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動態
國務院部署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工作。最近,國務院在西安召開振興裝備制造業工作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出席并講話。6月底,國務院正式公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了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目標和基本原則,確定了主要任務和重點突破領域,制定了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具體措施。
八部委部署鋼鐵行業結構調整工作。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國土資源部、環保總局、海關總署、質檢總局、銀監會、證監會等八部委聯合發出《關于鋼鐵工業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加快結構調整的通知》。《通知》提出了控制鋼鐵工業總量、淘汰落后、加快結構調整的目標:“十一五”期間,淘汰約1億噸落后煉鐵生產能力,2007年前淘汰5500萬噸落后煉鋼能力,2006年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要取得實質性進展;2010年板帶比達到50%;到2010年形成2—3個3000萬噸級、若干個千萬噸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國內排名前10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的比例達到50%以上。《通知》圍繞七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一是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二是嚴格控制鋼鐵工業生產能力;三是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四是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五是推進鋼鐵企業的聯合重組;六是加強行業自律;七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四部委要求對港存進口鐵礦石進行疏港。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部、鐵道部、商務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對港存進口鐵礦石進行疏港的通知》。《通知》針對鐵礦石進口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和個別港口港存已處于飽和狀態,提出以下要求:一是鋼鐵生產企業要充分發揮企業內部礦石料場的堆放能力;二是以貿易為主的鐵礦石進口企業要將長期滯存在港口的鐵礦石明確流向;三是要實施疏港措施;四是各有關接卸外貿進口鐵礦石的港口要加強自律;五是各相關鐵路局要積極配合港口鐵礦石疏港工作;六是四部委要組織專項調查組進行檢查;七是鋼鐵工業協會、五礦商會應加強行業自律。
經濟運行動態
2005年我國能源消耗指標公布。6月30日,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辦聯合公布了2005年全國各地區單位GDP能耗等指標。此次發布的數據將作為計算“十一五”時期各地區單位GDP能耗等指標降低率的基數。2005年,我國萬元GDP能耗1.22噸標準煤,萬元GDP電耗1358.5千瓦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2.59噸標準煤。從能源消費情況看,2005年我國GDP同比增長9.9%,能源消費增幅從2004年的15.5%降至9.5%。其中,石油消費增長2.9%,增幅同比回落14.1個百分點;煤炭消費增長10.9%,回落3.5個百分點。
6月份制造業生產活動仍保持較高水平。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4.1%,比上月略降,已連續18個月高于50%。其中,生產、新訂單、新出口訂單指數仍保持較高水平,分別為58.7%、57.3%和58%。購進價格指數為64.1%,為14個月以來最高點。進口指數和采購量指數回落較大,分別比上月降低3.3和3.6個百分點。5、6月份PMI指數連續兩個月回落,可能反映了近期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對企業市場預期的影響。除了資金緊張外,一些企業反映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快,油品漲價、南方地區雨季影響等均導致運費上升,使企業成本壓力加大。
水泥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今年前5個月,全國新型干法水泥占全部水泥的比重達到 45.35%,同比增加 6.09個百分點。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大幅提高的原因:一是近年來新型干法水泥得到大力發展。二是由于原煤價格居高不下,相當一部分企業關閉了高能耗的濕法生產線。
今年以來機械行業貿易逆差同比大幅減少。1—5月,機械工業實現進出口總額1072億美元,同比增長29.1%。其中出口、進口分別增長37.3%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