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業人:你的腰包有多鼓
一邊是高薪難下,眾人口誅筆伐;一邊是低薪難上,各界議論紛紛,面對壟斷行業的主動降薪,公眾不禁要問:壟斷行業自己會革自己的命嗎?
最近臺風頻頻登陸,一場降薪風暴也不甘寂寞,呼嘯而來。
近年來,電力、電信、石油等壟斷行業職工的過高收入,已成為社會公眾非議的焦點。而在此之前的2005年,審計署的審計便已給電力行業貼上了“系統工資增長過快,沒有統一的分配制度”的標簽,讓電力行業給人留下了“收入高且分配混亂”的印象。
2006年6月26日,一則題為“倒閉電廠抄表工年薪十萬”的新聞驚現于各大媒體,引發了一場關于壟斷行業薪酬待遇問題的大討論,電力行業在此次討論中更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長期以來隱而不宣的許多聲音,被這一根導火索點燃了。
2006年7月30日,又一則題為“電力局天天盛宴,審計員猝死酒店”的消息傳開,更是為這場方興未艾的降薪風暴推波助瀾,對壟斷行業降薪話題的討論,愈加風大雨急。
2006年8月,全國各地紛紛傳出電力系統主動降薪的消息:“南京電力行業減薪悄然進行,90%獎金可能會取消”、“多省市“電老虎”開始減薪,電力職工辯稱收入中等”,面對這場風暴,處于極大輿論壓力下的電力系統似乎要壯士斷腕,主動降薪以謝天下。
與此同時,雖然中國的GDP多年保持高速增長,很多人的收入卻在不斷下降,大學生、研究生的就業起薪越來越低,近日更爆出“大學生零工資就業”的新聞。資料表明,中國的GDP增速雖是發達國家的好幾倍,但工資增速卻遠落后于這個幅度。日本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其工資的增長速度比美國快70%,到1980年就已經與美國持平,這一段過程大概用了30年時間;而從1978年到2004年,中國經濟也高速增長了近30年,工資卻仍舊只有美國的1/20、日本的1/24。在制造業,中國的勞動力價格甚至比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快速增長的印度還要低10%。2006年8月2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7月,全國各地區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月總收入為998.53元,其中,北京達1822.26元,居全國第一位。
一邊是高薪難下,眾人口誅筆伐;一邊是低薪難上,各界議論紛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這一場迅急而至的“降薪”風暴,又將如何收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