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鏈接
創新型企業開始試點
科技部、國資委和全國總工會7月21日聯合下發通知,決定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鋼鐵研究總院、聯想(中國)有限公司等103家企業中開展首批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
科技部網站:
WWW.most.gov.cn
農村欲建“五保戶”供養機構
民政部7月24日出臺《關于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在布局上,原則上一個鄉(鎮)應建立一所規模適中、基本滿足當地實際需要的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每所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床位數原則上不低于40張;五保供養服務機構要做到“四通”,即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話。
民政部網站:
WWW.mca.gov.cn
國家土地督察制度起步
國務院辦公廳7月24日下發通知,要求建立國家土地督察制度。通知規定,國務院授權國土資源部代表國務院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在國土資源部設立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由國土資源部向地方派駐9個正局級的國家土地督察局。
國土資源部網站:
WWW.mlr.gov.cn
北京評選十大不節能建筑
建設部將會同國家發改委,在北京市評選十大不節能建筑,并向社會披露。建設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至3倍。
建設部網站:
WWW.cin.gov.cn
現實主義
網游實名制防范“游戲沉迷”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龍新民在7月27日舉行的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產業高峰論壇上透露,實名認證方案正在進行認證完善工作,計劃于今年四季度在所有網游中實行。
在網絡游戲實名制計劃啟動之前,為了解決網絡游戲引發的多項社會問題,新聞出版總署聯合7家中國大型網絡游戲公司建立了“防沉迷系統”,該系統旨在將玩家每天的連續游戲時間限制在5小時以內。當游戲時間超過5小時后,他們將不能繼續積分、升級。
文化部將公布網吧專用機型
文化部將在7月底左右根據《網吧專用計算機應用標準》發布網吧專用機型及網吧專用電腦標志。
據透露,《網吧專用計算機應用標準》比較嚴格,在很多性能方面的要求都高于國家標準。目前已通過《網吧專用計算機應用標準》的是聯想、方正等七家國內電腦廠商,并沒有國外IT巨頭戴爾、惠普的身影。這意味著這兩大廠商將與每年400萬臺電腦份額的網吧電腦市場失之交臂。
收購個人網站浪潮風云再起
國內幾大門戶網站對個人網站的收購競賽最近又掀起熱潮。
5月份,百度以3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完成了對個人網站天空軟件的最終收購,將天空軟件的廣告銷售納入了自有體系。
百度曾以1000萬元收購國內最大的網址站Hao123.com。
全資收購了國內最大的社區網站貓撲網的千橡集團也熱衷于收購類似網站。繼收購著名IT社區DONEWS后,千橡又展開了對下載軟件FlashGet的競購。
一周風向
周恩來是“國酒之父”?
7月19日百集電視紀錄片《中國勞模》攝制組來到了茅臺酒廠,在廠辦公樓前看到一座底座上刻有“國酒之父”稱號的周恩來總理塑像,覺得很不是滋味。
他們感到疑惑:是誰授予周恩來總理“國酒之父”這個“稱號”的?
網友們說,周總理會同意給茅臺當“國酒之父”嗎?他們認為,這種做法有用周總理的名望和身份為企業做廣告之嫌。用國家領導人做廣告是違反法律規定的。不管什么樣的企業,也不能用周總理做自己的形象代言人。
“孟母堂”停辦,國學教育應該怎樣搞?
《人民日報》報道,上海市教委7月24日對以辦私塾為主的“孟母堂”緊急叫停。
支持停辦的網友說,“孟母堂”這樣嘩眾取寵的做法,不但不是創新,連復古都談不上,只是猴戲。
更有網友奉勸那些“長衫先生”和“孟母堂”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拿孩子的未來來攫取財富,就像制造假藥攫取財富一樣可恥。為了攫取財富,卻又要打著弘揚傳統文化的旗號就更加可恥。
鄉鎮派出所竟敢沖擊省人大
四川當地媒體報道,7月20日,四川仁壽縣宮鎮派出所干警在未經省人大相關部門允許的情況下,強行沖擊四川省人大數道警衛崗亭,捉拿前來參加信訪座談會的上坊群眾程柏林。
宮鎮派出所指導員劉強說:“我們今天不存在不當。我有抓人手續,我們來就是抓人的。你們省人大不就是個法律監督機關嘛?你管不了我。”
網友評價,一個鄉鎮的基層派出所,跑到省級最高權力機構省人大抓人,還口出狂言,立法、監督機關都管不了他們,那他們眼中還有誰?
每周一博
準備跳般的“精英”
郭松民
無意當中在新華網上看到一份“已經取得外國國籍的明星名單”,覺得分外震驚——原來這些整天活躍在中國的熒屏、銀幕、舞臺上,逗我們開心也賺我們銀子的明星們,大部分早已不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了!他們有的是大不列顛女王陛下的子民,如“皇阿瑪”張鐵林;有的是山姆大叔的子民,如第五代導演陳凱歌……
進一步了解之后,我發現原來先入籍國外再回到國內來“撈世界”,并不僅僅是演藝界獨有的現象,而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網上流傳著好幾種版本的名單,各界名人應有盡有,從來不見有人出來辟謠,可見并非是空穴來風。
現在是一個強調自由的時代,一個人愿意選擇哪國國籍,應該說那是他個人的自由,別人勿庸置喙。但如果一個國家的精英階層,普遍地懷揣一本外國護照,或者渴望能夠揣上一本外國護照,那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了。
精英們“跳船”心理嚴重,必然會導致他們行為的短期化。因為對他們來說,既然自己可以隨時腳底抹油,那么任何著眼于長遠的安排都是沒有必要的。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不久前剛剛發生的福建閩林集團總裁林鳳良卷款外逃事件,他用“高息”為誘餌,從民眾那里“借貸”了十幾億元,然后一走了之。無疑,他在玩這場游戲的時候,一開始就知道必然會有這么一天,而他在這一天之前的全部活動,也無非是在為這一天做準備罷了——這一天是他的節日。
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必須予以嚴肅的考慮。如若不然,那么我們就很有可能在某一個早晨醒來,發現自己陷入了和那些借貸給林鳳良的人一樣的命運,那時才哭天不靈,叫地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