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65377;但從總體上看,我國的教育并沒有過度,我國仍是教育和人力資源欠發達國家#65377;我國非公有制部門和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廣大農村和第三產業服務部門還需要大量的有知識的人才#65377;因此,解決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說,關鍵是要順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審時度勢做好正確的就業行為選擇#65377;
關鍵詞:就業問題; 審時度勢; 行為選擇
中圖分類號:G40—05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06)09-0186-03
“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近幾年我國政府#65380;社會各界尤其是大學畢業生議論頗多的熱門話題#65377;不可否認,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和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全國每年平均有接近25%的高校畢業生不能及時就業,大學畢業生的確存在“就業難”的問題#65377;但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看到,我國的教育并沒有“過度”#65377;[1]從總體上看,我國仍然是“教育欠發達國家”和“人力資源欠發達國家”#65377;[2]盡管我國目前的國家機關#65380;國有大型企事業單位和城市每年對大學畢業生接納的量比較有限,但非公有制經濟部門和中小企業尤其是廣大農村需要大量的有知識的人才#65377;我國的第三產業#65380;制造業#65380;高級藍領#65380;灰領階層等部門對人才的需求還非常之大#65377;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申請的發明專利中有46%來自國外,[3]這說明,我國的高層次性創造人才仍然十分短缺#65377;因此,解決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說,關鍵是要轉變觀念,順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審時度勢,做好正確的就業行為選擇#65377;
一#65380; 要盡早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
大學生,尤其是大三#65380;大四的學生,對于自己的職業目標應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自己將來要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要有一個戰略性的思考#65377;自我定位,關鍵是要從自己的主客觀條件和對社會的觀察#65380;理解出發,當然,由于各自的條件不同,確定的職業目標固然有異,但仍然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是共同的一致的#65377;
1. 符合社會的需求#65377;職業生涯目標如同一種“產品”,這種“產品”只有適應社會需要才會有市場#65377;因而在確立職業目標時,不僅要考慮自身的愛好#65380;特長,更要考慮到社會的需要#65377;
2. 適合自身的優勢特長#65377;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指的是個人的優勢#65377;將目標建立在個人優勢上,才能處于主動有利的地位#65377;
3. 高低適當#65377;確定職業目標首先應追求符合實際的遠大目標,在與實際相符合的范圍內,自我確定的目標越高,其發展前途也越大#65377;遠大的目標往往是長期目標,長期目標能為人生指明方向,鼓舞斗志,防止短期行為#65377;但它必須通過一個個短期目標分步實現#65377;大學生走出校門時,職業目標往往難以一步到位,這就需要在追求職業生涯的發展中,通過一個個短期目標的實現,一步步向更高的目標前進#65377;
4. 職業目標要與生活目標相結合#65377;人生除了事業目標外還有婚姻#65380;財富#65380;健康等問題#65377;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著人生事業的成功#65377;大學生畢業后,不僅進入追求職業目標的重要階段,而且婚姻問題也進入議事日程#65377;處理得好,有助于事業的發展#65377;因而樹立正確而現實的戀愛觀十分重要#65377;人必須生活,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自然不行,因而適當對個人收入問題加以考慮無可厚非,但為了實現自己的長遠目標,往往必須放棄一些眼前利益#65377;因而大學生在追求職業目標時,更應考慮如何對自己的發展有利,而決不能盲目追求高薪#65377;
二#65380; 全面塑造自我,自覺打造就業本領
大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后,首先需要理性地審視自我#65377;大學是人生道路的新階段,如何順利轉變,適應大學生活的要求,實現角色轉換,對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健康成長及今后的發展極為重要#65377;在自我審視過程中,關鍵是不越位#65380;不錯位#65380;不空位#65377;根據自己的專長#65380;特長,全面塑造自我#65377;在全面塑造自我的過程中,應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1.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65380;價值觀#65377;人生觀#65380;價值觀這個問題十分重要,它不僅關系到大學生一切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甚至貫穿于整個大學時代乃至以后的人生#65377;大學生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追求高尚的人生理想,確立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明確自己的責任,堅持個人與社會的辯證統一#65377;在樹立或者培養自己的正確的人生觀#65380;價值觀的同時,大學生還要有意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65377;大學期間是大學生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此過程中,焦慮#65380;緊張#65380;痛苦#65380;失意#65380;憂傷#65380;孤獨等不正常心理會不時襲擊人的心靈#65377;而隨著改革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上各種不和諧的“雜音”也會給大學生帶來各種干擾#65377;面對種種不如意和誘惑,必須要保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65377;尤其是隨著高等教育由過去的所謂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隨著高等教育的市場化水平逐步提高,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方式由過去的國家統一分配轉變為面向市場自主就業,過去的“畢業即就業”的局面已經被打破,而在由勞動力市場來配置勞動力的過程中,必然需要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一些大學畢業生在就業競爭過程中也必然會面臨失敗#65377;這是市場經濟和市場就業的正常現象#65377;隨著高校畢業生突發性的超常規增長,大學生就業問題必須會更加突出#65377;對此,大學生必須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65377;
2. 完善的知識結構#65377;知識是構成才能的基本要素#65377;才能的大小,與掌握知識的多寡深淺和完善程度有著直接的聯系#65377;大學生既然是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是自己的天職#65377;面對知識更新的不斷加快,對大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即所謂點(指專業知識)要深,面(指知識面)要寬,線(指認識程度)要長#65377;同時,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和熟練運用知識的技能#65377;
3. 全面培養自己的能力#65377;知識是構成能力的基本要素,但知識并不等于就是能力#65377;在競爭日趨激烈#65380;壓力日見增大的當代社會,大學生在校期間除了掌握知識要點深#65380;面廣#65380;線長外,還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65377;如與人相處的藝術#65380;演說能力#65380;社交能力#65380;管理能力等#65377;大學生應主動參加學校的團組織#65380;學生會和各種學生社團,參與對學生的組織和管理,在服務同學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各種綜合能力;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通過走向社會,認識國情#65380;民情,培養自己觀察社會#65380;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等#65377;
三#65380; 調整“期望值”,善于把握就業機遇
人生除了自身的努力和本領之外,有時機遇也非常重要#65377;尤其是在就業競爭相當激烈的情況下,越是要注意把握就業機遇#65377;
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已進入向大眾化教育階段,家庭#65380;大學生本人對就業的期望值本該隨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多而逐步調整,但事實并非如此#65377;高薪#65380;大城市仍是大學生擇業的首選,他們對工資待遇#65380;工作環境#65380;福利條件等要求仍然頗高#65377;據湖南省社科院等單位組成的《關于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意向的調查研究》課題組對長沙的幾所大學進行的調研發現,絕大部分畢業生認為“經濟效益”和“發達地區#65380;大中城市”是確定自己就業目標的首要因素#65377;而他們的工資期望值相對于湖南的實際情況來看明顯偏高#65377;由于就業期望值偏高,或者說過高,雖然高校收到大量小城鎮#65380;邊遠地區和基層單位的就業需求信息,但畢業生對此并不怎么感興趣#65377;有關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高校畢業生在大中城市就業者占總數的80.8%,在縣鎮和農村就業者僅占19.2%#65377;大多來自農村的畢業生,都不愿回農村或基層單位就業#65377;據許多師范類的高等院校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來,到師范院校來要畢業生的信息很多,許多縣市的書記#65380;縣長#65380;教育局長親自來校要人,但愿意去的人極少,畢業生一聽說要到農村中學去任教,很少愿意當即簽訂協議,其中一些學生寧愿在大城市當“飄族”,也不愿回家鄉任教#65377;高校畢業生的期望值過高是造成目前中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有崗無人和有人無崗并存,無業可就和有業不就并存,高級藍領奇缺和畢業生就業難”三對突出矛盾的根源之一#65377;因此,大學畢業生一是要根據社會的客觀需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和自身的能力特長確定自己的求職策略,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要虛榮地講究什么“面子”#65380;“地位”,一味爭進大機關#65380;大城市#65380;大企業和經濟發達富裕地區#65377;要眼界向前,眼光向下,勇于到那些大量需要人才的非公有制單位和亟待開發的地區,施展自己的抱負,成就自己的事業#65377;
四#65380; 立志創業,以創業促進就業
創業是就業的有效途徑,高校畢業生要想就好業或者說到適應自己最理想的職業,就是創業#65377;立志并且主動創業既可有效地緩解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突出矛盾,又可減輕全社會的就業壓力#65377;
1. 樹立創業意識#65377;首先,應樹立創業的理想與信念#65377;只有有了創業理想,才能有創業的目標指向#65377;只有堅信理想能夠實現,才會鼓足勇氣,向創業實踐的目標發起持久的奮斗與追求#65377;而此后在創業的實踐中,如果創業目標能逐步得以實現,通往理想的道路就會變得越來越廣,創業的信念就愈加堅定#65377;因此,樹立創業理想,堅定創業信念,是進行創業實踐的前提和精神基礎#65377;其次,在學習中培養創業意識#65377;學習是長知識#65380;長智慧#65380;長才干的重要手段,掌握了豐富的知識與過硬的專業本領,個人的創業理想會更加易于確定,創業興趣會更加濃厚,創業信念會更加堅定#65377;實踐中許多大學生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里創業成功,就是最好的佐證#65377;第三,要在對社會的認識中培養創業意識#65377;在大學里獲取的知識是培養創業意識的基礎,但只有積極地#65380;自覺地將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正確認識社會的基礎上了解國家之所需#65380;社會之所需#65380;人民之所需,將自己置于整個社會來修煉與完善,才能真正培育出切合時代需要的創業意識#65377;
2. 全面培養創業能力#65377;由于每一個大學生的先天素質#65380;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經歷不同,他們所擁有的創業能力自然也會存在差異#65377;但創業能力具有可塑性,它是在知識的積累和創業的實踐中形成#65380;發展和提高的#65377;第一,在知識積累的過程中培養創業能力#65377;一是要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65377;在這個知識結構里,有一個主導性專業,有幾個輔助專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識結構;二是構筑寬厚的知識基礎:三是要在知識積累的過程中根據創業的需要,隨時對自己的知識進行檢測#65380;更新與補充#65377;第二,在集體生活中培養創業能力#65377;首先是培養自己的團隊意識,其次是有意培養自己的競爭觀念#65377;第三,在創業實踐中培養創業能力#65377;首先,應積極參加學校或外單位組織的各種類型的創業計劃競賽#65377;創業計劃競賽是以技術為背景的跨學科的團隊之間的綜合較量,是以市場經濟為背景的創業準備和推動知識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有益嘗試,它實際上是一項準實踐活動#65377;其次,要善于借鑒創業的典型經驗,借鑒創業成功人士的經驗,減少創業的盲目性,少走彎路#65377;
3. 陶冶堅強的個性品質#65377;在現代社會中,每一個人無論自己的背景如何#65380;性格怎樣,都可以創業,都有成功的機會#65377;但有些品性,卻是創業者必須的#65377;因此,當代大學生要想創業,還必須在培養自己的創業品性上做出努力的#65377;第一,獨立性#65377;自主創業首先要擺脫依賴性,真正做自己的主人#65377;這種獨立性首先表現為思想的獨立性,善于獨立思考#65377;其次是敢于展示自我,有強烈的自控能力,主宰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價值#65377;第二,好勝性#65377;對自己有信心,勇于競爭,勇于追求成功#65377;雖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不鼓勵人們逞強好勝,所謂“槍打出頭鳥”,但現代社會的創業者卻必須擁有這種品性,才能創業成功#65377;第三,求異性#65377;求異追求,是創業者積極進取#65380;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源泉#65377;由于競爭的激烈性#65380;服務對象的多樣性#65380;社會生活的豐富性#65380;社會變化的快速化,創業者必須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能迅速滿足人們求新#65380;求變的需求,才能創業成功#65377;第四,進取性#65377;對于創業者而言,只有積極進取,才能激發自身的潛能,才能抓住良機,才能除舊布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65377;“商場如戰場”,只有勇往直前#65380;永不滿足的人,才能不斷走向新的成功#65377;第五,堅韌性#65377;創業的道路充滿風險,它有成功,也有失敗#65377;在失敗面前,創業者必須要有堅忍不拔的品性,要有頑強的毅力,絕不喪失前進的信心和勇氣#65377;只有這樣,才能頂住種種壓力,排除各種干擾,才能有始有終,保證創業的最終成功#65377;適合創業的個性品性并非是先天的,而主要是在后天的實踐中陶冶訓練出來的#65377;大學生只要有意去鍛煉自己,就一定能擁有良好的有益于創業的個性品質#65377;
參考文獻:
[1]夏再興.中國“教育過度”問題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27.
[2]部分國家人力資源發展水平[N].中國教育報,2003-2-22.
[3]新華網(http://www.edu.cn).2006-4-30.
責任編輯宋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