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天氣一天天轉涼,早晚溫差大,人體新陳代謝也漸漸放緩,此時人體的抵抗力正經歷著巨大的考驗,稍不小心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秋燥害人不淺
中醫認為,秋季以燥為主,會出現各種問題。皮膚干燥起皮變得粗糙;嘴唇暴皮;喉嚨發緊,半夜想喝水;即使不停地喝水,也是口干舌燥;大便變得困難重重;心煩意亂;有時甚至流鼻血;這些都是秋燥惹的禍。
對付秋燥,要多管齊下,才能保你秋季過得舒舒服服。
小口頻喝
喝水?誰不會,連小孩子都會啊!但是秋季喝水,是大有講究的。同等量的水,喝的頻率不一樣,收到的效果也大不相同。有的人一夜口渴難耐,拿起水來咕咚咕咚一口氣灌下,才覺過癮。這樣喝法大錯特錯。早上,休眠了一夜的人體器官尚未進入正常工作狀態,此時忽然喝大量的水,對身體反而不利。正確的喝法是一小口一小口,一杯水分幾次喝完。這樣給身體留出時間從休眠中復蘇,充分分解吸收水分,讓每一滴水都有益。即使平時喝水,也應遵循小口常飲的原則,不要“牛飲”。最好的方法是在手邊放個水杯,想起來就喝幾口。
秋季梨當家
中醫認為,“秋燥”所造成的影響與肺有關,因此,應多吃有潤肺生津功能的食物。在這類食物中,效果最好、食用起來最簡便的就是梨。幾千年來,中醫一直把梨作為治療“秋燥”的良藥,主要是因為它味甘、性涼,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一般來說,生津潤燥可以吃鴨梨或雪梨,化痰止咳最好吃大白梨。每天堅持吃上2個梨,就能有效地減少“秋燥”的癥狀。另外,針對“秋燥”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癥狀,還可以用梨和其他食物搭配,做成不同的“抗燥”藥膳,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去超市里買點秋梨膏食用,也有緩解“秋燥”的作用。秋梨膏是用梨加蜂蜜做成的,還配有一些止咳、生津、潤肺的藥物,如生地、葛根、蘿卜、麥冬、藕節、姜汗、貝母等,共同熬制而成,其藥效比單吃梨更好一些。對于不愛吃梨的人或是小寶寶是最佳選擇。
不過,梨屬涼性食物,慢性胃炎、腸炎、胃腸功能紊亂者最好少吃。
給情緒“補水”
人的情緒和氣候有著密切關系,尤其在秋天,干燥的氣候條件對人體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就明顯增強。正常人群中約有16%的人會在秋季莫名其妙地出現情緒和行為異常,在這些人群中,又以男性居多。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常因小事暴怒發火,那就預示有可能情緒“缺水”了。此時一定要想辦法及時調整,以免造成惡果。
干燥的天氣、身體不適,人的心情也煩躁,。最好能把壞情緒轉移一下,比如下班約上好友一起去購物、吃飯,或和家人聊天、唱歌,要么去健身房鍛煉身體,或者周末約上朋友去郊游,要善于自我調節,保持愉快的心情。
早喝鹽水晚喝蜜
我國古代醫學家提供了一條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早晨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是體內補水的良方。
注意哦,用溫水(40度左右)調鹽水,微咸即可,有益于人體吸收。蜂蜜更要用溫水,熱水會破壞其營養成分。
與辛辣絕緣
如果你是個嗜辣狂,秋季可要有所收斂哦,尤其是生活在北方的人。辛辣食品屬于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這些食品包括辣椒、咖哩、花椒、桂皮、生姜、蔥及酒等。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油炸、肥膩之物也要少吃哦,不要讓他們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運動添活力
在秋天不妨多接近自然、多運動,吸收天地精華。尤其伸展動作,可幫助維持身體靈活度,滋脾補筋,強化循環。
伸展具有“運化作用”,能收斂心神。運指呼吸,“運之始暢”,意思是呼吸一旦舒暢開來,“化之始通”,從呼吸帶動的循環系統、腸胃消化到內分泌系統,一路順暢,氣血循環自然活絡。
瑜伽、健身操都不錯,即使是伸懶腰似的伸展動作,也能讓體內循環更為順暢。
蔬果保你水當當
秋燥最容易傷人的津液。多數蔬菜、水果有生津潤燥、消熱通便之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補充人體的津液。適合秋季的蔬果有銀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漿、蘿卜、藕、蓮子、南瓜。特別是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其所含的β—胡蘿卜素,可由人體吸收后轉化為維生素A,有明顯的潤燥效果。
但有些熱性的水果,要小心。中醫所稱的熱性水果,指的是熱量高、糖分高的水果。如大棗、山楂、櫻桃、石榴、荔枝、榴蓮、木瓜、橘、柑、白果等,它們加重秋燥癥狀。
護膚重保濕
由于秋天的干燥氣候,皮膚的皮脂分泌會減少,皮膚干燥嚴重者還會患“干性脂溢性皮炎”,具體表現是面部起紅斑,并伴隨皮膚脫皮現象。
洗澡、洗臉次數不要過于頻繁。干性、敏感性皮膚的人一天洗兩次臉就夠了,而油性皮膚的人到了秋季,也要視情況略減少洗臉次數,不能再像夏天時,一感到出油就拼命洗不停。油性皮膚的人如果過度清潔,反而會把皮膚弄到很干又敏感。
洗澡后立即涂抹保濕護膚品。趁著毛孔張開的同時,將護膚乳液涂于全身,保持皮膚的水分不丟失。
季節不同,所用的護膚品當然也不同。如果你洗臉之后出現緊繃感,覺得比以往干澀,表示該換用更滋潤的保養品了。選擇添加濕潤劑的保濕產品,會讓你的肌膚保持水潤。
水養植物驅除居室干燥
居室內擺放郁郁蔥蔥的花草,不僅是良好的裝飾品,還對改善局部環境的溫度、濕度、空氣質量有一定作用,最好是在房間內養一些水養植物。
在一些花卉市場,有水養的植物,如水仙、風信子等。它們對養分要求低,基本能在自來水中生長,不需要添加營養液。大些的缸中還能養上兩條小金魚呢!又好看又加濕,一舉兩得。
如果覺得水養植物仍不夠,可打開加濕氣,讓它幫室內加濕。在睡覺時開著尤其有益,可避免晨起的鼻子、皮膚干燥
TIPS抗燥藥膳
川貝冰糖梨
川貝粉5克、大白梨1個、冰糖適量。將梨去皮核,切片,將川貝、冰糖放入碗中,蒸熟服用。適用于因秋燥所致的咳嗽且痰稠色黃者食用。
雪梨飲
雪梨、蜂蜜適量。將雪梨去皮切碎,搗汁飲用,或將其熬膏加蜂蜜飲用。適用于因秋燥引起的口干、口渴、咽干等癥。
蓮子銀耳梨
蓮子20克、銀耳10克、雪梨1個、冰糖適量。將蓮子、銀耳洗凈,雪梨去皮核,切片,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同煮至蓮子熟透,湯濃時服食。適用于秋燥所致的干咳少痰、小便量少色黃者食用。
雪梨葡萄飲
雪梨、葡萄、蜂蜜各適量。將雪梨、葡萄榨汁,加入蜂蜜適量,混勻飲服,每日數次。適用于因秋燥所致的煩渴、聲嘶、咽干等癥狀。
大米南瓜粥
大米150克、南瓜500克、水1500毫升。大米洗凈后,加水煮,水開后放入切成2厘米大小的南瓜塊,小火煮40分鐘,對緩解皮膚干燥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