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敲門聲
你把身體
置放在床上
床漾動起來
變成一只船
屋子變成海
你的身體
漾出門外
沿著街道航行
看見路燈為你指引
你一下子就漂游了
全城
這時候你突然
聽見深夜敲門聲
“86大展”迎風一站
最近老寫文章回顧歷史,比如搖滾20周年、流行音樂20周年、三里屯十年,這不,又在寫1986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大展20周年。
1986年的大部分時日,我停職留薪在社會上混,當然是混藝術、混地下詩歌。當時我雖然住在大山子,但幾乎不著家,基本上在人大一帶盤踞。那時的人大堪稱北京地下詩歌的樞紐,東可到北大、國關,西可達軍藝、一外,北能至師院、南直奔師大,因為那個時代的地下詩歌,必須跟大學的詩歌憤青捆綁在一起。不過,有時為了傳教詩歌,我也一猛子從人大殺到廣院,一點兒都不嫌路漫漫。
這一年的秋季,“詩歌大展”撼動了整個中國文壇,上百位中國先鋒詩人在《深圳青年報》和《詩歌報》聯袂出手,三、四十個極端流派喧囂登場,構成了對中國傳統詩歌致命的一擊。自“今天詩歌”(也就是被媒體惡俗地稱為“朦朧詩”)對傳統詩歌的先行和傲然的打擊之后,“詩歌大展”繼而對中國傳統詩歌進行了一次毀滅性的顛覆。以至于在當時很多詩歌青年的意識中,認為如果寫的不是“現代派詩歌”,就不叫詩歌!
那次大展,我參加了由曹長青、徐敬亞主持的《深圳青年報》部分,用的筆名是“微茫”,發表的作品是《第三走向》。在1986的深秋時節,福建詩人呂德安造訪圓明園,黑大春和劉國越在酒桌上一合計,就跟我說:你呀別叫“微茫”了,忒酸,直接就叫“大仙”吧。于是我就開始叫“大仙”,今年也是“大仙之名”縱橫江湖20周年。后來王家新編《中國當代實驗詩選》時跟我說:出版社不同意你叫“大仙”,還是叫“微茫”吧,有個“老鬼”已經讓人瞧不慣了。我心想:我幸虧沒敢管自己叫“大爺”,要不誰都瞧不慣。不過后來“老浪”、“狗子”風云躍起江湖,叫什么誰也管不著了。
彈指一揮間,大展20年,彈指一揮還沒揮動,那我就彈指再揮間,那些在我初寫詩歌時出生的人們已開始寫詩了,寫詩是件好事,起碼比不寫要好。那些比我晚20年寫詩的人們,記住我大仙一句話:你往這兒迎風一站,便有漫天神韻迸發!
大展20年后,我已不寫詩,看你們寫。
近作二首
醉鄉路穩
遙遠的醉鄉,我一步就沖到你的寢床
我被你放逐得一身風霜
醉鄉,我在你最后的杯中長歌
最后一杯,三十生涯的黯然流光
當我斜倚在黃昏深幽的酒廊
第一只燕子,輕銜著月季園的淡香
一個女孩于遠方悲啼
我一聲驚悸,隱痛在杯底回響
青春的醉鄉,雨中的北京街心杯杯流暢
那是十年前,湖水泛藍雛菊嬌黃
那是幾位少年擁在暗街陋巷
憑什么舉杯,就憑四處流浪的火熱心腸
當我在風雅的酒屋閑拋時光
待招回,少年吉他的清冷夢鄉
七升啤酒云游的通宵,紅衣小妹
你肩頭曾有誰的指溫,心底有誰的悲涼
黃金的醉鄉,楊柳岸翠帶飄揚
芳草路遙贈王孫,悠悠美酒之邦
我來遲一步,只因我沿途暗訪倩址
留連花月誤入芙蓉小池塘
當我飄然一杯,接住你鬢影衣香
投身三顆黑痣的幽郁之光
自從我飲過你如酒之唇,浩如煙海
從此停杯,辭去人間一切佳釀
蒼茫的醉鄉,西郊的寒水空落夕陽
大雁一聲故鄉遠于異鄉
我醉后,西風掃平了北京金秋
我醒來,亂鬢的一角乍添清霜
醉鄉路穩,心靈永醉,人生一睹半生時光
一夜青春,三更殘酒,半生拼換一瞬疏狂
當我飄零一杯壓住云霄
當我再飲一杯告別滄桑
芒果十四行
你唇間含著一枝光陰
你發際的風,胸中的夢
高出海洋的生命
白云,正一滴一滴降落
只屬于心臟的心靈
只屬于人類的人
一枚太陽穴飛向太陽
一個女人,離開被歲月排斥的男人
紅色芒果,內心雪白
蔚藍笑容拍打海浪的鋒刃
明天歸于生活,你歸于你
那有家不歸的是喪失的精神
宛若被海水洗劫的處子
你奔放的哭泣,沖垮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