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是體育教學的主渠道,體育教師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術與技能,培養學生堅韌不撥的意志,勇敢頑強的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促進學生健康的發展。體育教育重結果、輕過程,重技能訓練、輕心理輔導的現狀嚴重制約著體育教育水平的提高,提高體育課堂的效率,要從激發學生的體育動機,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養成體育習慣做起。
一、激發體育動機
體育動機是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內在動力,學生是否愿意參加體育活動主要動力來自內部。老師可用各種方法從外部去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讓他們感受體育運動的價值和意義,相信自己具有參加體育活動的能力。
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是有目的的行為,我們可以通過設置目標來激發動機。如:在練習跳繩時,由于動作簡單,多數同學都接受過,學生就沒有新鮮感,如果能根據學生心理設置目標,如定時定數、變換花樣等去組織教學,把目標轉化為動機,學生就會大大提高興趣,從而改進課堂效果。
體育教學中的評價不管是正面的肯定,還是對錯誤的糾正,都有利于學生堅持或修正目標,因此說他是行動中最有益的調節信號。發揮評價的積極調控功能,能激發學生產生進一步堅持目標和努力學習的欲望,強化已有動機。
二、培養體育興趣
體育興趣是學生力求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體育教師應通過組織和教學采取適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例如學生努力參與并取得進步時,他就更渴望成功并更關心此項體育活動。這時我們要對他進行肯定和鼓勵,使他產生體育興趣,讓他獲得成功。體育教學要讓學生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歡樂,以適當滿足其趨樂避苦的欲望,由此產生體育興趣。教師還要用充沛的感情、專注的精神、優美的動作、生動的語言、嫻熟的技巧、和藹可親的態度來感染學生,建立師生感情。用“樂教”影響學生“樂學”。
三、養成鍛煉習慣
把思想化為行動的過程是體育鍛煉的需要與行為的直接聯系,它不需要外在的監督和個人意志努力,它是參加體育活動的動力。體育技能是表現體育習慣的方式,事實證明,體育技能較好的學生體育興趣越濃,有更大的活動欲望,體育習慣容易形成。因此,我們要更加注重技能指導。養成體育習慣必須付諸行動,練習就。是必要條件,為此我們要創造更好的環境。養成體育習慣需要很長時間,很多學生堅持不下來,主要因為缺乏外部和內部的強化,可以通過教師評價,集體評論、獎勵或懲罰等手段,來促進習慣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