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6—31日)
一、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黨中央強調要走中國特色醫療衛生改革發展道路。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3日下午進行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強調,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也關系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切實把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走中國特色醫療衛生改革發展道路,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步伐,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胡錦濤指出,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是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的重要標志,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是實現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強調,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強化政府責任,嚴格監督管理,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要著眼于實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的目標,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努力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收入群眾之間醫療衛生服務差距,加快完善有利于人民群眾及時就醫、安全用藥、合理負擔的醫療衛生制度體系,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水平和質量。要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以農村和城市社區為重點,堅持中西醫并重,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監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重點支持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城市社區衛生事業發展,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支持力度,整合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健全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要加快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鞏固和完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加強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著力解決部分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要大力發展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完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功能。要深化醫療衛生管理體制、公立醫療機構運行機制、醫療保障制度、醫藥市場監管機制、財政經費保障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強化公立醫院公共服務職能,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整頓藥品生產和流通秩序,降低藥品虛高價格,保證群眾基本用藥。
二、國有企業改革
國資委公布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實施細則。《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實施細則》日前由國資委正式公布實施。根據22個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指標和8個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中央企業的綜合績效將被劃分為優、良、中、低、差五類。其中,中央企業做出重大科技創新將被加分,發生屬于當期責任的重大資產損失、發生重大安全生產與質量事故、存在巨額表外資產、存在巨額逾期債務等情況將被扣分。綜合績效評價指標權重實行百分制,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指標權重確定為70%,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權重確定為30%。得分達到85分以上的為優,70分以上的為良,50分以上的為中,40分以上的為低,40分以下的為差。財務績效的評價主要包括企業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和經營增長4個方面,分別有基本指標和修正指標,以使評價更加科學全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包括了戰略管理、發展創新、經營決策、風險控制、基礎管理、人力資源、行業影響、社會貢獻等八個方面,中央企業是否有重大創新、吸納就業狀況、資源節約狀況以及和諧社會建設等都納入評價中來。
三、郵政體制改革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獲準組建。10月底,國務院批復原則同意“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組建方案”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章程”。這是在郵政政企分開、各地郵政管理局紛紛成立后,郵政體制改革邁出的新步伐。根據國務院的批復公告,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是在原國家郵政局所屬的經營性資產和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暫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注冊資金為800億元,將各省郵政局和原國家郵政局直屬單位的經營性凈資產劃作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國有資本。該公司主要經營國內和國際郵件寄遞、報刊等出版物發行、郵政匯兌、郵政儲蓄、郵政物流、郵票發行等業務。成立后的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四、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多項試點試驗相繼推出。一是國家外匯管理局已經批復濱海新區進行7方面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包括:改進外匯經常項目監管方式;改變強制結售匯制度;逐步取消核銷制度;實行居民和企業意愿結匯和自由購匯;擴大外匯使用;放寬人民幣購匯;通過合格投資機構,將人民幣換成外幣,擴大對外投資,并允許試點企業開辦離岸金融業務。其中,擴大濱海新區企業外匯收支自主權的主要舉措是,提高新區部分試點企業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至100%,企業可以自主決定經常項目外匯賬戶保留外匯的期限和數額。目前,其他地區的限額是以上一年度的外匯收入的80%加上外匯支出的50%來核算的。二是總額度為200億元的渤海產業投資基金也已經獲得國家批準。由6家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國家開發銀行、全國社?;鹄硎聲?、郵政窗體頂端儲匯局、中銀集團以及泰達控股)發起的首期60億元的渤海產業投資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即將成立。三是國家已經同意設立天津東疆保稅港區,并要求在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先行試驗一些重大的改革開放措施,探索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管理制度創新。
五、地方改革
云南省出臺制度將所有農民工納入基本醫療保險。云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于農民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通知》,要求云南省所有用人單位在招用農民工后30日內,及時到所在統籌地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為其辦理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手續,并按時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用人單位可根據情況,采取建立農民32“統(統籌)賬(個人賬戶)結合”醫療保險、農民工住院醫療保險和門診大病醫療保險、農民工大病醫療保障或農民工個體從業人員醫療保險等4種方式。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為農民工辦理參保手續,或者未按時足額繳交醫療保險費的,農民工可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其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用人單位按照統籌地區規定的支付標準支付。
四川省成都市實施戶籍制度改革。成都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意見(試行)》,進一步放開了成都市農民到城鎮入戶和市外人員到成都入戶的戶口政策,不再強調戶口與住房產權之間的關系,放寬購買二手房辦理人戶的條件,符合條件的,租房也可入戶。根據《意見》,成都市人口在中心城區、區(市)縣城、建制鎮建成區取得合法產權房屋并實際居住的,或連續租用統一規劃修建的出租房且在同一住房居住1年以上的,可在實際居住地辦理常住戶口;在中心城區、區(市)縣城和建制鎮建成區購買90平方米以上商品房或二手房并實際居住,且與成都市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以及不間斷繳納社會保險1年以上的市外人員,可在實際居住地登記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戶口;城鎮新型社區建設用地,在符合相關規劃、農民進入城鎮新型社區居住、原宅基地交由當地政府組織復耕的前提下,由國土部門將土地性質依法轉變為國有土地后,統一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城市房屋產權證;暫住滿3年,擁有合法固定住所,包括買房與租房,與成都市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并不間斷繳納社會保險3年以上的市外人員,可登記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戶口。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