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企業財務管理的存貨管理方面論述了存貨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及存貨管理的最終目標,并闡述了如何加強存貨管理,挖掘企業第三利潤源泉。
一、存貨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存貨是一個財務上的概念,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銷售或耗用而儲備的資產,包括庫存中的、加工中的和在用的各種原材料、燃料、包裝物、產成品以及發出商品等。企業為了保證生產經營過程的連續,必需有計劃地購入、耗用和銷售存貨。
在存貨流轉過程中原材料和產成品占了極大的比例,因此,我們討論的主要存貨對象是原材料和產成品。存貨是一項重要的流動資產,一般情況下,存貨占企業總資產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資金占用水平以及資產的運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貨管理水平下,企業的平均資金占用水平差別是很大的。正確的存貨管理方法可以通過降低企業的平均資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貨的流轉速度和總資產周轉率,最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另外,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存貨作為企業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潛力比任何其它市場的營銷環節要大得多,如企業物流成本占營銷成本的50%,其中的存貨費用大約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產品全部成本的30%——85%;在美國,直接勞動成本不足工廠成本的10%,全部生產過程只有5%的時間用于加工制造,余下的90%時間都是儲存和運輸時間。由此看來,降低存貨成本已經成為“第三利潤源泉”。
二、存貨管理的最終目標
“管理的重心在經營,經營的重心在決策?!睆拇尕浌芾淼慕嵌妊芯?,就是重視發揮人的作用,提高管理能力,確定合理的存貨結構及管理水平。經濟訂貨量是以企業的經濟效益為目標,運用數學的基本原理研究訂貨量的多少與企業費用大小之間存在著怎樣的數量關系,以尋求最佳訂貨量的一種方法。經濟訂貨量的大小與費用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一個是年采購費用,另一個是年庫存保管費用,增大訂貨量,可以減少采購費用,但會增加年庫存保管費用;反之減少訂貨量,可以減少年庫存貨保管費用,但會增加年采購費用。因此,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特點,研究市場變化規律,合理組織物資供應,既不能儲備過少造成停工待料發生停工損失,又不能儲備過多造成物資積壓,占用和浪費資金。所以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就要研究采購費用和庫存保管費用,合計最低的訂貨批量。
三、我國存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有關的經濟界人士曾經指出,影響我國企業經濟效益低下主要有三個因素:產品質量、物料消耗和勞動生產率。這三個問題都與企業的存貨管理關系密切。目前我國存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ㄒ唬┕芾聿簧?,超儲積壓
有的企業不重視對存貨購進環節的管理,在管理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企業內部缺乏一整套有關存貨管理的規章制度,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執行;有些材料重復購進超儲積壓占用了大量資金,增加了倉儲成本;有的存貨甚至露天堆放,難保質量,還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
?。ǘ┖怂悴粚?,成本費用增加
有些企業的會計核算起不到監督作用,不按規定進行財產清查,賬實嚴重不符;有的企業對新稅制下存貨的核算缺乏認識和了解,政策水平和運作能力有限,在購進環節不按規定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使企業應抵扣的稅款得不到抵扣,增加自身稅負。
(三)控制不嚴,浪費嚴重
材料是構成產品的主要實體,在產品成本構成項目中比重最大,應嚴格控制其耗用量。有的企業缺乏控制,要領多少就發多少,有些材料被某些人順手牽羊占為已有;有些企業的邊角廢料不注意回收,任其流失;或者回收不入賬,款項進小金庫,用于請客送禮,吃喝消費,助長了不正之風。
?。ㄋ模┊a品滯銷,效益低下
產品滯銷是大多數虧損企業的通病,這是由于企業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而造成的。有些企業不重視市場調查和預測,銷勢良好盲目樂觀,銷勢不好灰心喪氣;不重視加強企業管理,不重視產品的更新換代和新產品的開發,使企業的生產成本長期居高不下,產品不適應市場的需要,以致造成積壓,增加貨存。
四、加強企業存貨管理的措施
?。ㄒ唬┢髽I內部應建立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性強的控制機制
?。?結合本企業的采購、生產和銷售流程的特點,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規范存貨采購環節,嚴格執行不相容崗位分離的原則,制定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內部會計控制。
?。?建立完整的供應商和銷售客戶檔案,依據供應商的生產能力、資質等級、信譽情況、價格等建立供應商準入制度,供應部門與紀檢、生產、質檢、財務等相關部門聯合對重點、大宗材料的采購制定嚴格的考核程序和指標,實行招標比價采購,必要時還要到供應廠家進行實地考察;對供應商、銷售客戶的檔案實行專人、動態管理,最大限度地在采購程序的設計上杜絕暗箱操作、假公濟私現象的發生。
?。ǘ┙嵨锪鬓D信息與賬務處理信息即時化通道
結合本企業的采購流程、生產流程、銷售流程,采用與之相配套的計算機軟件,實現企業存貨資源信息化;統一管理、數據共享。有效阻止與存貨相關部門的各自為政、信息阻塞、賬實不符、隨意性強等現象的發生,提高管理效率。
?。ㄈ嵭蠥BC動態管理法
企業的存貨可按其重要程度、價值高低、資金占用或消耗數量等進行分類排序,從中找出關鍵的少數A類和次要的多數B類C類;并對關鍵的少數進行重點管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ㄋ模┨崛〈尕浀鴥r準備
存貨在取得時以歷史成本計價,但在市場競爭日益殘酷的今天,企業再按照以往的經驗只注重實物形態的靜態管理顯然已不合時宜,要注重實物形態與價值形態相并重的動態管理。我國新頒發的《企業會計制度》中第五十一條明確規定:“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各項資產進行全面檢查,并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合理地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睂τ诖尕浀钠谀┯媰r,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即當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時,按取得時的成本計價;當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時,要按其差額提取存貨跌價準備。其中,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后的金額。在實際工作中,許多企業沒有提取跌價準備。為此對于存貨的減值,企業應提到工作日程上來,形成一項制度,定期組織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鑒定,分析確認存貨減值方法及數額。當然,企業以提取存貨跌價準備作為調劑利潤的手段則另當別論。
?。ㄎ澹┎粩嗵岣吖╀N人員、管理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對重要崗位人員實行定期輪換制
企業應像對生產崗位技術人員的要求一樣,選拔或招聘學歷相當、專業技能具備、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存貨的供銷、管理崗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在崗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并對“敏感性”崗位實行定期輪換制;存貨的工作涉及到企業管理的許多環節,特別是存貨的供銷人員,經常與外界打交道,過硬的政治素質更是其必不可少的條件,企業應采用多種方式對崗位人員進行政治教育;同時應制定崗位人員業績考評制度,加大考核力度,獎懲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