師的板書。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是時代的要求,固然提倡,但不能忽略漢字本身就是“美”的載體這一事實。從文字起源開始,文字變遷過程也就是美的演變與發展的過程。現行語文教材讓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初步接觸甲骨文,就是這個道理。文字本身就是一部美育教材,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漢字本身創造美、欣賞美,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就這一點而言,對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特別是語文教師來說,豈不是責無旁貸嗎?
由此可見,在廣泛運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的同時,也不應輕視傳統教育中的精華部分。這些部分往往是現代化手段無法取代的,且在語文教學中起著積極的作用。大而言之,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完美人格的形成有重要意義;小而言之,對學生感悟文字、欣賞文學作品大有裨益,甚至對學生作文的謀篇布局也不無有益的啟示。比如書法章法要求“疏可跑馬,密不通風”,這和作文中詳寫濃墨重彩、略寫惜墨如金是何等相似。文章中同一命題的不同寫法和書法作品中人們常常贊美的“同字異寫,同中求異”的寫法不是也十分吻合嗎,在文章中動靜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寫法與書法創作中靜止的線條蘊含飛動的旋律不也是如出一轍嗎,語文教學中如果能滲透寫字教育,寫字教育又會促進美育教育,美育教育又推動語文教學。所以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寫字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學生、家長、教師對寫字的自身功能知之甚微
寫字具有實用功能,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字大多是寫給別人看的,必須工整、規范、讓人看著舒服。寫一手好字,將來就業于不同的工作崗位,其社會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正因為寫字的最大特點是具有實用性,所以寫好字是事關民族素質的大計,是每個中國人基本素質的重要標志。著名書法家劉炳森曾說:“寫字的意義已超過寫字本身,完全可以上升到對民族文化的感情、認知上去。”
寫字具有審美功能,能提高學生審美素質。寫字(書法更不必說)實際上是一個感受美、探索美、領悟美和表現美的能動的構建過程。魯迅先生有一段精辟論述:“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他還說:“我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字是一個人的第二儀表,是一種充滿激情的審美導引。因此,寫字教學是美育的有效手段。
寫字能熏陶學生的優良品德。郭沫若早在1962年為《人民教育》題詞中寫道:“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為書法家,總得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細心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橫,最容易誤事,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事實證明,要想寫好字必須持之以恒地進行苦練,學生的韌勁與耐力,正可以從漢字的一筆一畫的書寫練習中來獲得,從而培養出鍥而不舍、精力專注、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優良品格。
如果我們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對寫字訓練的若干功能真的有所感悟的話,真正理解“人寫字,字育人”的辯證關系,那么,寫字教學終將出自一種“內在力”而重新崛起。
(選自《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