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物價局:實施“一二二三”工程搞好農產品價格信息服務
多年來,為了做好服務“三農”這篇大文章,在河北省物價局的具體指導下,我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實施了“1223”農產品價格信息服務工程:“1”是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兩個“2”分別是整合省、市、縣選派支農干部的人力資源和涉農組織兩大體系;建立依托現代傳播媒體的“農價直通車”和傳統媒體“兩報兩臺”兩大發布渠道。“3”是主要農產品及農資價格分析預測,開展涉農價費政策宣傳,農產品成本調查及供求信息發布三項服務。
為了確保農產品價格信息服務工程有效實施,我們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這項工作: 一是與市委組織部基層辦聯合出臺了下派干部做好農產品價格信息服務工作的實施辦法,將省市縣三級駐村選派干部納入農產品價格信息服務體系。利用他們了解村情、貼近農民的優勢,當好農產品價格信息的“二傳手”,目前全市51名省市委選派干部,820名縣級駐村干部,已成為我市農產品價格信息服務的重要力量。二是將基層價格監測、成本調查、價格監督納入農產品價格信息服務體系,選定價格監測員、成本調查戶、義務價格收費監督員共620名,通過向他們發送農產品價格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三是聘請村干部、種植養殖大戶為農產品價格信息員,全市共聘請農產品價格信息員120名,通過發揮他們的示范帶動作用,傳播農產品價格信息。四是通過農業、水利、林業、畜牧、水產、供銷、農科院所等涉農組織的聯合,發揮涉農部門合力,廣泛開展農產品價格信息服務工作。這些組織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了市縣依托物價部門,鄉(鎮)、村依托價格監督站、成本調查戶、價格收費監督員和駐村選派干部,上下一體、縱橫交錯的組織體系,共同開展農產品價格信息服務工作。
為提高信息服務的時效性,讓農民“聽得見、看得清、查得到”,我們在新聞媒體、通訊單位的支持配合下,建立了“訊、網、欄、臺、話、報”的農產品價格信息的立體發布平臺。一是建立了“邢臺三農價格信息監測網”。設立了“涉農動態、價格收費信息、分析預測、成本調查”等十余類欄目,實現網上發布供求信息。截至目前,網站共發布各類農產品價格信息26327條,幫助農產品成交金額約811萬元。二是建立了“農價直通車”短信服務平臺。將最新的價格收費政策、市場動向、價格變化第一時間發布出去。三是開通了800免費電話(8008037185)。使農民足不出戶不花一分錢即可直接了解農產品價格行情及走勢分析,極大地提高了服務效率。開通以來,已成為農民朋友的“連心線”和“致富橋”。一年多來,全市共接受熱線咨詢電話12075個,解答23181人次。四是開辟了電視專欄節目,圍繞農產品價格趨勢,特色農產品生產經營、農產品致富項目以及涉農價格收費進行宣傳。
在實施農產品價格信息服務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做深做細”的原則,充分利用自身的價格監測、價格成本等信息資源,及時掌握農產品價格信息,同時不斷擴大信息源采集范圍,探索建立農產品價格信息服務的數據庫。與其他市物價部門開展定期信息交流,擴充信息量。聘請業內人士和農業專家為我們工作的智囊團。專門定制中國價格信息網和中國農業信息網等國家級專業網站內容,廣泛了解國際國內大環境的市場狀況,采用“縱”、“橫”兩條線選擇9個種類29個主要農產品價格進行匯總分析,準確掌握國際國內價格信息,并據此分析本地區農產品的價格走勢,保證了價格信息的真實有效。目前,我們已建立了棉花、小麥、玉米、生豬、蛋雞、蔬菜的國際國內價格數據庫,為做好價格信息服務工作提供了基本保障。我們還定向服務,增強在產品價格信息服務的針對性。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工商物價局:運用價格調節杠桿開啟農牧民致富之門
近年來,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工商物價局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發改委的總體部署,立足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緊緊圍繞為“三農”服務這個中心,不斷拓寬價格工作的新領域,充分發揮價格主管部門作為農村牧區市場價格秩序的監管員、廣大農牧民根本利益的維護員、加快新農村牧區建設的宣傳員的作用,為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是用好政策,當好農村牧區市場價格秩序的監管員。
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合理制定鮮奶最低收購價,確保農民增收。乳業是呼倫貝爾市正在大力發展的具有區域優勢的產業之一,由于市場不景氣,牛奶價格不穩定,養牛戶利益受到損害。我局通過深入調研,形成了《關于對奶源基地(奶戶)和龍頭企業生產成本及收益情況的調查報告》,并推動市政府出臺了《呼倫貝爾市牛奶價格管理辦法》,規定了牛奶收購的最低限價,徹底解決了牛奶淡旺季最低收購價格及收購標準不一、農牧民“賣奶難”的問題,在最大程度上保護了養牛戶的利益。牛奶收購的最低限價干預措施出臺實施后,可使中等規模養牛戶年增收近萬元。
——努力穩定農資價格,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為保證農資市場價格穩定,我局采取了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監測線),防止價格異常波動(調控線),規范價格行為(價格宣傳線),打擊價格違法行為(監督檢查線)等“四條線”的農資價格監管措施。對重要農資商品實行了最高限價、提價申報、差率控制等措施,及時查處亂漲價行為,使春耕期間農資市場價格始終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針對呼倫貝爾市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繁、種子價格大幅上漲的實際情況,我們果斷采取措施,一是建立快速反應監測線、防止價格異常波動調控線、規范價格行為宣傳線、打擊違法行為監督檢查線等“四條線”的農資價格監管措施。二是要求種子公司等有關部門迅速組織貨源,確保市場種源充足,使農民能夠購買到貨真價實的優良種子。三是對全市種子價格及種子經營單位經營費用情況開展摸底調查,出臺《呼倫貝爾市種子價格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全市種子銷售價格。四是積極發揮價格調控作用,在適當時機采取提價申報制度、調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把種子價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保證種子的正常供應和流通。這些措施切切實實地保護了廣大農民群眾利益,得到了農民群眾的擁護和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評價。
——合理投放價格調節基金,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和農牧業結構調整。 在對市場進行深入分析后,我局以價格調節基金投放為杠桿,調動了農民參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積極性。一是把價格調節基金用到副食品價格波動的關鍵環節上。二是在全市12個旗縣區投放價格調節基金實施“四個一工程”,即在各旗縣分別建設“一處養雞場,一處養豬場、一片蔬菜大棚,一片蔬菜溫室”。三是投放價格調節基金建設“高效節能日光溫室”,用以生產反季節蔬菜,結束了我市冬季吃蔬菜靠外運、價格偏高的歷史,一方面解決了當地群眾冬季蔬菜供應問題,另一方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截至2005年我市累計征收價格調節基金3000萬元,其中投入1380萬用于市場價格調控和副食品基地建設,成績斐然。
——加強涉農收費管理,減輕農民支出負擔。物價部門加強了涉農收費公示管理,統一公開收費標準、收費依據、投訴電話及減免政策等內容,在全市農村牧區122個鄉鎮(蘇木)、836個村屯(嘎查)、900多所學校設立動態的涉農收費公示牌(欄),發放收費聯系卡25萬張,公示率達到100%,增強了涉農涉牧收費的公開性和透明度。開展了治理教育亂收費,醫療服務收費、城建、農資、公安等專項收費監督檢查,嚴防坑農害農事件發生。僅2005年全市各級價格監督檢查部門共查辦涉農價格違法案件126起,實行經濟制裁總金額229.36萬元,退還農民66.35萬元。
二是抓好協調,當好廣大農牧民根本利益的維護員。
我局注重利用政策、統籌兼顧、加強協調,把握黨政領導和人民群眾關心的價格熱點難點問題,適時疏導價格矛盾,在最大程度上維護廣大農牧民的根本利益。我們推進同網同價,減少農民生活費用支出;創新價格維權體系,使其成為農牧民的“民心工程”。幾年來,全市共受理農牧民價格舉報868件,實行經濟制裁547.89萬元,其中退還農牧民196.01萬元,增強了農牧民自我保護能力和維權意識。
三是充分發揮媒體網絡、專報和義務價格監督員的作用,使物價部門成為新農村牧區建設的宣傳員。
江蘇省金壇市物價局: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近幾年來,我們按照“立足農村,服務農業,致富農民”的思路,積極履行價格工作職能,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實施“百千萬工程”,夯實維護農民權益的基礎
?。ㄒ唬┮浴鞍賾艄こ獭睘橐劳?,開展信息服務進大戶活動
為加強價格信息服務,我們每半月編發一期《為農服務價格信息》,重點刊載涉農政策導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市場供求與價格等方面的信息,免費發放給100個種植養殖大戶,100個農業企業,引導他們自我維權,發展生產。3年多來,共編印1萬多份《為農服務價格信息》,使許多農戶從中得到了實惠。
(二)以“千村工程”為抓手,推進價格收費公示進村莊
為增強價格政策的透明度,提高農民的維權意識,2002年,我們組織實施了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500村工程,在500個村莊建立了公示牌,農民普遍反映很好。2003年,我們又組織實施了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千村工程”,在全市16個鎮、157個行政村和849個較大的自然村設立了公示欄。幾年來,共投入資金40多萬元,統一制作了堅固耐用的公示欄,并堅持了每季度更換一次內容,確保公示的內容“看得清、讀得懂、留得住”,為農民維護自身權益打下較好的基礎。
?。ㄈ┮浴叭f家工程”為載體,實現價格維權進農戶
bmEwcGMbHEvUPX6HMPA+Lp5kuT8DvXrtqOggSIE3s+k=在推行公示制度的同時,我們積極與市委農工辦協調,將主要涉農價格和收費項目及標準納入《農民負擔監督卡》,發放到全市每個農戶,實現了維權服務進萬家。4年來,共投資了8萬多元,編印《農民負擔監督卡》66.8萬冊。《農民負擔監督卡》的發放,不僅方便了農民更好地了解價格政策,增強農民的維權意識,也有效的遏制了亂收費行為。目前,全市涉農價格和收費項目減少了14大類,29項。農民虞壽榮說:過去我們農民建房要交幾千元,現在只交10塊錢就行了。
二、堅持“多予少取”理念,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在農村價格工作中,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在“多予少取”上下功夫,促進了農村發展、農業增效和農民減負增收。
?。ㄒ唬┥钊胝{查研究,抓好惠農政策的落實
一是深入開展“一免三補”政策落實情況的調研,及時向政府和上級部門提出完善政策措施的建議,確?;蒉r政策貫徹落實。僅2005年全市就免征農業稅1100多萬元、農民人均減負30多元,發放糧食直補、農機補貼、良種補貼952萬元。二是開展蔬菜畜禽成本收益情況調研,向市政府提出運用價格調節基金扶持副食品生產的建議,被市政府采納。三是針對“訂單農業”合同價格履行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深入江蘇晨風集團、蘇南面粉公司、江南米業公司等農業企業調研,指導銜接協議收購價格,使2萬多訂單農戶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ǘ┒糁妻r資價格過快上漲,減少農本支出
為加強農資價格管理,2005年,我們根據國家和省里有關政策,出臺了強化農資市場價格監管的6項措施,從緊核定地產化肥出廠指導價,嚴格控制進銷、批零差率,規定了農資公司等主要經營企業的終端銷售價格,并建議市政府給予財政補貼25.23萬元,實現了“保供穩價”。同時,積極落實化肥生產用電等優惠政策。協調落實對大地復合肥公司生產用電價格優惠政策,使該企業不僅一次性節省了13.7萬元的變壓器安裝費,而且每年還可享受電價優惠10萬多元。
?。ㄈ┏雠_積極的價格政策,促進農村建設
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好“農村五件實事”的意見下發后,我們及時制定了《關于加強農村改水和鄉村道路建設成本監審的意見》,加強了農村改水、鄉村道路建設成本監審工作,僅改水一項,就為全市農民減少支出800多萬元。為維護農村征地拆遷中農民的利益,我們加強了對土地征用過程中物業評估的監督,及時糾正了損害農民利益的行為。如:某企業征用了農民的花木基地,由于評估不規范,補償不到位,農民意見很大,拒絕施工。我們及時上門服務,進行重新評估,使對農民的征地補償款增加了49萬元,同時也保證了工程進度。
三、以人為本,著力解決價格熱點難點問題
?。ㄒ唬┲攸c規范教育收費
一是積極推行義務教育“一費制”,認真落實公辦高中“限人數、限分數、限錢數”的“三限”政策。二是開展“教育收費規范學?!眲摻ɑ顒?,實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和教育收費政策提醒制度。每學期開學前,召開農村中小學收費政策提醒會,并發放提醒函。三是對農村學校收費情況進行明查暗訪,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ǘ┐罅φ吾t療服務收費
為化解農村就醫難、吃藥貴矛盾,我們對全市農村醫療衛生價格和收費現狀進行了調查摸底,制定了農村醫療衛生醫藥價格管理辦法,對門診、出診服務收費和藥品價格等作了規范,建立了明碼標價、收費公示、看病登記和收費給據等相關制度,制作了收費公示牌,較大幅度地降低了輸液費標準,減輕了病患者的負擔。
(四)扎實開展涉農價格專項檢查
為切實維護農民利益,我們不間斷地組織專項檢查。3年來,先后開展了農村教育、醫療衛生、婚姻登記、計劃生育、農民建房、農資、機電排灌、農民進城務工等專項檢查28次,查處各類價格違法案件112起,實行經濟制裁446.7萬元,退還農民269.5萬元。
(五)跟蹤查處價格違法案件舉報
凡是農民有舉報,做到有報必查,有錯必糾。3年來,累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89起,實行經濟制裁28.2萬元,退還群眾9.32萬元,辦結率達100%。
我們還完善農村價格監督網絡,提高維護農民權益的效能,加強農村價格監督網絡建設;建立管理考核機制;提高價格監管力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