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雖然日益健全,但單店的利潤卻日趨微薄,當公司決策層為解決這個矛盾苦尋對策的時候,阿杰通過系統輔導店面核心職員,通過投資與回報預、核算,單品、單日、單人的策略競爭,使下轄多個店面猶如一個個富有活力的小公司,績效迅速成長,引起了公司高度關注。一個決定隨之出臺:讓每個店面運作公司化,給他一塊更大的市場去立標桿。“又來了一根救命稻草”,對阿杰這位新上司,S省公司各部門主管并沒抱太大期望。兩年“犧牲”3位經理,屢戰屢敗的經歷,使團隊意志消磨殆盡。
“財務、銷售、倉庫3年內的報表和所有人事檔案,8小時內送到我的辦公室。”
“銷售部,這是30天一線店員銷售競賽計劃,每天、每店、每人的銷量與去年同期對比數據次日9點發我郵箱。”
本著市場穩定的原則,阿杰布置完當月工作,然后一頭扎進了對各項數據的研讀中。當一張張數據報表在電腦上歸納整理出來后,S省每個單店、單人、單項的收支情況變得明晰起來。

通過單店投資與回報分析表(表1),在綜合數據分析欄中,維護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形象店、利潤率15%~20%的利潤店、利潤率在8%~14%的銷量店、利潤率在3%~7%的“敢死隊”店,以及利潤率在2%以下的“絕死隊”店,被一一區隔出來。
在基礎信息欄中,是需要階段性提升平均客單價,打造單店品牌形象與利潤,或是需要適時調低平均客單價以激發銷量,各系列貨品的供配政策制定有了明確的方向,每平方米均攤零售額如何提升,銷售面積應當壓縮還是擴大,與每個銷售人員、主管的績效掛鉤,阿杰也有了大體輪廓。
在當月費用支出欄中,哪些項目需要壓縮,哪些資源需調配,以及銷售人員的升降、獎罰、去留、調轉,都有了依據。
告訴我你的心愿
這是阿杰上任一個月后的一次中層例會。
阿杰掃視了一圈,笑了笑說:“各位,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吧。我很想了解一下諸位近3個月的最大心愿,比如說你想得到一輛摩托車、一套化妝品。可以嗎?”
氣氛開始變得寬松:“我喜歡公司595型號的那款服裝”、“我想去游一次西湖”、“我沒坐過飛機,不知道滋味如何”……
“好,大家的心愿我都記下來了,每個一線銷售人員的愿望3日內請大家反饋到行政部。3個月內,公司會幫助一些同事實現這些愿望。現在開始布置和各位的愿望緊密關聯的工作:這是一份即將推廣實施的《常規期個人自我考量表》(表2),以此為依據,全員進行3個月銷售競賽。各位留意,銷售績效可是各位達成愿望的鈔票呀!”

《常規期個人自我考量表》讓一線銷售人員清晰了每天服務過的新老顧客、成交率,每個月的總體目標、當天的分解目標與實際達成的銷量、數量逐一對比,有利于分析出自己銷售上的成功與不足,自我管理、自我要求,不斷提升對顧客的分類跟進能力和服務水平。
像賣鮮奶一樣賣服裝
轉眼阿杰上任3個月了,隨著績效考核與薪資激勵同步實施,銷售團隊的活力已經被激發起來,通過抓單店,單日、單人、單項支出的質量提升,銷售人員都在為各自的銷售目標努力,銷售曲線日漸爬升,而行政部已著手落實達標員工的愿望。
“每個店的庫存超標還是很嚴重,另外沒達標的員工如何提升?”老總在對阿杰的工作表示滿意的同時,也沒忘了加碼。
“業績穩住了我會盡快落實這兩件事。”阿杰應道。
的確,同等銷量的公司直屬店面與客戶加盟店,庫存量差別可達2~4倍。雖然三令五申,但每次訂貨時直屬店唯恐分不到,卻很少想能銷掉多少,而幾個加盟店的老板十分看重貨品流速,像賣鮮奶一樣賣服裝,貨品的快速周轉有效帶動了資金周轉。
“所有貨品供配必須以銷售周期為核心,與每個銷售人員自身利益捆綁,根據每個店面平均客單價定向供配、適時調配。”阿杰開始實施相關計劃。
一個月后,一份提成方案讓銷售團隊炸了鍋:第一,以每個店面貨品配送時間和銷售時間為準,貨品到達店面后,銷售周期越短,每件貨品的個人提成越高;反之,銷售周期越長,提成就越低,甚至貨品會被調配至其他店面。第二,自即日起實施周薪制,財務人員負責教會銷售人員如何計算自己的薪金,每個人都要自己算收益,次周交財務核算、發放。
部分銷售人員雖有抱怨,但很快被多數人的行動帶動起來。大家開始精確計算個人收益,各店面人員向公司下訂單時,從過去的兩手空空變為攜帶店面存銷賬本,從過去閉眼提貨,變為明晰每個SKU的存量與預估銷量。
在一線店面,有了某款新品前三件售出者被公司重獎的標桿,店員們各個爭先,唯恐在細節上沒服務好顧客而跑單,店員主動上門為顧客服務的現象也開始呈現。
因勢利導,相關的產品和銷售實務培訓開展得非常順利。新老店員每周進行一次擂臺賽,新店員可以任選一款最難銷售的產品交由老店員講解,直到滿意;也可以自選拿手產品講解,在資深店員,主管面前與老店員對比講解效果。這種方法使培訓變成互訓,促使弱者變優,優者更優,一次次講解、碰撞使全員意識到,幫助顧客選擇產品,做好顧客的參謀,顧問,成交率會更高。
兩個月后,報表顯示每個店面庫存與銷售的比例由原先(7~8):1,調整到(3~5):1,個別店面達到了2.5:1。銷售團隊的潛能被充分激發出來,公司績效與個人收益同步提升。
我能為顧客做什么
阿杰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星期核心銷售日,都要參與一個店面的現場銷售,直接感知一線政策的準確度。

這天,在一家經銷商店面發現的一張顧客服務表(表3),讓阿杰心中一亮。試點、推廣一氣呵成,事實證明,這份把銷售單據與顧客意見調查綁定在一起的表格,起到了很好的管理效果。顧客意愿、服務水準,核心產品、個人績效等信息,通過這張表都可以采集到,匯總后的信息對市場價格控制、政策制定、薪金發放都可以起到精確制導作用,另外還可以根據公司需要變換調查內容。銷售主管們經常性地和銷售人員討論此表,不知不覺中每個人都成了一線的兼職市場部職員,目標鎖定更精確,服務當然更細膩,單人、單次服務成交率提升明顯。
總結
到了年底,S省的渠道已從健全走向健康,單店利潤通過服務增值一步步上揚,進入了良性軌道。公司決定在年度會議上推廣s省的經驗,阿杰接到總部通知,著手準備總結報告:
讓每個店面運作公司化,總結以往經驗,在整體格局上的操作綱要為:
·品牌化運作——訴求每個店面細節中顧客感受的舒適度,對晶牌知名度、美譽度、成交率、口碑都會事半功倍。這需要數據化分析,以《投資與回報分析表》為依據,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價值最大的地方。
·數據化分析——利用《投資與回報分析表》、《常規期個人自我考量表》、《顧客服務表》采集運作各環節數據,及時分析銷售、財務信息,有利于為過程管理打好基礎,在細節中開源節流。
·人性化策略——依托以上數據信息分析,明晰公司的運作空間,訂立符合全員利益的激勵政策。
·價值鏈檢查——公司決策者、各銷售支持部門、店面、銷售人員、顧客構成省級公司價值鏈,每個環節的利益合理性決定鏈條的堅固性,定時梭查、維護、激勵有利于上下同欲,提高績效。
在單店細節操作層面,舒適的服務是核心環節,操作綱要為:
·對抗式培訓——通過銷售人員優弱編組績效考核、新老捆綁培訓細節,多數銷售人員會很快明晰自身優劣,逐步改進。
·專業化經營——銷售目標,階段激勵、定向培訓、系統考核個人與店面,有利于全員在專營專注下提升績效。
·顧問型服務——建立友情,幫助顧客選擇我們的產品,在獲得銷量的同時獲得晶牌和利潤。
·點面狀銷售——終端攔截容易形成現場銷量,是基礎,通過顧客檔案分類進行“末梢跟進”、“終身攔截”服務,以點帶面形成二次銷售、多次銷售乃至群體銷售,是更有效的績效提升方式。
(編輯:林木zsj@cmm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