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法國社會黨的塞戈萊納·羅亞爾在黨內的總統候選人初選中勝出,將代表社會黨參加2007年法國總統選舉,書寫了歐洲左翼歷史的新篇章。如果羅亞爾2007年進入愛麗舍宮,那么她就打破了20世紀政黨政治的傳統規則。
羅亞爾1953年出生于非洲的塞內加爾,父親是職業軍人,歷來認為女性的角色應該是侍奉丈夫,但性格剛烈的羅亞爾不顧父親的反對而修讀政治學。大學畢業后,她進入精英匯聚的法國國家行政學院(ENA),并在那兒認識了她的丈夫、社會黨現任領袖奧朗德,兩人育有四個孩子。1982年,羅亞爾開始其政治生涯,當時她擔任社會黨總統密特朗的顧問。1992年,羅亞爾出任環境部長,任期不足一年。后來她還擔任過教育和社會事務的初級部長。2004年4月,羅亞爾在地方選舉中擊敗當時的總理拉法蘭,取得普瓦圖-夏朗德地區的領導權。
2005年初,當羅亞爾首次在《巴黎競賽報》暗示她有意競選總統時,社會黨內的大佬不屑一顧。前總理羅蘭·法比尤斯對其競選冷嘲熱諷:“如果她當選了,誰去看孩子呢?”但是,越有男性歧視她,越有選民越喜歡她。
在宣布參選后,羅亞爾的戰略一直是盡量少說話。在去年秋天的黨代表大會上,黨的元老先后走上舞臺闡述自己的主張,而她則耐心觀察,待機而發。直到六月,羅亞爾才公開發出自己的聲音。她首先提出要嚴厲鎮壓青年罪犯,把犯罪者送到訓練營管教,把失職的父母送到父母培訓學校,審查其福利待遇。然后,她又質疑社會黨引進的每周35小時工作制度,批評法國工會組織權力過于強大,高度贊揚布萊爾執政為英國帶來的就業紀錄。這一系言論震動了社會黨高層,甚至她的伴侶奧朗德也對她避而遠之。
但羅亞爾得到相當多民眾的支持。《費加羅報》的一份民意測驗表明,60%的法國人贊成她的觀點。這證明羅亞爾為自己設計的是一條精明之途。她追求了一種獨具特色的選舉戰略:針對選民對政治階級的厭惡,把自己打扮成為新穎而又創新的形象。她堅持認為,政治家的個性比系統的理論更重要。
不僅如此,在競選過程中羅亞爾還身穿顏色亮麗的襯衫、剪裁合體的套裝,不斷出現在各種場合,給看慣了中年男性政治家的法國選民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羅亞爾雖已年過50,但依然身材姣好,容貌靚麗。自從她宣布競選以后的12個月來,她在2500份雜志和報紙刊登自己的畫像。她甚至允許媒體將其身穿比基尼的泳照刊登在雜志上。在法國一家時尚雜志2006年全球100位最性感女性人物評選中,她名列第六。
羅亞爾戰略的第二個因素是利用其民意測驗來馴服社會黨。她在黨內缺乏基礎,于是通過開設網站拉開競選序幕,由于采用英特網招募新黨員,社會黨的黨員攀升至20多萬。黨內統計顯示,許多新黨員之所以加入社會黨,是因為他們被羅亞爾所展現的新穎和革新氣息吸引。
羅亞爾的初步勝利顯然標志著法國左翼傳統政治的重大失敗。首先是男性政治的失敗。羅蘭·法比尤斯和多米尼克·卡恩是法國男性政治的典型例子,他們都是中年男性、中產階級、歐洲白人。他們缺乏鼓舞士氣的語言,在與羅亞爾的競爭中顯得疲憊,舊政治的氣味濃厚。羅亞爾的初步勝利更是思想觀念的勝利,是法國社會黨20年來努力在政治議程中強調婦女作用和重視婦女問題的成果。一直以來,法國左翼是女權政治的重要推動力量。
法國總統選舉的第一和第二輪投票,分別定明年4月22日和5月6日舉行。羅亞爾雖然有很高的呼聲,但她仍面臨著一系列挑戰。但無論如何,力主變革的羅亞爾無疑會為社會黨和法國政壇注入一股清新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