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南日報》2005年7月13日報道,湖南省衡陽市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有關方案,以制度形式,決定省人大代表向市人大常委會述職。這項制度的實施,意味著在衡的66名省十屆人大代表將分期分批地向市人大常委會進行述職。該項制度還規定:在述職后的測評中,被提出有不履行職責、損害代表形象、有嚴重違法違紀等問題的,經調查核實后,將依法提出罷免案。目前,衡陽市人大推行的這種對人大代表問責、監督人大代表的制度,在全國尚屬首創,引起了普遍關注。
以往,向市、縣人大常委會述職的對象多為“一府兩院”的正職領導,述職后也極少進行測評,基本上沒有安排人大代表述職,即使有個別不履行人大代表職責、損害代表形象、有嚴重違法違紀行為的人大代表,也只是程序性地作出處理,特別是對不履行代表職責、不作為的人大代表基本上放任自/5w0mbmqR2LGrjFulJL9Tqfqw6hRNJ2z/D0dZ1RdfdY=流。這樣一來,部分人大代表就失去了選民選其為代表的意義。
應當看到,人大代表不履行職責、不作為乃至有損人大代表形象,既有他們自身的因素,又有對人大代表監督缺失的原因。比如說,因認識不到位,對人大代表的監督至今尚未納入議事日程,同時,也沒有一種對人大代表監督的有效制度與形式;傳統的工作方式,使眼睛只盯著“一府兩院”及其部門,對人大代表履職情況則不聞不問;人大代表多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時候對他們完成本級人民政府工作任務的情況較為關注,而對他們勤政廉政、為民履職的情況卻往往忽視,甚至全然不知。如此缺失的監督,怎能保證他們正確行使權力?又怎樣發揮他們的作用呢?
監督者也應受監督。隨著人大代表地位的提高和建設和諧社會的新要求,人民群眾對人大代表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不僅希望人大代表帶頭落實本級黨委、政府的工作任務,更希望人大代表帶頭依法辦事、帶頭維護社會穩定、帶頭勤政廉政、聯系群眾、維護人民的民主權利、為民代言、為民謀利、為人民服好務。對此,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應當不負選民厚望,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在人大代表舞臺上演好人民代表為人民的優秀角色。要做到這些,除了代表自身的努力外,加強對人大代表的監督,建立并實施人大代表問責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單位:湖北省來鳳縣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