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化巨頭登陸中國
日前,著名的ARMHAMMER消費品及專業護理產品品牌擁有者和制造商一美國切遲一杜威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其在中國的第一個代表處在廣州成立。這意味著切遲一杜威公司在收購了寶潔旗下的佳潔士電動牙刷業務,聯合利華部分口腔護理業務之后正式進軍中國。切遲一杜威在中國業務的開展首先是延續寶潔的佳潔士電動牙刷業務。今后五年內,切遲一杜威將把其自有品牌引入中國.將有更多的產品在中國內地銷售。此前,切遲一杜威在中國并沒有開展業務,而收購佳潔士電動牙刷為其在亞洲市場提供了一個平臺,使其可以借道寶潔的渠道進入中國市場。業內人士認為,以洗滌、清潔護理用品見長的切遲一杜威公司進入中國之后.將使本已經競爭激烈的中國日化市場更加趨于白熱化。與此同時,立白、浪奇、納爰斯等本土日化企業的生存將日益艱難。
高盛低價收購雙匯
近日,雙匯發展發布公告稱,其第二大股東漯河海字投資有限公司所持有的25%的雙匯股權,已作價人民幣5.62億元出售給美國高盛集團的控股子公司羅特克斯。由于此前羅特克斯已經以20.1億元的代價購得雙匯發展的母公司雙匯實業集團100%的股權,因此,算上雙匯集團在雙匯發展35 72籠的股權,高盛實際上僅花了不到26億元就實現了對雙匯發展的絕對控制。雙匯集團目前主要業務為肉類加工,具備年屠宰生豬1500萬頭、年銷售冷鮮肉及肉制品200多萬噸的生產能力,總資產60多億元,2005年的銷售收入達到201億元。參股雨潤和控制雙匯.使得高盛成為國內肉類加工市場上的“巨無霸”。不過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前三大肉類加工企業僅占全國總市場份額的3.7%,因此尚不必擔心高盛控股雙匯后形成壟斷。
老年用品市場期待分羹
隨著我國老齡人口的日漸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專門為老年人消費服務的“銀發經濟”應運而生。中國老年人用品市場目前有3000億元的市場份額,“銀發經濟”給從事老年用品生產的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調查顯示,目前國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1.45乙,占總人口的11%,而且以后每年將以3.3%的速度增加,老年用品消費已經出現了龐大的市場需求。專家預計,到2020年,中國老年人用品市場份額將上升至2萬億元,從目前市場反饋情況看,老年人對旅游市場需求最大,其次是老年保健食品、飲品。中老年醫藥,醫療保健器械。生活日用品及老年娛樂用品等。
剝離手機業務海爾專注白電
近日,海爾電器以4 2億港元的價格向青島海爾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其移動手機業務,以專注發展其白色家電業務。這一決定緣于海爾電器對手機業務未來一段時間的悲觀預期。2006年,國產手機商無不面臨洋品牌主導手機市場、設備廠商不斷崛起的兩難困境。中國手機市場在可預見的將來競爭將更加激烈,而調配資源以生產具有競爭力的第三代(3G)無線手機系列無疑是國產手機商的唯一出路。最新發布的海爾電器2005年年報顯示.其手機業務再度虧損。此次海爾電器將手機業務悉數賣掉后,公司業務僅剩盈利能力較強的洗衣機業務,從財務上可以做到扭虧為盈.海爾集團也有意通過這一操作徹底加強海爾電器的白電旗艦地位。
中國對外并購掀第四次熱潮
波士頓咨詢公司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正在全球掀起第四次海外并購熱潮。報告顯示,到目前為止,中國企業的大宗海外并購案數量較少,平均交易額1.8億~2.9億美元,交易量超過10億美元的并購案只有四宗。中國企業目前掀起的并購熱潮主要始于2001年年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際。礦業。能源以及科技與通信成為最熱門的并購行業。該報告認為,與西方競爭者相比.中國收購者要贏得并購戰役將更為困難,其中潛在原因往往是政治。盡管一些中國企業在最近的海外并購中失利,但是對外并購已成為中國企業的發展趨勢,并且會越來越強勁,該報告建議中國企業在進行海外收購過程中制訂清晰的全球戰略,對知識產權、勞工法和環境標準等事項給予高度重視,以避免遭遇“意想不到的破壞”。
長虹沖擊3C市場
近日,長虹發布財報顯示.2005年,長虹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0.61億元,同比增長30.53%,主營業務利潤24.09億元,實現凈利潤2,85億元,同比增長107.74%。在中國電子行業2005年整體發展放緩、利潤普遍下滑的情況下,107.74%的凈利潤增長率.使長虹再次成為中國家電行業的亮點。近兩年,長虹一直按照其”三坐標戰略構想調整:產業鏈方向長虹從彩電整機制造切入上游關鍵部件;在產業形態方向,切入IT,通訊領域加速發展信息家電:在商業模式方向,從整機提供發展到服務、內容提供。長虹在以3c融合為特征的新興業務領域已找到強勁支點.正在從本質上擺脫多年來“命系彩電”的單一模式。為了配合其新戰略。長虹近日更換LOGO為“c”,代表了長虹面向3C融合“快樂創造c生活”的品牌新主張。
(編輯:趙曉萌 袁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