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看起來商機無限的“土家燒餅”,卻無法讓賺錢的愿望實現?究竟是什么原因,讓狗年里的“土家燒餅”進退兩難?
2005年4月,由湖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畢業的大學生晏琳推出的土家特色風味小吃——“掉渣兒”燒餅在武漢登陸后,短短幾個月間,各種打著“土家餅”、“掉渣香”等招牌的燒餅店就在全國許多大中城市街頭巷尾遍地開花。隨后,這種2元錢一只的燒餅很快也實現了產業連鎖經營,并儼然成為了2005年中國餐飲界中的“燒餅神話”。
難道真的是天上掉下了餡餅? 2006年2月,記者在深入調查中發現,狗年到來之后,由于大批小餅店的盲目跟風和消費者從眾心理的減退,許多城市的“掉渣燒餅”都沒有了往日的風光。此間,圍繞土家燒餅商標權,北京、上海、杭州的經營者也開始申請和捍衛屬于自己的土家燒餅商標。專家稱,掉渣燒餅從熱到冷,從火爆到蕭條,都是因為 “掉渣兒”燒餅這一非常有前景的產品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存在重大敗筆。
神秘燒餅
一百多年前,隨著外來移民的遷入,燒餅的做法傳入湖北恩施。恩施是土家族聚集地。結合自己的飲食習慣,土家人做出了別具風味的燒餅。這種燒餅成為恩施土家族和苗族人一種必不可少的美食。
2005年4月,晏琳推出的土家特色風味小吃——“掉渣兒”燒餅在武漢搶灘。由于生意紅火,不少人前來加盟,晏琳辦起了培訓班,轉讓技術,很快賺了100多萬元。僅幾個月時間,土家燒餅就在上海、重慶、深圳、北京、南京、廣州、杭州等大城市躥紅。在惜時如金的深圳、上海等地,當地市民還出現了排隊搶購的場面。,有人形象地稱為“20分鐘+2元錢=一只燒餅”。據統計,當時生意好的店面一天可以賣出3000多個燒餅。
人們在寒風中排著長隊買燒餅的畫面大大刺激了商家,由于投資少,開家10平方米小店僅需兩三萬塊錢,兼之加盟費只需5000至一萬元,經營好時,當月就可收回投資成本。很多店還沒有來得及摘下舊招牌,就加入了賣燒餅的行列。“燒餅旋風”也由此引發了又一輪餐飲連鎖加盟潮。一時間,各式燒餅店很快火遍大江南北,并在全國形成了不下幾千家的店面。
在十幾天行程中,記者發現,開在城市大街的燒餅店一般可分為三類:第一種是一些從事餐飲或食品行業的人士從當地或武漢考察回來后直接開店經營;第二種是收取一定的加盟費用,“一槌子買賣”或實行原料配送的加盟店;第三種是幾家親戚或朋友“扯伙”開店鋪,賺幾個錢算幾個錢。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跟風者中也不乏只做一票買賣的散兵游勇。有人見燒餅賣得火,就關掉了當地的小雜貨店,跑到北京、上海做起了燒餅。在土家燒餅經營者中,有80%以上的人都沒有去過湖北,沒有吃過正宗的掉渣燒餅。他們生產的土家燒餅基本是靠自己借鑒和摸索出來的。
另據記者了解,華東一帶甚至往北的一些城市,人們的口味以甜食為主,現在2元買個燒餅,咬一口滿嘴生香,既可用作早餐,又可作零食和小吃,特別是大中城市一些白領,一個燒餅加上一杯豆漿或牛奶,還可作為一頓午餐。在一些網站上,記者隨意搜索了“土家燒餅”四個字,兩家上海以經營土家燒餅的新道餐飲管理公司老板和嘉味食品公司也出現在了網頁上。據經營者介紹說,他們分別擁有20家以上的直營燒餅店,現在各自以每天5至8家加盟店的速度擴大經營規模。他們表示,各路加盟商家正按照每0.5公里一家燒餅店進行設置。
據經營土家燒餅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