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制度,創新后備技師培養模式,是我們新技師培養帶動計劃的一個重要措施。高級技工學校要緊密結合企業崗位需求,確定和調整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與合作企業共同制定培養計劃。各類企業要加強與職業院校的聯系,為職業院校學生到企業生產一線實踐提供必要條件,鼓勵企業選派優秀技術人員擔當職業院校實習指導教師或兼職教師。要鼓勵各類企業結合生產實際,通過崗位培訓、技術交流、研發攻關等多種形式,促進新技師成長。希望學校和企業共同努力,加強對話,加強合作,共同為我國高技能人才的成長做貢獻。”
這是5 月31 日上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給剛剛開幕的“第二屆職業論壇——2006 校企人才供需合作考察洽談會”發來的賀信中所強調的。
“第二屆職業論壇——2006 校企人才供需合作考察洽談會”于 2006 年5 月31 日至6 月2 日在蘇州市舉行。本次洽談會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雜志社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指導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來自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江蘇省勞動保障廳、蘇州市勞動保障局等政府有關部門的官員和來自蘇州大學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國的89 所技工學校、技師學院、職業院校和來自蘇州工業園區的40 多家企業的代表共180 多人參加了考察洽談活動。
這次會議的特點是采取了政府指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定向就業、實地考察的形式。通過政策咨詢、校企相互發布信息、考察蘇州工業園區及周邊地區企業、考察蘇州外來人員生活區、參觀長三角知名現代化職業技術學校和合作洽談等系列活動,促進校、企之間互通信息,加深了解,加強合作。據統計,本次洽談會上與會學校提供了20 多個專業的14000 名畢業生供企業選擇;企業則提供了16 個專業的5500 個崗位。最后,40 多家學校與企業就高技能人才定向培養、跨區域合作、人才供需與合作辦學問題達成了合作意向,其中22 家
學校與企業還進行了現場簽約, 為3000 多名畢業生解決了就業問題。
據了解,這是繼2003 年11 月在湖北宜昌舉辦首屆職業論壇“聯手打造高級藍領——共謀中國制造對話會”后,勞動保障部《職業》雜志社組織的又一次涉及技能人才培養使用并加強校企合作的活動。目的在于適應我國高技能人才培養和使用的總體要求,加強校企相互了解,促進學校和企業進行跨地區人才供需合作,提高學校專業設置的針對性和畢業生就業率。
據主辦方——勞動保障部《職業》雜志社社長陳
淮介紹,《職業》雜志社將把職業論壇作為服務于勞動保障部高技能人才培養和校企合作工作的一個具體支持活動,不斷加以改進,做成系列活動,作為一個品牌活動開展下去,長期構建一座職業教育界、企業界、職業中介機構和技校、職校學生求職、就業溝通與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