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玲 劉凡君
在完成長達10多年的整體搬遷、實現“九九歸一”的歷史性整合后,大江工業集團在“622”戰略牽引下,以科學發展觀加快企業改革發展步伐,近年來銷售收入每年遞增約達30%,工業增加值每年遞增30.3%,今年將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工業增加值將達4.5億元。
同是這片天,同是這批人,大江卻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較快發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江工業集團制定了全新的競爭發展戰略:以內涵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取代原來外延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對內積極整合資源,進行資產重組;對外積極進行合資合作;著力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資產重組集優抱拳
依靠行政關系和產品生產線的合并,使大江集團在“九九歸一”后的每個工廠都有了應有的進步。但是站在整個企業的高度上看,近幾年來的經濟發展始終未擺脫生產布局落后、資源重復建設、生產能力分散、適應市場能力不強、主業不夠突出等困境,嚴重地制約了大江集團做大做強的發展速度。如何才能充分地發揮生產力,以投資少、見效快的舉措,既有利于盤活存量資產,也有利于整個企業的全面發展呢?集團領導班子按照“137”戰略規劃,根據“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的需要,果斷作出“走資產重組之路,聯合起來做大做強”的決定,為實現“622”戰略目標打造新的經濟增長平臺。
今年初,根據市場的需求和產品特性,大江集團分別將原轉向器廠、車橋廠、齒輪廠和鑄鋼廠、鍛造廠實施資產重組,成立汽車零部件公司和鑄鍛公司。汽車零部件公司以車橋、變速箱、轉向器、傳動軸為依托,建立中、重型車輛動力傳動系統技術平臺,開發車輛動力傳動系統各總成及其系統集成產品,通過技術改造,建立該產品的多品種、多批次、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基地。鑄鍛公司則以現有的鑄造、鍛造為基礎,建立工藝技術平臺,開發系列車輛鑄鍛件系列產品,致力于建設成為集團公司的鑄鍛制造中心。此舉使企業徹底改變過去依靠行政關系和產品生產線合并為紐帶的機制,真正實現資源向核心產業流動聚合,形成工程機械、鑄鍛公司、汽車零部件公司、直營(專用車廠、軍品廠、沖壓廠)四大板塊的事業部管理框架,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生產能力。
合資合作攜手并肩
對內進行資產重組,推動資源有效整合;對外積極開展合資合作,締結戰略聯盟,以資本擴張的方式壯大經濟總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推進體制變革帶動機制轉換。這是大江充分利用自己的區位優勢和集團公司骨干企業的優勢,有效利用市場、資源平臺置換資金、技術,充分盤活存量資產的又一重要手段。招商引資并不僅僅是解決了資金問題,更重要的是改變了現有的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
大江實施投資主體多元化,是一切以有利于做大做強、有利于人員安置、有利于轉機建制為原則,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廣泛進行各種層面的合資合作,既有整體合資,也有按產品生產線或產品工序進行部分合資合作。“大江美利信有限公司增資組建汽車變速箱殼體機加生產線項目”、“合資組建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項目”、“鐵路車輛配件合資合作項目”、“工模具合資合作項目”等的實施,為大江打造新的經濟增長平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去年8月份成立的大江燕興物流公司,在完成大江渝強增資擴股、組建大江東陽塑料制品公司的基礎上,短短幾個月就實現收入1 853萬元,經濟效益大幅度增長。
為加強對合資企業的管理,大江集團出臺了《合資合作管理辦法》,確保投資方的合法利益不受損害,使合資合作走向規范化。目前,專用汽車、工程機械等合資合作取得重大進展;與四川航天等多家國內外知名廠家草簽了合資合作協議。去年,合資企業實現收入41 213萬元,為大江經濟總量的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科技領先帆滿勁足
在推進“622”戰略過程中,大江制定了實施新品工程的子戰略:一是研發能力;二是新品開發,建立三大業務板快相適應的產品平臺和技術平臺,有目的、有主次的開發系列新產品。企業通過研發組織的建設、研發流程的優化、信息平臺的搭建、戰略聯盟(院所聯盟)以及人才隊伍的建設等手段,為產品生產能力的迅速形成以及持續改善提供有力保證。
近期重點發展液壓支架、鐵路車輛零部件、沖壓件等產品,爭取先期取得投資回報,為公司中長期重點發展產品積累資金。
專用汽車在現有舉升類專用車的基礎上,向建筑類專用車和環衛類專用車方向發展,通過技術合作、產學研等方式建立技術平臺,通過引進資金、技術改造等途徑進行產能建設,逐步做強做大,到2010年,力爭銷售收入5億元,形成大江的核心主導產品。
工程機械產品主要為液壓支架產品,計劃2010年 銷售收入超過11個億。大江還通過與煤炭設計院合作,及時了解我國煤炭工業發展的趨勢以及即將開建的13大煤礦生產能力的設備需求量,爭取在大型煤礦先期規劃的時候介入,同步開發新型液壓支架產品,結合技改,擴大生產規模,加快新產品上市速度,以盡可能小的成本盡快占領市場。
2005年,大江新產品產值率已達52 765萬元。
以車為主全面突圍
根據大江現有資源狀況,考慮到企業文化、運營模式、技術能力、資源需求、市場前景等因素,大江集團把核心主導產業定義為:以專用車和專用機械作為未來的核心產業。
車輛零部件是大江目前的主導產品之一,計劃2010年以前達到銷售收入26億元以上。車輛零部件包括:車橋、傳動軸、轉向器、齒輪、變速箱、曲軸、曲軸箱、鍛鑄件、CD沖壓類零件,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系統總成類汽車零部件。大江集團將進一步完善事業部管理模式,加強管理,積蓄實力,相機實施合資合作,借助社會力量做強做大。二是鑄鍛沖壓類車輛零部件。抓住車輛鑄鍛件全球生產布局的調整機會,將車輛鑄鍛件培育成為小巨人企業;利用靠近長安重慶基地的地域優勢,將沖壓件發展成為區域車輛沖壓中心,成為大江集團扭虧脫困的主要支撐。
利用鑄鍛件(包括鐵路機車零部件、變速箱體、曲軸箱、曲軸)現有強大的生產能力與較高的市場份額,建立鑄鍛件工藝技術平臺,通過技術改造,建設兵裝集團車輛鑄鍛件中心,開發系列車輛鑄鍛件產品。
沖壓類零件以現有CD類沖壓件為基礎,建立沖壓工藝技術平臺,結合汽車行業分工的發展趨勢,利用集團的行業地位優勢,以及國有大型企業的實力,通過技術改造,向大中型沖壓件發展,建設兵裝集團車輛沖壓件中心。
利用CD類沖壓件為長安鈴木獨家供貨的優越條件以及緊密相連的地理優勢,建立汽車零部件中儲配送平臺,形成具備中儲轉運、分裝、系統配送能力的汽車零部件物流體系,為長安鈴木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務。與此同時,向大江集團內部發展,承攬大江集團的整體物流。
針對目前大江處于低水平、低基數增長和在行業內相對落后的現狀,采取滾動的方式打好基礎,實現跨越式發展。2006年,大江在充分挖掘現有產品線潛力的基礎上,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實現產業升級和產品升級,實現銷售收入翻一番的跨越式增長,為2007年-2010年的快速發展奠定產業基礎和產品基礎;2007年-2010年,依托新建的產業、產品平臺,實現第二次跨越式發展,到2010年將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比2006年增長1.5倍。
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以企業現有的資源為基礎,以實現產業和產品結構歸核為目標,培育軍品、專用汽車、工程機械、車輛零部件四大業務板塊,形成大江集團的主業,融入兵裝集團核心產品之中。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