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聯合國秘書長不是選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而是選一個理念”
7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對角逐聯合國秘書長職位的四位候選人進行了首次“摸底投票”。
現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將于今年12月完成他的第二個五年任期,因此近一年以來,誰將成為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門話題。24日的“摸底投票”標志著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開始由各方猜測階段進入正式遴選階段。
潘基文暫時領跑
此次的“摸底投票”采用無記名方式,安理會15個成員國的代表在分別印有4名候選人名字的選票上選擇“鼓勵”、“不鼓勵”和“無意見”3個選項。代表在完成選項后,工作人員統計結果,然后當場銷毀。每個安理會成員國只允許包括大使在內的兩名外交人員進入投票現場。
投票結果顯示,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暫時處于領先地位。
現年62歲的潘基文得到12票支持票,1票不支持票和2票無意見票:現年50歲的印度人塔魯爾獲支持10票、不支持2票、無意見3票,現年48歲的泰國副總理素拉革獲得支持7票、不支持3票、無意見5票,而斯里蘭卡總統顧問、聯合國前副秘書長、68歲的達納帕拉得到的支持票最低、為5票,不支持票6票,無意見票4票。

根據得票數看,四位熱門候選人的差距并不是很大,這使得之后的局勢變得更為撲朔迷離。四位候選人可以說各具優勢但也都有自己的弱點?!坝《仁前l展中大國,韓國是準發達國家,泰國在東盟中發揮重要作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南亞研究室主任趙干城對本刊記者說。
至于四位候選人本人,潘基文在政界工作40多年,具有豐富的外交經驗,包括參加朝核問題的斡旋。塔魯爾在聯合國供職28年,是安南的一位重要政治顧問,與安南的私人關系也很好,并且也是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
“在競選活動開始的階段,泰國副總理素拉革是最搶眼的候選人。他的競選活動啟動最早,也是第一個提出競選秘書長的候選人。從聯合國以往的經驗看來,秘書長經常誕生在小國家。在這些方面,素拉革都具有優勢?!壁w干城說。
四位候選人也各有劣勢:潘基文由于反對日本謀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而與日本結下了梁子,可能遭到日本反對,而美國政府則認為他在朝鮮問題上過于軟弱,因此至今也沒有對他表達過強烈的支持意愿。
塔魯爾面臨的難題是受到鄰國巴基斯坦的強烈反對,素拉革的問題是他在西方國家的眼中在人權和民主方面并沒有“很強硬的立場”。68歲的達納帕拉最大的“硬傷”是年齡過大,聯合國確定的高級官員退休年齡為65歲,達納帕拉已超過這一年齡。
在此情勢下,專家們分析,誰最有勝出的可能目前仍不明朗,潘基文還只是暫時性地“領跑”。
中美態度最關鍵
按照聯合國秘書長產生程序,在摸底投票之后,候選人必須取得安理會包括五個常任理事國在內九個國家以上的支持。由于五個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因此五國的態度極為關鍵。
聯合國歷史上曾經多次出現過常任理事國否決秘書長候選人的事情。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等西方主要國家支持瓦爾德海姆連任三屆,對此,俄羅斯和中國八次投票反對并支持坦桑尼亞的薩利姆;但是,薩利姆強烈反美,美國不喜歡他,也八次反對。最后,“五常”作了一個妥協,于是產生了德奎利亞爾。
此次選舉,大國角逐的影子也仍難以避免。趙干城分析,此次選舉將主要取決于中國和美國的態度,“這一特點十分明顯”。
聯合國秘書長的人選遵守“地區輪換”的原則。聯合國成立61年來經歷了七任秘書長,亞洲地區從上個世紀60年代緬甸吳丹出任兩屆秘書長至今,期間先后經過來自歐洲、拉美和非洲地區的瓦爾德海姆、德奎利亞爾、加利和安南等六位秘書長,亞洲人士已經長達34年之久遠離聯合國秘書長這一職位了。按“地區輪換”原則,此次秘書長應來自亞洲。
美國在亞洲有廣泛的利益存在,并且自小布什執政以來,美國的海外駐軍逐漸向亞洲傾斜,表明了對亞洲的格外關注。
目前,美國在亞洲的幾個候選人的態度上“心情有點復雜”。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王義桅分析說,目前的幾位候選人中,美國可能比較偏向傳統盟國韓國和“新歡”印度,尤其是同樣作為發達國家的韓國,雙方共同期待朝鮮半島問題和平解決,同時關注反恐等安全問題。但另一方面,由于韓國和美國的利益太過相近,同時在朝鮮半島問題和駐韓美軍等問題上意見不盡一致,因此美國對于究竟是否支持韓國候選人是矛盾的。
中國期待“和諧”秘書長
“人們預料中國在推舉亞洲候選人問題上將證明自己的關鍵作用。隨著經濟爆炸性增長而來的是巨大實力,中國正試圖提升它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挑選下屆聯合國秘書長的過程可能顯示,中國正在如何塑造今后幾十年的國際政治?!泵绹患颐襟w這樣評價中國在此次秘書長選舉中的角色。
的確,中國將發揮怎樣的作用是此次選舉備受關注的一個話題。
今年2月15日,當被問及“下一屆聯合國秘書長是否輪到亞洲地區”時,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回答說:“我們至今還沒有同意經地區輪換原則來選舉秘書長?!?/p>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言人理查德·格雷內爾對韓國媒體表示說:“我們的立場歷來主張不受地區限制,由最合適的人當秘書長。”這一發言可謂意味深長。聯合國一位官員一語中的:“美國不承認‘應輪到亞洲’,是擔心如果予以承認,中國有可能事實上行使人事任命權。”
對此,中國立場鮮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中國希望亞洲各國加強相互理解與合作,確保下屆秘書長從亞洲國家中選出。在中國的堅持下,最終美國不得不接受下一任秘書長應由亞洲人出任的原則。
事實上,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捍衛地區輪換原則并不是要主導或影響新任秘書長,即使亞洲人最終出任了秘書長一職,中國也仍然將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原則。當然,另一方面,中國希望新任秘書長能夠給世界帶來更多的和諧。
“選聯合國秘書長不是選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而是選一個理念?!蓖趿x桅說,“現在我們的視野被一些虛假的表面所遮蔽了,發達國家通過話語權制造了恐怖主義是所有問題的罪魁禍首的假象。實際上,中國更清楚地看到問題根本,因為存在極度的不平衡,造成大量的貧困人口得不到基本的生存保障才會導致恐怖主義泛濫?!?/p>
“新秘書長的工作是改革安理會也好,治理地區問題也好,都應該從這一根本理念出發。我們希望看到一位強勢的秘書長,改變現在聯合國孤立的局面,這也符合世界局勢的發展需要?!蓖趿x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