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資金對中國大盤股的追捧尚可持續一段時間
在超大盤股工行上市的推動下,H股指數創出了8200點的九年新高。根據我們看到的數據,在過去的幾周內,大部分流向新興市場的資金都集中流入了中國基金;而且,從我過去兩個月的海外路演來觀察,最近投資中國股票的資金,很多都緣自全球性基金資產配置的新取向。

這一部分資金的數量通常非常大,進而會造成投資集中于大盤股,特別是指數構成中的重量級旗艦股,它們對中小盤股幾乎是毫無興趣。
所以我們看到,在過去的一個月內,股指屢創新高、跑贏大市的股票,集中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石化、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中國人壽等超級“航空母艦”身上。
我們認為,支持大市資金持續流向中國市場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不斷上升的貿易順差及外匯儲備,使外界對人民幣升值的期望不僅得以持續,而且更有加速的判斷。特別是亨利保爾森出任美國財政部長之后,讓人明顯地感覺到,雖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噪音”少了,但升值的步伐似乎加快了。在這個大前提下,外資投資于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熱情得到了極大的支持,其中的航空股和地產股又是最大的受益者。
其次,我們認為,明年可能通過的統一的所得稅法,對于大盤股也有很大的支持。到目前為止,國內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率尚有較大的差距,國內企業的標準稅率為33%,外企只有15%。在中國已加入WTO的大環境下,“兩稅合一”的提法已在坊間流傳了數年。最近,我們從財政部得到的比較肯定的說法是,財政部“兩稅合一”差不多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人大批準的東風了。
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股票中,以2005年實付稅率來看,銀行股、原材料股、移動電信股都是目前稅負最高的行業。如明年“兩稅合一”后的稅率在25%-26%左右,對這些股票的盈利會有很大的幫助;而銀行、移動電信又是指數中最大的成份股,因此對整個H股都會有支持。
再者,電信行業重組在即。中移動過去兩年內幾近壟斷的行業地位,在2007年幾乎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挑戰。雖然中移動2007年的盈利不會受到太大的沖擊,但產業重組對其他運營商來說則具有非凡的意義。一個更加合理的競爭環境會讓大家都有增長的空間。
據我們的了解和分析,最有可能的一種重組方式,就是聯通把CDMA網賣給中國電信,而重組后的聯通有可能和網通合并。這種方式無論對聯通還是電信,都有好處。
從聯通的角度看,由于長期背負著GSM和CDMA兩張網的重負,聯通要做到面面俱到、齊頭并進,無論在財力、物力還是人力上,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也造成了聯通在CDMA上投資巨大但用戶增長一直上不來的局面,很大一部分資源處于閑置狀態。
另一方面,由于CDMA的制肘,GSM的發展一直也不盡如人意。如果聯通能賣出CDMA網套現,輕裝上陣發展GSM,同時又有網通固定電話網的支持,一定會比現在輕松不少。
中國電信可能成為此次行業重組的最大收益者。一直以來,中國電信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其固網業務;特別是在發展農村市場的時候,其固網無論在成本上還是在使用便利度上,都受到了來自中移動的巨大挑戰,舉步維艱。因此過去幾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增長的引擎。雖然管理層一度希望通過發展“小靈通”來挽回頹勢,但此舉畢竟是一種面對低端客戶、技術也有被淘汰風險的選擇,這種投資很有可能得不償失。所以,在嘗試了兩三年后,管理層毅然叫停。
如果中國電信能夠用相對合理的價格買到聯通的CDMA網,對它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重新插上了增長的翅膀。更為有利的是,CDMA網現在的利用率尚低,電信拿過來以后,無需追加太多投資就能很快地發展用戶。
另外,不言而喻,電信行業的重組,對電信設備商的意義也是非同凡響。
最后一點是,過去幾個月中,隨著宏觀調控深度和廣度的推進,無論固定資產投資還是M2的增長率,都出現了小幅回落。但我們預計,在2007年的一季度,很有可能會發生一次反彈。主要原因是國有銀行在過去一年里集資太多,不貸出去對股東可能不好交代;而投資、貸款的反彈,會對周期性股票有所刺激。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未來的幾個月內,如果國際市場的大走勢不逆轉,資金對中國股票的追捧尚可持續一段時間。特別是現在即使已近年底,仍然有幾只新的IPO排隊,這對挽留資金也會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