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通過媒體公布了“廣州社會心理與情緒追蹤調查”的結果,2005年廣州市民對廣州經濟發展滿意度評價最高的是電力供應,滿意度為83.1%。調查結果反映了廣東電網公司踐行南方電網大政方針,確保全省電力供應,受到廣大市民充分肯定與認可。
竭誠服務經濟社會
攻堅保電實現跨越
2005年是近10年來廣東電力供應最緊張的一年,全社會用電最高負荷接近4500萬千瓦,電力缺口最大達626萬千瓦,保供電壓力不可謂不大。年初,廣東就遭遇了全年性、全網性電力電量雙缺,入夏以后,電力需求節節攀升,由于電源不足、電煤短缺、油價攀升,更加劇了廣東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廣東電網迎難而上,他們對2005年迎峰度夏的艱巨性做了認真評估,并提前做好了充分準備。2004年11月5日,便組織召開了2005年迎峰度夏動員大會,對新一輪迎峰度夏工作進行了超前研究和部署,做深、做細、做足應對夏季用電高峰的各項準備工作,2005年僅增購外區電源就比原計劃多23億千瓦時;12項重點電網工程也全部提前投產,積極配合各級政府,利用行政、經濟、技術、管理等有效手段推進需求側管理工作,切實做到“五個保障、兩個優先”,經受住供電缺口最大662萬千瓦和全社會用電最高負荷12次刷新歷史記錄、西電東送長時間超1000萬千瓦對電網安全運行的考驗,廣東電網安全運行首次突破10周年,圓滿完成了艱巨的保供電任務。
廣東電網在缺電之年保供電任務異常繁重的條件下,先進性教育活動亮點紛呈。公司系統各單位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全部獲得一次性驗收通過,群眾的滿意率均達到100%。廣東電網公司被廣東省委先進辦推舉為先進性教育活動典型單位,他們結合保供電工作開展先進性教育的經驗在全省廣為推廣。8月底,南方日報等15家主流媒體同時報道廣東電網公司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情況。
更多承擔社會責任
服務社會實現跨越
想盡辦法多供電,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供電服務是廣東電網職工的不懈追求。他們在主動服務、超前服務、上門服務以及特色服務、個性服務、重點服務上下足了功夫。
早在2001年底,廣東電網就已經在全省范圍內建立了以95598客戶服務呼叫中心為核心的多維信息溝通平臺,電力“110”在服務經濟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獲得了社會和媒體廣泛認同與稱贊,客戶滿意率達到98%以上,大大領先其它公用服務行業;并主動擔起促進廣東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責任,2005年安排扶持山區縣電網建設資金高達24億元。同時,積極響應省委“十百萬扶貧工程”,加強對欠發達的茂名市茂港區坡心鎮新坡村進行重點幫扶,發動員工個人捐款和公司集體捐資,共籌集100萬元資金,徹底根治新坡村農田“用水難”的問題,解決全村1800多畝農田的灌溉,讓全村7000多農民受益。廣東電網從2005年初開始幫扶至今,已相繼注入該村各種幫扶資金達320多萬元。
在2005年6月底抗擊廣東百年一遇洪水災害的日子里,廣東電網全力開展抗洪復電自救,努力保護電力設施正常運行,確保了災區抗洪搶險復產供電。并在第一時間組織640多萬元電力物資支援德慶、封開兩個受災最嚴重的代管縣,確保了兩縣及時恢復災區供電。同時,發動職工捐贈善款290多萬元、衣物2981件,支持災區抗災復產,贏得了政府和社會廣泛的贊譽。
廣東電網竭誠為廣東經濟社會服務,想盡辦法多供電、供好電,將缺電對廣東經濟社會的影響降到了最低,企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
快速融入南方電網
治企理念實現跨越
南方電網成立對廣東電網公司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廣東電網由封閉走向開放。南方電網大政方針,為廣東電網找到現代企業的發展定位、發展方向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