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6月19日,國務院振興裝備制造業工作會議在陜西西安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11個部委、遼寧省等10個省市主管工業的省長,全國各省市發展改革委或經貿委的領導,中央直屬的電力、冶金、石化大型企業和裝備制造業的代表200余人出席了會議。
曾培炎副總理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他闡述了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工作要點:第一,要把振興裝備工業放在重要戰略位置;第二,抓緊實施一批振興裝備工業的重要依托工程;第三,健全完善振興裝備制造業的體制機制;第四,進一步加強對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組織和領導。
曾培炎副總理指出,振興裝備制造業,是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振興裝備制造業是保障國家產業安全和國防安全的客觀需要,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都需要裝備制造業提供基礎支撐。
曾培炎副總理強調,要選擇一批對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建設有重要影響、對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起帶動作用強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導力度,盡快實現重大突破。主要有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特高壓交流和直流輸變電成套設備、百萬噸級乙烯等大型石化成套設備、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大型薄板冷熱連軋成套設備及涂鍍層加工成套設備、大型煤炭綜采和大型露天礦設備、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裝備和大型LNG等特殊船舶、高速列車和新型地鐵車輛、大型環保裝備及資源綜合利用設備、大斷面巖石掘進機等大型施工機械、重大工程自動化控制系統、大型精密高速數控機床、新型紡織機械、新型大馬力農業裝備、電子生物醫藥等先進生產設備、民用飛機及發動機和機載設備。這十六個領域的重大技術裝備,都是各行業發展和產業升級所急需的,必須盡快實現突破。要結合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有針對性地安排一批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依托工程,組織制定好自主化實施方案。要加強組織和協調,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中,凡涉及這十六個領域的YzR730tckMZu9ndhTsYlzv4bOtxslt0BGc003GMOTDs=成套裝備,都應納入統一組織的招標范圍。實施自主化的單位,必須具有消化吸收、研發創新能力和實施產業化的基本條件。
曾培炎副總理指出,要著力解決好生產與研發脫節、制造與使用脫節、資金與渠道脫節的問題。以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集團和工程公司為重點,繼續優化產業組織結構。發揮市場導向和政策支持的作用,依托優勢企業,鼓勵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形成一批科研、生產、營銷三位一體的裝備制造龍頭企業,一批工程公司或總包企業,并以市場為紐帶,大力發展專業化分工協作,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裝備制造業體系。鼓勵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以并購、參股等多種方式參與國有裝備制造企業的改革重組。鼓勵裝備制造企業之間、關聯企業之間、企業與科研院所之間開展多種多樣的聯合、重組,通過多種途徑培育大型企業集團。支持大企業通過市場化的外包分工和社會化協作,培育專、精、特的配套企業,形成若干各有特色、重點突出的產業鏈。產業集群對于促進分工協作、提高技術水平、增加企業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強政策和規劃引導,整合現有資源,發揮比較優勢,調整優化裝備制造業區域布局,形成一批裝備制造集中地。要拓寬重大技術裝備融資渠道,引導企業加強自身投入,也可上市融資,以多種方式解決資金來源。各地要注意把好關,避免重復建設。
曾培炎副總理指出,地方政府要加強對振興裝備制造業工作的領導,要切實負起責任,把這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裝備制造業的指導和扶持,要制定裝備制造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加強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各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解決好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