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深秋季節,你會發現自己的皮膚會經常鬧點小脾氣、出現點小狀況:發紅、瘙癢、紅疹等等小問題時有發生。
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王家璧教授說,皮膚敏感有多種因素造成,抵抗力弱、膚質極干、先天敏感體質,還有就是與年齡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脂的分泌量自然減少,肌膚的保濕能力逐漸減弱,角質層越來越薄,有些甚至是未完全角化的角質細胞,這時,肌膚的防御機能衰退,更加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產生過敏。
一般來說敏感肌膚有兩種類型,一種為先天型,這一類肌膚年輕時幾乎完美無瑕,但成年后很容易泛出各類斑點。這是因為皮膚中的黑色素含量較少,難以抵抗紫外線的攻擊。又因角質層較薄,保持水分能力較差,皮膚也容易感覺干燥;還有一類為后天型,這類肌膚是由后天人為造成的,最大的傷害來自不當地去角質。在醫學上只有患有“皮膚角質化癥”時,才需要將角質加以軟化剝離。在美容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脫屑”,而不是像剝橘子一樣去掉一層“皮”(角質層)。
敏感肌膚的三大特征
1、皮膚表皮層較薄,可以輕易看到皮下的毛細血管(紅血絲)。
2、皮膚比較白,因而缺少適當的黑色素保護。
3、皮膚干燥,常會有刺癢的感覺,并且總是紅紅的。
你是敏感一族嗎?
要知道自己的肌膚是不是敏感一族,不如看看以下列舉的情況有沒有發生在
你的肌膚上,如果你符合其中四個情況或以上,即表示你的肌膚屬于敏感肌膚的高危一族。
○ 當天氣突然轉變時,如遇到高溫或極冷的氣溫,或者是短時間遇到過大的溫差,肌膚就容易突然變得通紅或有過敏反應。
○ 遇到強風或日曬后,皮膚容易灼紅受傷。
○ 吃海鮮如蝦、蟹時,會引起皮膚過敏反應。
○ 皮膚膚質較薄,甚至可以看到微絲血管。
○ 洗臉后,面部經常覺得干燥繃緊。
○ 當換用不同牌子的護膚或化妝品時,皮膚經常會出現瘙癢或灼熱的感覺。
○ 當冬天天氣極干燥時,皮膚經常感到瘙癢甚至容易脫皮。
○ 選用了一些含香料的護膚品或化妝品后,皮膚易出現不適,如泛紅等。
呵護“敏感”10項建議
1. 找到過敏源并遠離它是避免皮膚過敏的最佳方法。
2. 使用成分精簡的護膚品,也是減少皮膚接觸過敏成分的機會,并讓皮膚充分休息。
3. 避免使用強效潔面皂或潔面產品洗臉,讓皮膚表面留有一層天然的油脂作保護。
4. 避免用含酒精、人造香料成分的護膚品及化妝品。
5. 敏感肌膚不宜做磨砂,做面膜的次數也不可過于頻繁。
6. 選用任何新的護膚產品時,最好先取少量涂于耳背或手背上作測試,看
看肌膚是否有過敏反應。
7. 避免使用果酸類容易刺激皮膚的護膚程序或產品。
8. 不要用過熱的水洗臉或沖涼。
9. 不論任何季節,戶外活動都要涂抹防曬產品,以減低紫外線對肌膚造成
傷害。
10. 多喝開水,多吃蔬果,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更要遠離煙酒。
敏感急救小錦囊
○ 萬一遇到肌膚突發性敏感,可用清水清洗敏感部位。
○ 如果用了不適合的護膚品或化妝品而引起敏感,更要用大量清水徹底洗凈。
○ 用柔軟的毛巾印干皮膚上多余的水分,趁著肌膚還濕潤,可在敏感部位薄薄涂上敏感肌膚專門使用的護膚乳液。
○ 在涼爽的地方,令肌膚迅速鎮靜下來。如果敏感情況嚴重,應立即找專業皮膚科醫生求診。
敏感≠過敏
皮膚脆弱,容易受各種刺激的影響。
皮膚受到各種過敏源刺激所產生的紅、腫、熱、痛、搔癢等現象。
原因
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前者與遺傳及體質有關;后者主要與保養不當、濫用化妝品、太陽曝曬、風沙吹打、換膚等因素有關。
有食物因素、季節因素、藥物因素、化學品因素、遺傳因素等,一般為破壞了免疫系統而造成。
特征及表現
皮膚較薄、脆弱、毛細血管顯露,容易發紅,且呈不均勻潮紅,時有癢感及小紅疹出現。
皮膚充血、發紅、發癢、出現紅疹甚至過敏性面皰,嚴重者脫皮、水腫。
之間的關系
敏感肌膚如果呵護不夠,會經常出現紅、熱、癢現象并可轉為易過敏肌膚。
有可能是偶爾過敏后引起,但大多數過敏肌膚的前期多具有敏感肌膚的癥狀。
預防或治療
避免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藥物、化妝品等;避免接觸熱、堿、電流的刺激,不要過度磨擦,防止紫外線照射。平時用冷水或溫水洗臉。
(1)保持良好的心態,明白過敏只是代表你不適合這種產品并不表示這件產品不好,任何化妝品都可能產生過敏,任何人在某些情況下都有可能過敏。
(2)弄清過敏的原因之后要遠離過敏源,同時通過清除自由基,調節免疫力等改善自身過敏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