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電子表決無需人工清點出席人數、發票、收票、計票及報告計票結果,所有環節均由計算機完成,包括直接顯示表決結果,所以在進行表決事項時,模糊地以監票人監督的對象——人的行為不存在為由,悄然取消了監票程序,使這種表決方式成為“無監票表決”。
筆者認為,這種“無監票表決”方式萬萬不可取。原因之一是有關法律法規和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議事規則對表決事項監票人的產生程序和監票人的職責雖未作明確規定,但絕無“某種表決方式可以不監票”的規定。原因之二是電子表決本身需要對表決系統軟件、硬件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操作人員執行程序是否準確、規范等進行一系列確認和監控。筆者在工作實踐中感到,在采用的五花八門的表決設備中,大多與閉路實況、錄像帶、磁盤、光盤資料顯示系統聯機,幾乎都可以由專業技術人員人為控制計算程序和終端顯示數據,有的設備普通操作人員就可以控制顯示結果。原因之三是一旦有人對無監票狀態下的電子表決結果提出質疑,既無見證人,又無責任解釋人。
那么,電子表決事項中的監票如何操作呢?首先,要依照法定程序產生監票人。提名監票人時,可在考慮其誠信度和代表方面的基礎上,盡量提名有電子專業技術知識的人員。其次,要明確監票人的職責。其職責應包括對系統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安全性、可靠性檢測和確認,重點放在系統是否只可即時運行,運行是否準確無誤,除表決事項本身數據外,其他可能侵入或誤入的所有信息、數據是否斷開等。最后,要根據電子表決的特點,制定并實施詳細的監票執行程序。
(作者單位:遼寧省葫蘆島市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