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航空公司必須對延誤航班賠償
民航總局從10月起實施的一項政策要求,航空公司必須對航班延誤進行補償。此前出臺的補償指導意見,由于不是硬性規定,經常有乘客投訴拿不到應得的補償。
《延誤補償》要求,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必須給予乘客補償。其中,航班延誤時段分4小時至8小時、8小時以上兩種,補償標準在100元至200元之間,各個航空公司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確定各自補償的標準。例如,延誤4小時至8小時,既可以補償100元,也可以補償150元甚至是200元。而延誤8小時以上,補償金額不超過200元。從現在起,乘客在乘坐飛機時,如遇航班延誤后,航空公司處理不當的,可向民航總局投訴。被投訴多的航空公司,將被民航總局取消其在本地的航班飛行及申請權。
11部委聯合檢查投招標市場
為推動《招標投標法》的正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監察部、財政部、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商務部、水利部、民航總局、國務院法制辦決定,年內聯合對招投標市場開展專項檢查,并印發了聯合開展招投標專項檢查的工作方案。
專項檢查的重點內容是檢查招投標活動中執行《招標投標法》及配套法規、規章的情況。包括:嚴格執行依法必須招標制度情況;保證評標活動公正性情況;規范招標代理機構行為情況;招投標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情況。
專項檢查分兩個階段進行,部門檢查階段由各部門根據情況自行安排,在2006年11月底前結束。聯合檢查階段安排在12月上中旬,由各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自查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聯合進行檢查。
大事
中國將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10月11日在北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被明確列為到2020年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9大目標和主要任務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明確了財政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支持構建和諧社會的方向和任務,對于解決中國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平衡問題如縮小區域和城鄉發展差距、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維護社會和諧安定、確保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都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經濟意義。
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彭龍運表示,中國政府明確提出將加強公共財政制度建設,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反映了中國的財政分配正在從過去的兼顧公平和效率、效率優先的思路轉向兼顧公平和效率、公平和效率并重的思路。
我國有了清潔生產國家標準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了《工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編制通則》。
該標準是第一個有關清潔生產方面的國家標準,對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術語和定義、編制原則、指標體系結構和考核評分計算方法等方面作了規范。本標準的發布將指導和規范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修訂工作,規范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數據
我國每年腐蝕損失5千多億元
統計資料表明,我國年腐蝕損失達5000億元,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目前仍有加大的趨勢。而美、英、德的年腐蝕損失分別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7%、3.5%和3%。目前,我國還沒有全國統一的防銹標準,缺乏專業的防護包裝材料檢測機構,機電產品尤其是出口機電產品防銹防護質量亟待提高。專家指出,我國如果持續發展防腐新技術、工藝和產品,提高目前的防銹包裝水平,可減少銹蝕損失1000億元。我國裝備制造業金屬制品的銹蝕問題突出,大力發展防腐新技術刻不容緩。
為干部服務使用了中國醫療費的80%
據中科院調查報告,中國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是為850萬以黨政干部為主的群體服務的。另據監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國黨政部門有200萬名各級干部長期請病假,其中有40萬名干部長期占據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開支約為500億元。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醫療衛生體制失靈的主要癥狀表現為:醫療服務缺乏公平與公正性、政府資金使用效率低下。中國衛生總費用只覆蓋了20%人口的衛生服務。發起新一輪改革,以保障所有中國公民醫療衛生服務的可獲得性、可負擔性和可持續性已迫在眉睫。
個體戶五年減少290萬
2006年《民營經濟藍皮書》顯示,過去五年,中國個體工商戶注冊戶數由2000年的2751萬戶下降至2005年的2464萬戶,年均降幅為0.8%。這表明當前個體工商戶“創業成本高、創業環境尚不寬松”。 藍皮書提出,雖然民營經濟發展迅速,但目前民營企業的主體—中小企業,由于抵押物不足,沒有按規定建立財務賬目,企業信用信息不透明、信用記錄不清楚等種種主、客觀原因,仍在貸款、融資環節等方面存在重重困難。 國家發改委建議,需在法律上確立私募融資制度的地位,進一步引導和規范民間融資;推進中小民營企業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宏觀
國企建立高風險投資監管體系
為加強國有企業高風險投資業務監管,國務院國資委將按照“加強監控、規范操作、防范風險、注重實效”的原則,逐步探索建立高風險投資業務監管體系。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指出,要探索建立國有企業高風險投資業務日常監測和預警工作體系以及季度跟蹤監測制度,并在財務預算等日常管理工作中對高風險投資業務進行重點關注與監控,研究制定出臺國有企業高風險投資業務指導意見,對企業從事的委托理財、期貨(權)交易等高風險投資業務進行規范與監管。督促國有企業完善高風險投資業務內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規范企業高風險投資行為和操作程序。同時加強國有企業高風險投資業務的財務和審計監督,進一步規范會計核算,合理預計投資損失,真實反映投資損益,嚴格杜絕賬外核算行為,規范資金來源,建立大額資金聯簽制度,并探索建立重大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國資委還將和有關部門共同加強金融市場的制度化建設,為企業參與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競爭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
財產申報制讓貪官“現形”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傳出信息:《關于黨員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作為重要的黨內法規將頒布實施。這標志著我們黨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完善黨內監督制度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
國外成功的實踐經驗已經證明,讓官員進行財產申報,是反腐倡廉最為根本的制度規定。在美國,其法律中對財產申報中的違規行為規定了嚴厲的處罰措施:對拒不申報、謊報、漏報、無故拖延申報者,各單位可對當事人直接進行處罰;司法部可對當事人提出民事訴訟,法院可判處1萬美元以下的罰款;對故意提供虛假信息的人,可提出刑事訴訟,判處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或5年監禁。由于建立了一套比較嚴密的財產申報制度體系,雖然也有官員腐敗的丑事發生,但是長時期來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上。我們黨關于黨員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實質上就是借鑒、采納世界上通行的關于官員財產申報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