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地講,自從詳細地拜讀了《黑龍江教育》后,我便不敢不看她。因為她就似一面明鏡清晰地照出我在教學工作中的所有不足。這不足讓我慚愧、內疚。
自參加教育工作以來,我便把全身心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我喜歡這項事業,因為它讓我充實,讓我體會到人活著的價值。原以為付出很多收獲會很大,誰知事與愿違。正處于活潑好動年齡階段的學生上課卻極是倦怠,不愛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更有的學生竟然天天不寫作業。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總體成績下滑,紀律方面也不如人意。我真不知我做錯了什么,煞費苦心卻收效甚微。
一天,為了平靜煩亂不已的心情,我從抽屜里拿出幾本《黑龍江教育》翻看起來。這一看有如當頭棒喝,讓我驚醒。這一看猶如滿身灰塵的我站在一面明鏡前,錯誤種種盡皆數來。原來,我光有熱情,卻從未采用過正確的方法教學。背課時,從未真正地鉆研過大綱、教參、教材,也未考慮過學生,只是對參考教案全部抄來為我所用,只為應付檢查;講課時缺乏精心設計,隨意性很大,因不生動、不新穎而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習差的學生缺乏耐心的輔導,只是一味地怨責他們不好好學習;對于紀律不好的學生,更沒有真正地關愛過他們,只是采用嚴厲批評的方法,結果是治標不治本,不良現象屢禁不止……
看了《黑龍江教育》,我才知道,原來教學可以別有一番新天地;才知道上好一節課,要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要考慮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才知道教師應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和他們做朋友;才知道要做好老師,光有熱情是不夠的,更需要的是愛心,是方法。
看著想著,想著看著,汗水不覺涔涔而下。慚愧之余,我下決心改掉所有的不足,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我總是害怕卻又勇敢地翻開那明鏡一般的《黑龍江教育》,針對自己的錯誤,尋求解決的方法。我借鑒書中各位名師的做法,融入到備課、授課和課下輔導中。對于品德教育,我從書中的教師關愛學生的每一個小故事中受到了感染,用心去關心、愛護學生。從學生成績逐步提高中,從學生充滿喜悅的目光中,從學生的文明程度逐步提高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黑龍江教育》給我帶來的益處。
讓明鏡伴我左右,愿塵埃盡被拭去。
(作者單位:賓縣民和鄉勤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