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許多省市,尤其是陜西、四川、甘肅、貴州、寧夏、重慶等地,在三線建設中由于國家投資形成了大量的國防科研單位和軍工企業,軍工在西部建設中一直是帶有主角性質的。我國的戰略核武器、洲際導彈、核動力、衛星發射、軍用飛機、常規武器、艦船動力、通訊導航、電子元器件等幾十個重大軍品科研、生產配試驗基地,還有一批國家級、省部級的重點科學實驗室、計量站和技術研究中心,均坐落于西部地區。目前,西部地區軍工職工人數達百萬人,其中科技人員有20余萬人;地處西部地區的軍工企業,占全國軍工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軍工科研機構占整個國家軍工研究院所總數的五分之二,而固定資產占全國軍工資產的近一半。
國防工業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與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核技術、資源環境技術、先進制造與自動化技術等高新技術有著天然的聯系,充分發揮西部軍工優勢,開展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是提升西部的競爭力、縮小西部與東部差距的重要途徑,營造一個良好的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環境,特別是政策環境值得探究。
一、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政策環境分析
軍地融合、平戰結合。使軍地兩種工業基礎之間的通用資源能夠有序交流與互動,進而利用以巨額投資開發出的軍事高新技術創造社會經濟價值目前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的共識,產學研或官產學研相結合是各國進行技術開發、進而使科研成果商品化和產業化的普遍做法,如美國將軍轉民、高新技術的應用推廣視為國家行為和國家的戰略,靠法律和權威性的報告來統一認識、統一組織、統一行動,取得的效果相對明顯,政府采用財政投資手段及其它政策措施調整軍工企業,加速了軍轉民的步伐。
目前,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機制尚未形成主要表現在:第一,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第二,科研體制存在欠缺,軍地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科技項目的立項、審批、經費分配、科研組織、成果鑒定等均在封閉性的軍工或民用科研組織體系內運行,較為關注的是理論成果,忽視技術創新帶來的經濟效益;第三,實現西部軍地產學研技術創新的方式方法還不成熟。具體表現為:
1、缺乏一個制定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組織機構。科學有效地開展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政府通過制定相關的技術創新政策體系來發揮指導作用非常重要,而目前,國防軍工系統和地方單位由于隸屬關系不同而各自為政,沒有一個由有關各方組成的制定技術創新政策的組織機構。促進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缺乏具體的政策法規,得不到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極大地影響了軍工單位融入西部地方經濟發展的熱情。例如幾年前在西安,軍工航天動力研究所一個重大科研項目準備落戶長安區,購置土地的款項早已支付,但所購置的土地卻遲遲拿不到手,迫不得已,他們正在與北京中石油洽談,準備將這一科研項目放在大慶油田實施。
2、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政策導向不明確。政府的政策導向對開展科學技術創新的引導作用十分明顯,譬如日本政府,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日本經濟技術落后的情況下,其科學技術政策明顯傾向于產業,即把歐美的基礎研究成果拿來進行消化吸收,從事商品開發;從70年代中后期開始,隨著日本經濟越來越強大,跟在其他國家后面的技術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再加上受到歐美等國的指責,被戴上“技術上的巨人科學上的矮子”的帽子,80年代日本政府明確的提出了“技術立國”政策,并提出了“產學官合作”體制,90年代至今,日本的科學技術政策制定者越來越意識到日本要在新的迅速發展的技術領域,比如生物技術、計算機網絡軟件等領域擁有競爭力,必須要加強科學基礎研究,1995年日本政府通過了《科學術基本法》,明確了“以科學技術創造立國”的技術創新政策導向,并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等等。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以技術引進為主,但目前已經認識到技術先進的國家絕對不可能把最具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拿出來,即便是付出“以市場換技術”的巨大代價,調整科技政策導向、強調自主創新已成為必然。那么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政策導向應該如何呢,目前尚不明確。本文認為結合西部實際、發揮軍工優勢、開展軍地產學研合作,在加強國防科技開發的同時,使軍工技術在民用領域應用,以求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應該成為西部技術創新的政策導向。因為國防科技工業是一個戰略性產業,它不僅是國防現代化的重要基礎,也是國民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量,軍事技術發展是國家技術創新的重要源泉,在推動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起著發動機和倍增器的作用。一般來說,一項新的科學發現,經常首先應用于軍事領域,帶來技術上的突破,然后被移植、推廣到民用。
3、尚未形成一系列配套的促進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政策體系。首先,實施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應結合西部實際確定重點領域,在政策上予以重點扶持。西部軍工廣泛分布于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醫藥技術、生物工程、新材料及應用技術、裝備制造技術、核應用技術和環境保護等領域,本文認為重點領域應確定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核應用技術領域,因為這些技術與高新技術密切結合,能帶動西部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西部在這些領域發展具備良好的基礎。如西部在航空航天產業有一定的優勢:陜西是中國航空工業最密集的省份,航空專業人才占全國航空專業人員的1/4,有41個航空企事業單位,有一批國家級的研究院所、航空重點實驗室及相關的航空配套企業;西安以航天研究四院、067基地、新時代公司、五院504所、二院210所等單位為主體的航天系統中,民用航天技術重點表現在航天動力及輻射產生的大系統控制、特殊控制、航天動力材料的合成制造技術、分析技術等;在貴州有以中國江南航天工業集團為核心的航天產品科研生產基地;甘肅航天510所是我國航天真空低溫核表面工程的重要科研生產基地;西部地區擁有酒泉、西昌兩個衛星發射中心等。
其次,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要有良好的實現途徑,包括建立軍民兩用型科技園區、培育科技型企業、扶持龍頭企業以發揮其科研實力雄厚、易于建立技術創新聯盟、從而獲得最新科技成果并使其產業化的作用等內容。比如建立科技園區能夠有效的促進產學研的結合,是世界各國進行技術創新的普遍做法。早在20世紀的50年代,美國就依靠強大資金和人才優勢,采用產學研聯合體的形式建立了世界第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硅谷”,并采取多種政策措施不斷推進其產業化發展。硅谷圍繞著斯坦福和伯克利兩所主要的大學,分布著許多研究開發機構和3000多家高科技產業。在這里,高校、研究機構與產業界有著廣泛的聯系,形成了科技創新互動的狀況,并基于此誕生了數以千計的高科技公司和數千億美元的財富神話,從惠普、英特爾到太陽系統、思科和雅虎,確立了世界上最大科技創新及其產業化中心的地位。世界各國都掀起了創辦科技工業園區的熱潮,我國的高新區也開始創建和發展起來,實踐證明高新科技園區是產、學、研相結合的載體,實現了產學研相結合,并且能產生整體收益大于其各自收益之和的目的。結合西部實際,建立和完善具有軍工特色的、以軍工單位為核心的軍民兩用型科技園區應引起高度關注,這需要制定稅收、土地、財政等優惠政策予以支持和引導。
再次,對于促進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政策工具運用也不到位。政策與政策工具是既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概念,前者規定了政策的基本內涵和主要目標,后者則確定了實現這些目標的手段,政策由理念變成現實必須依靠政策工具的支持及其相互配合。技術創新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第一,財政激勵。技術創新雖然能帶來高收益、高回報,但也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提高資金支持、強化融資功能非常重要,財政激勵主要有研究開發補貼和稅收優惠;第二,公共采購。公共采購是政府為了鼓勵技術創新活動,與有關機構達成協議購買其科研成果或技術創新產品,通過公共采購政策,可以創造和增加企業技術創新產品的市場需求,產生技術創新的“市場拉動”效應;第三,風險資本。技術創新具有高風險的特點,風險分擔機制的構建十分重要,風險資本能夠與技術創新單位分擔風險從而使整個技術創新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得到降低;第四,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等。專利法、知識產權保護法、土地政策、對技術創新中介服務機構的支持性措施等。目前針對促進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政策工具內容不十分明確、體系也不十分完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二、營造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良好政策環境的對策
1、建立制定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政策的組織機構。建議由國家政府出面,由西部政府有關部門、高校、國防管理部門、軍工科研院所和一些龍頭企業領導人等組成西部軍轉民決策組織機構,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政策的組織機構可以是西部軍轉民決策組織機構的一個分支,其主要職責是:搜集國內外技術創新政策信息,研究西部軍地實際狀況,協助國家專門的技術創新機構制定促進西部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政策,并不斷反饋政策制定、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政策的調整。
2、對于能夠有效實現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方式方法予以配套的政策支持。實現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途徑有許多,進行深入地研究探討,并在此基礎予以有力的政策支持非常重要。譬如,以政府和企業為主體,建立軍工科研成果轉化基金,重點支持對西部經濟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義的國防科技成果的二次開發,采取措施鼓勵企業參與院所的中試投入,并在稅收上給予相應的減免優惠,同時可以與院所分享中試成果的權益。再如建立西部軍轉民高科技產業化園區,學習和借鑒成功的經驗,提供自由創新的空間,創造平等競爭的環境,制定鼓勵創新的政策,形成中國的西部硅谷。等等。
3、科學合理的運用能夠促進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政策工具。第一,國家和西部地方政府對于軍地結合的重大科技項目及其商業化、產業化應通過財政預算進行開發補貼,對于軍地產學研活動所引起的投資提供稅收優惠。第二,進一步完善現有的采購政策。通過政府采購支持技術創新能力在國際上已是普遍做法,并且正成為政府采購的一個主要方向和趨勢,如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許多軍事采購和航天等高技術領域基本上是具有公共采購性質的,對高科技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根據目前西部地區企業發展和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公共采購現狀,西部政府在政府采購的具體做法上,還有待于研究和探索。
4、建立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風險資本。技術創新具有高風險,一種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非常重要,風險投資政策是指政府為了解決技術創新投資不足而采取的一種制度性措施,風險資本的主要來源是私人資本、風險基金和政府投入,目的是實現資本的高回報率,這有利于投資主體和創新主體在具體的技術創新方向上慎重選擇,能夠分擔和降低技術創新過程中的各種潛在風險。建立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風險資本,首先,要建立新的投資理念,發揮風險資本的作用;其次,要造就一批專門人才,切實培育一批既通曉國際慣例,能夠結合西部軍地產學研實際的風險投資家和風險企業家;再次,在西部要完善風險投資機構和中介機構,擴充風險投資基金,風險投資資金除了政府投資外,吸引民間資金和國際風險資本;最后,還要形成風險投資的資金退出機制。
5、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行政效率。為了促進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活動的開展,提升西部的競爭能力,政府需要轉換職能,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行政水平,發揮政府部門的各類信息優勢和公共服務渠道,多方面提供政策、法規、信貸、市場信息、咨詢、管理、技術人才和培訓等各種服務。確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創造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環境,為促進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活動的開展,提升西部的競爭能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作者單位:西安財經學院管理學院陜西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