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真高興,因為班上數(shù)學成績一向不及格的李揚同學這次終于考到了68分!要知道,為了這個來之不易的成績,我在他身上可是傾注了大量心血,他自己為此也吃了不少苦,也沒少挨我的批評,沒少流淚。想到這些,我不免激動,也有些不忍,可不管怎么樣,李揚進步了,我對他考及格的第一步要求終于實現(xiàn)了!這更增強了我?guī)退M一步提高的信心。
于是,在班會上我特意表揚了李揚,并希望他通過不斷努力,最終把數(shù)學成績提高到90分,直至100分。同學們都為之振奮,教室里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時,我卻發(fā)現(xiàn)李揚臉漲得通紅,頭埋得低低的。
“李揚同學,請上來領獎品。”為了進一步鼓勵他,我準備獎他一本精美的筆記本。可我連喊三遍,他就是低著頭不動。“怎么?李揚平時的調皮勁哪去了?”我心里一驚,這時,我分明發(fā)現(xiàn)他眼里噙著淚。
“老師,我不想領獎品。”沉默片刻,李揚終于說話了。
“為什么?”出乎意料的回答,不免讓我有些尷尬。
“我知道您對我好,但我實在受不了。”我不禁一愣,同學們也太感意外。
是嗎?“實在受不了”,深深刺痛著我的心,留給我太多的思考。過后,為了徹底了解李揚的真實想法,我和他作了一次坦誠談心。通過耐心傾聽,我明白了李揚“受不了”的原因,感受到了一顆焦慮不安的心。
原來,李揚受不了每天要完成我另外布置給他的20道數(shù)學題,他說他真的很累。受不了我讓好多學生輔導他,他說他仿佛是個可憐蟲,他真的很愛面子。受不了在他怎么也搞不懂時我對他發(fā)脾氣,他說他真的很害怕。更受不了我對他更高的熱切希望,他說他真的感到力不從心,他情愿學習成績差點。聽了李揚的傾訴,我不禁為之震驚,也給熱情中的我潑了一盆冷水,猛然醒悟:幫助李揚,我太嚴格要求、急于求成了。我只想著幫助李揚要把數(shù)學成績提高,而忽視了他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差這一客觀事實,更忽視了學生在此嚴格要求下的想法和感受。
反思我的教育行為,我感到這一切都是源自對學生“過多的愛”造成的。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但愛也是一門藝術,愛需要智慧。對學生的愛并不是越多越好,每個人對愛的承受都有一定的極限,超過這個極限,愛會對學生帶來壓力。這樣,教師的督促、教導、要求和期望都會演變成“債務”,久而久之會令學生麻木、害怕、反感。這也難怪我們平時有教師在對學生關懷倍至、煞費苦心,而學生照樣不求上進,甚至背道而馳時發(fā)出這樣的感嘆:真不知道現(xiàn)在的學生心里想些什么!我想,原因就在于此吧。
在教育中,身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時常提醒自己:在我們自認為一心撲在學生身上時,我們讓學生感動了嗎?在我們自認為很愛學生的時候,我們讓學生感受到的是愛嗎?
“真愛無痕”,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追求“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藝術效果。我也真希望我對學生的愛能像一縷清風,一股清泉,輕輕飄進,滋潤他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