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李光弼,“安史之亂”的結果就要改寫。李光弼用兵最大的特點在于一個“奇”字,奇思妙想出奇制勝,以周密細致的分析和突破常規的思維來取得戰爭的勝利。
公元755年,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了“安史之亂”。叛軍在取得一開始的勝利后,史思明遇到了真正的對手李光弼。連吃幾個敗仗。史思明發現李光弼非常善于以逸待勞防城作戰。
這天,史思明得到探子來報,發現李光弼運送糧食的必經之路在野水渡。于是他率領兩名力敵萬人的勇將高廷暉、李日越在河清屯兵,準備在此阻斷李光弼的糧食供應,以期達到不戰而退敵的目的。
李光弼得悉敵情,晚上升帳議事。眾將領一致認為己方擅長的是防城作戰,野水渡雖無城池,但也理應在周圍的山上屯兵,待敵兵來后,殺下山去。李光弼擺擺手,說:“這次我們偏要在平地安營扎寨。”然后不容分說地命令大將雍希顥率領1000多名士兵扎寨于平地上,防守野水渡。確保糧道暢通。
眾將領大吃一驚,其中雍希顥最著急,因為他清楚即將面對的對手。李光弼看出大家的顧慮,哈哈一笑對雍希顥說:“賊將如果前來挑戰,你每過一個時辰就出去迎戰一次。然后一定堅守營寨,就說我不在;但如果他們來投降的話,可以一起帶來見我?!?/p>
第二天一早,李日越果然帶著500名騎兵來到野水渡,大叫“李光弼快出來受死”。雍希顥出寨應戰,答道:“元帥昨晚已離營回城去了?!崩钊赵搅⒖虛]刀向雍希顥殺去,打了幾個回合,雍希顥掉頭就回營,然后緊閑寨門。李日越破口大罵,從早晨罵到月上梢頭,雍希顥按照李光弼的命令,每過一個時辰就出去迎戰一下,但稍一交鋒就立刻回營。
就在雍希顥氣呼呼地坐在椅子上生悶氣的時候,突然,手下人來報說,李日越讓人把自已綁了,跪在地上,聲稱愿投降李光弼,效忠左右。雍希顥大奇,又滿腹懷疑他是否詐降,但想起李光弼的話,急忙打開寨門,果然李日越是真的投降了,于是帶著他一同去見李光弼。
李光弼待李日越如心腹,并把他的官職升了三級。李光弼關照雍希顥小心守寨,把李日越的將旗升起來。兩天后,高廷暉也率部來投降了。
雍希顥非常奇怪,在慶功宴上,他請問李光弼為何判斷如此準確?李光弼說:“史思明知道我善于城池防守作戰,常埋怨沒有與我野戰的機會;聽說我移師郊野,心想終于等到可以生擒我的時機?!崩钊赵皆谝慌渣c頭稱是。李光弼接著說:“史思明這個人生性多疑,總是懷疑手下的人?!崩钊赵秸f:“史思明對我說,現在抓住李光弼易如反掌,今天還抓不到,提自己人頭來見。所以當時我沒有完成任務只能投降了?!?/p>
高廷暉接過話頭說:“我和李日越一直是好朋友。李日越走后,史思明就更加懷疑我了。而我的才略又不在李日越之下,看到他的將旗升在寨前,知道他在此受到重用,我當然要來投明主了。”四人哈哈大笑。
(摘自《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