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就藝術品的消費價格與投資策略兩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在滿足物質消費以后,人們開始追求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費。由于購買藝術品具有藝術消費和投資理財的雙重功能,近年來受到了人們的極大歡迎和關注。
一、藝術品的價格決定
按照國際通行說法,一個國家藝術品市場的啟動條件是人均GDP達到1000——2000美元,中國沿海地區和內地一些城市的經濟發展程度已達到這一水平。從2000年到2004年,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成交增長率平均在50%以上。2004年以來,中國藝術品投資的半年收益率是16.1%,個別投資品種半年收益率高達80%。專家們預測,作為一種剛剛興起的投資理財手段,藝術品市場正在迅速覺醒,它將是我國繼股票、房地產之后的第三個投資熱點。
(一)藝術品不同于普通商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藝術品的價值無法準確測度,并且其價值和價格之間往往存在很大程度的背離。這不僅與生產不同藝術品的不同藝術家的勞動復雜程度有關,還與藝術價值本身有關。但藝術價值是難以精確估量的,它在藝術市場上往往表現為一個時代認同價值,且后者又受各個時代的文化特征、審美理想、經濟發展程度、收藏者的偏好等多個因素的制約。2.藝術品具有稀缺性和可替代性差的特點。藝術品作為約束型商品,其供應是極其有限的。優秀的藝術品必須具有鮮明而獨特的風格,擁有無可比擬的歷史地位,尤其是必須具有高難度的技巧,難度越高,無法取代的惟一性就越高。“物以稀為貴”是藝術品價格形成的生動寫照。3.購買藝術品是藝術消費行為和以保值增值為目的的藝術品投資行為的結合。一般認為,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藝術品投資市場,該市場中80%以上的人把購買藝術品當作投資行為;其次是藝術品消費市場,該市場中大多數人把購買藝術品作為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國目前的藝術品市場處于第一階段,絕大多數人把購買藝術品當作投資行為。
(二)從理論上講,作為人類創造的物質形態化的精神產品,藝術品一般具有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三個要素
藝術價值是藝術品本身所固有的本質屬性,缺乏審美藝術特征的物品便不能稱為藝術品;歷史價值主要是針對文物藝術品而言的,文物藝術品除了具有審美藝術特征外,還是研究古代歷史尤其是古代藝術史的重要資料;經濟價值則是藝術品進入商品交換領域后附加上去的,是藝術品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在交易市場上的貨幣化度量。然而在現實的經濟世界里,不得不承認,藝術品的價格是由藝術之外的多種因素決定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匈牙利著名藝術社會學家阿諾德·豪澤在其著作《藝術社會學》中談到藝術品價格和藝術價值的關系時說:“由于藝術價值難以與市場價值相比較,一幅畫的價格很難說明它的價值。藝術品價格的確定更多地取決于各種市場因素,而不是作品的質量,那是商人的事,也不是藝術家所能左右的。”
(三)藝術品價格的主要影響因素
1.藝術品自身的使用價值。優秀的藝術品具有極大的使用價值,它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審美理想和啟迪智慧等,這是其它任何商品所無法取代的。優秀藝術品隨著歷史的延續,就有了文物的增值性,以及作為人類文化遺產的研究收藏價值。在歷史藝術品數量只減不增的情況下,后加入者對其的強烈需求將導致價格上漲成為一個基本趨勢。2.社會經濟發達程度。藝術品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是人們在滿足物質生活需要之后所追求的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經濟繁榮,生活水平越高,對藝術品的需求就越強烈,藝術品的市場價格就越高。據香港太古佳士得和蘇富比拍賣行的藝術品拍賣統計,藝術品的平均成交價與當時的經濟形勢成正相關關系,經濟景氣的年份,藝術品的平均成交價也較高。3.社會整體的文化素質或精神生活水平。從人類社會的歷史和藝術發展來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強烈,藝術品的價格從總體上說是不斷上升的。當然由于各個社會受文化素質制約的審美意識不同,同一藝術品在不同歷史時期以及同一歷史時期的不同國度之間其價格是存在差異的。4.收藏者的愛好、審美理想和投資選擇。有實力的收藏者對于自己鐘愛的藝術品往往會不惜重金去購買。但有實力的人不一定是有很高藝術修養的人,他會根據自己的欣賞和投資偏好、特殊需求甚至圖個吉利去購買藝術品。因此市場上藝術品的價格隨意性很大。5.人為的市場炒作。藝術品在市場上流通交易,其價格必然受到買家的影響或左右。有些藝術品在一部分買家的追逐下,價格扶搖直上,一漲再漲。而有些藝術品由于缺乏有實力買家的關注,市場交易長期低迷。
二、藝術品的投資策略
投資藝術品是一門學問,要看準藝術品的價值就必須從天文到地理、從歷史到美學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從整體上提高對藝術品的鑒賞力。藝術品投資者要做到,對所收藏藝術品的作者或藝人要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深入的程度甚至包括他們的生老病死、婚姻和家庭以及所處的年代背景等。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深刻理解藝術品的價值,而在觀察藝術品的過程中,還要堅持從藝術品的藝術特色、技法難度、審美水平等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另外,投資藝術品不能急于求成,必須能夠發現其潛在價值,然后再出手購買。這樣做不僅是為自己打造未來的賺錢平臺,更在于充分領略藝術品收藏所帶來的情趣和快樂,同時還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筆者認為,投資藝術品需要酌情采取以下策略:
(一)對于初入行的投資者來說,要從大眾化的藝術品開始買起,因為其價格相對便宜,而且一般不會有贗品
最重要的是,通過購買普通藝術品來磨練眼力,積累藝術品投資經驗。在藝術品投資中,眼力至關重要,而眼力實際上就是知識和經驗。投資者必須具備三種能力:1.鑒別真與偽的能力。因為在市場中,投資者首先就會遇到的難題是藝術品的真偽問題。只要是行情走俏的藝術品,其贗品就會盛行。如張大千、傅抱石、徐悲鴻等名家的作品在市場上走勢堅挺,一些人為牟取暴利,專造這些大家的偽作。2.鑒別優與劣的能力。一件藝術品的真偽被確定后,接下來就要鑒別其優劣,確定其是藝術精品還是一般作品,兩者在市場上的價格往往相差很大。3.鑒別藝術品價值和潛力的能力。藝術原本是無價的,但在藝術品走向市場后,市場會反過來以價格來衡量藝術。在實際操作中,如果投資者不能準確把握某件藝術品的價位和潛力,往往會遭受損失。
(二)投資者要善于利用空間距離來獲取價格差異
在改革開放之前,一些海外收藏家、投資者經常到中國內地大批量采辦藝術品,中轉運到香港,然后賣到歐洲、美國、日本等地,從中獲取了巨額利潤。內地有一家企業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賣出張大千山水四條幅僅人民幣6萬元;同年,購買此畫的港商在香港賣出,價格高達86萬元。現在由于藝術品拍賣業的興起,信息暢通,這種利用空間距離來賺取高額利潤的機會較以往少了很多,但并不是無可利用。目前,城市和鄉村,南方與北方,沿海與內地,由于地區間藝術品存量和審美偏好的不同,藝術品的地區差價還是存在的,特別是境內與境外在藝術品上的價格落差是相當大的,企業仍可利用這種空間差價來進行藝術品投資,獲得利潤。
(三)投資名家珍貴作品時,一定要先了解此名家
不僅要了解該名家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技巧,還要了解其生平、經歷和性格;不僅要了解其作品的市場行情,還要了解其作品有無偽作的先例及偽作特點,適當時候要請教有關專家。同時,不要輕受新聞媒體宣傳的誤導。藝術品投資千萬不要跟風,否則風險很大。現在很多名家書畫的高昂價格是市場炒作起來的,有的已經把未來10年的價格空間都炒作到頂了,因此沒有投資價值。只有那些尚未出大名的優秀中青年畫家的畫才有投資價值。因此,投資者要從處于底部價位的藝術品開始,從前景看好的藝術品買起。對于看準的某個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可以批量購買,并追蹤購買。另外,可優先考慮收藏在世藝術家的作品。這樣不僅能容易得到貨真價實的作品,而且也會對所購買的藝術家給予很大的支持。購買時要詳細記錄下所購買藝術品的時間、地點和價格等;如有可能,最好能獲得藝術家本人對藝術品真實性的保證書,并且把它和所購藝術品一起收藏好,這將對藝術品的保值和增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投資藝術品要擁有廣博的知識,包括藝術史、美學、繪畫、市場、文學、民俗等知識,投資者在決策時必須具有悉心求教、虛心學習的精神,切不可自以為是。
(四)藝術品投資周期不要太長
藝術品投資周期以多長為佳,需因物而異,不能一概而論,它與市場的熱點密切相關,也與藝術品的價值是否被充分發掘和認同有關,還與其它投資市場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一般情況下,中期或中長期(5——15年)持有藝術品就可以獲得比較大的心理滿足和精神享受了。在此以后可選擇適當的市場機會將其出售,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不可否認,有一些持有時間很長的藝術品在若干年后會賣出天價。但是,如果以時間為單位來計算藝術品投資的年收益率,便可以看出這些多年之后賣出天價的藝術品的年收益率并不算高。根據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拍賣行1980年的拍賣情況,Renoir的油畫《花園》以120萬美元售出,該畫的出售者是1957年以20萬美元購入的。以復利計算,該畫的年收益率只有8.1%。另一幅增值最大的油畫是Gauguin的作品《大溪地婦人在椰樹下》,該畫的原收藏者是1960年以3.8萬美元購入的,在本次拍賣中以180萬美元售出。以復利計算,該畫的年收益率是15%。顯然,從藝術品投資理財的總效用角度分析,藝術品并不適合長期投資,在中期或中長期持有后可選擇適當的市場機會將其出售,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五)選擇出售時機在藝術品投資中也是甚為重要的
我國著名畫家溥儒曾收藏過一件稀世珍寶——《平復帖》,為西晉大文學家陸機所作。民國時期,收藏家張伯駒曾開價20萬大洋想收購此帖,溥儒不同意。后來,溥儒的母親突然病故,急需用錢,作為孝子的溥儒只好以賣《平復帖》來安葬母親。結果買主仍是張伯駒,雙方只以4萬大洋成交。這樣被動求售的情形應力求避免。避免的方法就是不要把維持自己或家庭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資金和已安排好其它用途的資金拿來投資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