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突破”
7月29日上午,在福建晉江市羅山街道辦事處二樓會議廳,25名沃爾瑪晉江店的員工,選舉產生了工會委員會和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中華全國總工會(下稱全總)及多位省市工會領導到場,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由全總組織的“中央采訪團”亦見證了這一時刻。
7月31日,全總官方網站稱:“世界上最著名的零售連鎖企業沃爾瑪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工會組織……,(這)是我國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建會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
然而,沃爾瑪方面并無人與會。這不是因為他們不知情。
沃爾瑪中國總部公關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整個公司包括美國總部都知道這事情。”沃爾瑪全球總部在給《財經》雜志的書面答復中表示:“公司已獲悉少數1035店(即晉江店)雇員加入全總的消息,但尚未接到該組織的通知。”
沃爾瑪全球總部對《財經》記者稱,盡管公司方面對地方工會吸收會員的程序存有疑問,并將與有關當局了解相關細節,但“我們尊重員工在加入工會問題上的觀點,并遵守投資國法律……”
“這家工會的成立,不是沃爾瑪的一貫做法。”長期研究沃爾瑪的美國勞工問題專家、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教授尼爾森里克特斯坦對《財經》記者說,但1035店工會的成立,是美國沃爾瑪員工和全球工會組織樂見的一個話題。
康奈爾大學勞工教育研究主任凱特布羅芬布熱納則認為,在晉江店工會問題上,沃爾瑪反映出“罕見的寬容”。布氏認為,中國工人數量龐大,文化背景亦與西方完全不同;在這個新的領域,沃爾瑪很可能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中國研究跨國公司的專家對此事的觀點較為審慎。商務部國際經貿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教授認為,如果建立工會并非來自沃爾瑪中國的統一行動,而是個別分店的行為,目前尚難判斷公司在此問題上的實際態度。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跨國公司研究室研究員康榮平則表示,此事對其他外資企業的影響目前亦難斷言,“公司普遍會持觀望態度”。
作為全球跨國公司里最強硬的“反工會”代表,是什么令沃爾瑪此次表現出“罕見的寬容”?這個長期令各地總工會倍感頭疼的外資建會“釘子戶”,如何在晉江被實現了零的突破?晉江店工會的成立,又將對公司、雇員和工會組織產生怎樣的意義?
“攻堅”與“迂回”
對于全總而言,沃爾瑪晉江店工會的成立,意義顯然非同一般。
在晉江店工會成立大會上,全總副主席徐德明表示,沃爾瑪自1995年進入中國,已在30個城市設立了59家分店,員工超過3萬人,但一直沒有成立工會組織;“晉江店工會的成立,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是中國工運史上的一件大事,必將影響和推動沃爾瑪和其他外資企業組織建立工會的步伐。”
2004年以來,沃爾瑪作為外企建會工作“釘子戶”的形象,漸為外界所熟悉。當年10月,全總召開記者招待會,發布了一份名為《工會法執法調研情況匯總》的報告。報告直指“部分跨國公司在我國的企業無視我國法律,公開抵制組建工會”。沃爾瑪則作為一個典型被公開批評:沃爾瑪中國總部對深圳總工會主席上門避而不見;南京總工會被沃爾瑪一連拒絕了六次;為抗拒建會,沃爾瑪甚至放棄了進駐上海……
作為回應,全總提出了多種措施,包括將對“釘子戶”建檔、通過上級工會派員幫助企業組建工會,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在北京、河北、福建等地,則制訂了“籌備金制度”:未建會企業需繳納相當于工會費的費用,作為未來組建工會的籌備金;俟工會建立后,再按比例回撥給企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四十二條,“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經費”。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副教授許曉軍曾指出,一個企業可能只有部分員工加入工會,但要按全部員工工資的2%收取會費,這個規定往往讓資方難以接受。
美國勞聯產聯中國問題專家龔小夏比較指出,美國工會的經費均為會員交納,每年在幾百美元左右,而中國的工會經費則是由資方出。據龔介紹,晉江店工會成立前,沃爾瑪(中國)已拿出了相當于員工工資總額2%數量的資金,設為雇員經費。
對于全總的首次“正面進攻”,沃爾瑪采取了“迂回戰術”。
2004年11月初,沃爾瑪總裁李斯特(Lee Scott)向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捐款100萬美元,資助成立“中國零售研究中心”。他表示,沃爾瑪與自己的2.1萬中國員工之間“有直接的溝通渠道,不需要第三方的工會來擔任代表”。
而后,沃爾瑪(中國)在媒體上發表公開聲明,稱“如果員工要求成立工會,沃爾瑪(中國)會尊重他們的意見,并履行工會法所規定的責任和義務。”
此項聲明之后,全總與沃爾瑪的首次交手似告一段落。
紐約大學勞工教授安德魯洛斯對《財經》記者回憶說,沃爾瑪(中國)發表上述聲明后,海外多以為沃爾瑪中國工會組建在即,“關注勞工問題的人一直在等待。”然而兩年過去,沃爾瑪在中國的業務規模近乎翻倍,分店數量從35家增長到59家,全總與沃爾瑪的僵持似乎仍難破局。
沃爾瑪堅持表示,公司在全球都建立了諸如“草根會議”、“門戶開放”等制度。前者請第三方機構了解員工意見,后者則允許任何員工越級投訴。“我們也曾多次被權威媒體評為最佳雇主。”沃爾瑪(中國)稱。據全總負責人透露,目前中國外資企業建會率為25.9%。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內跨國公司專家指出,這個數字固然表明外資企業對建會不甚熱心,但另一方面,也說明“外資建會率低這個問題,在過去幾年并沒有顯得特別迫切。”
工會之敵?
這個令全總屢拔不能的“釘子戶”,亦是全球勞工組織眼中的“反工會”專家。在沃爾瑪1991年完成的一份“勞資關系與你”的內部報告里,開篇即申明了“沃爾瑪的哲學”:“沃爾瑪反對員工加入工會。任何以為公司在加入工會問題上態度中立的提法都是不正確的。”
自1976年創立至今,沃爾瑪一直保持著在美國國內絕不雇用工會成員的紀錄,這也成為其飽受抨擊的主要原因之一。2005年,喬治亞大學特里商學院做了一次模擬民意測驗,主題是“誰是美國最受憎恨的公司”,沃爾瑪以幾乎全票當選。
然而沃爾瑪的反工會“基因”,與其商業上的成功密不可分。康奈爾大學的布羅芬布熱納說,沃爾瑪的秘訣是薄利多銷,主要從兩個方面最大程度降低成本:一是不斷壓低供貨商價格,另一方面則盡可能利用制度上的一切漏洞,減少員工福利支出。“在法律學院可以開設一門沃爾瑪課程,專門研究這個公司如何‘違法’。”
美國勞聯產聯的龔小夏介紹,為了節省醫保支出,沃爾瑪鼓勵員工申請社會福利,乃至給員工開設課程,教他們怎么向政府申請,從而把諸如醫療保險這樣的成本轉移給納稅人。
“工會的存在,使得違反規定的行為面臨曝光和受到政府處罰的危險,有爭議的公司政策會很難實施。工會會為提高工資、維護權利等與資方交涉,這些同沃爾瑪控制成本的努力相左。”布氏指出。
經濟研究評論員阿龍布瑞爾對《財經》記者表示,美國沃爾瑪專門設有反工會分部。分店管理層一旦注意到工會有動員的跡象,即可撥打反工會部門的專線電話;兩天之內,這家分店便由反工會部門接管,隨即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來扼殺工會的動員。
據龔小夏估計,美國資方每年用于反對工會的投入在140億美元以上。事實上,美國的強勢工會往往存在于壟斷性較強的領域,如汽車和飛機制造業。隨著美國汽車業競爭力逐年下降,削弱工會的呼聲不絕于耳。
外資建會拐點
沃爾瑪幾十年成功抵制工會的紀錄,使得晉江店工會的成立分外引人矚目。但如果放之于一個更大的背景下觀察,沃爾瑪建會難題在此時獲得突破,也許并沒有太多懸念。
記者隨機查閱了一些地方總工會網站,發現自今年3月以來,全國陸續掀起一場外資建會率達標熱潮。進入7月,各外資集中地區的地方工會,亦展開了對上半年工作的總結匯報。
就在沃爾瑪晉江店工會成立之前兩周,另一家全球500強連鎖巨頭——德國麥德龍深圳羅湖商場的工會正式組建成立。廣州市總工會則在7月25日的上半年工作報告會上指出,目前在穗投資開業的122家“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70家建立了工會組織。
據各地總工會網站公布的信息,今年3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關于我國沿海地區外資企業中不穩定因素的情況分析和對策建議》上作出批示,指出“要從完善法律法規,健全勞資關系協調機制,加強外資企業黨建和工會建設等方面做好工作,化解矛盾,確保企業和社會的穩定。”
3月16日,全總下發通知,要求學習胡錦濤講話;并提出2006年底全國外資建會率應達到60%以上、2007年底要達到80%以上。3月末,全國工會推進外商投資企業工會組建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提出“各級工會特別是外商投資企業比較集中地區的省級工會,要把推進外商投資企業工會組建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
7月中,全國部分城市工會主席座談會在福建泉州召開,福州、青島、昆明、武漢、深圳、濟南、南京、杭州、沈陽、泉州及晉江市總工會負責人等參加會議。據《泉州晚報》報道,全總副主席徐德明在會上說,“泉州市總工會是全國工會的一面旗幟。希望在更高水平的起點上,創新工作經驗,推進工會工作,特別是消除外資企業工會組建空白點上取得新突破。”
8月2日,沃爾瑪晉江店公司事務部經理王韶凱對《財經》記者表示,泉州市總工會在7月初曾多次前來沃爾瑪溝通,并于7月28日在晉江店門前設攤,向員工贈送茶餅、毛巾、蜂蜜等禮品。隨附的入會邀請函稱,將于次日早9點召開沃爾瑪晉江店第一屆工會成立大會。
在沃爾瑪晉江店“突破”之前,泉州外商投資企業的建會率和職工入會率,便均已在90%以上,被視為“全國外資建會工作的標兵”。某種意義上,沃爾瑪建工會,是泉州總工會最理想的收官步驟。
開局之后
沃爾瑪晉江店工會成立,固然有頗不尋常的開端,當事各方接下來的行動更值得關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外資企業應當積極支持本企業工會的工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規定,為工會組織提供必要的房屋和設備,用于辦公、會議、舉辦職工集體福利、文化、體育事業。外資企業每月按照企業職工實發工資總額的2%撥繳工會經費,由本企業工會依照中華全國總工會制定的有關工會經費管理辦法使用。”
沃爾瑪是否將按中國的相關法規,為晉江店工會提供上述支持,目前尚不得而知。對于工會成立后對美國在華投資企業的影響,美國中國商會表示,將首先與會員企業交流,再予以評論。
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葛順奇教授認為,該工會的成立,一方面意味著跨國公司遵守投資國法律,是一個多贏之舉;另一方面,在考慮勞資關系時,應更看重能否實際增進“工人權益”,而不應簡單以有無工會作為標準。
康奈爾大學勞工教育研究主任布羅芬布熱納認為,沃爾瑪晉江店工會究竟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力,“取決于工會有多大的獨立性”。美國勞工問題專家里克特斯坦則表示,中國零售業工人的工資相當于制造業的兩倍,所以需要維權的更多是制造業工人。
記者在晉江采訪時,沃爾瑪晉江店公司事務部經理王韶凱表示,公司從包括員工在內的多個渠道了解到,泉州市總工會采用以現金激勵的方式促使工人加入工會。沃爾瑪(中國)公關事務總監董玉國則向《財經》記者稱,晉江店不會因為工會原因而關店,但成立工會應是工人的自愿行為。
7月31日,有匿名人士在百度網站貼出一則題為“晉江店成立工會真相”的帖子,指稱“加入工會的前25名(員工)可每人領取4000元”,“組建工會后每人再領取6000元,以后每人每月可領取300元的活動經費”。
對此,全總新聞中心倪處長稱“不了解,需要向業務部門溝通”。一位全總法律工作部人士認為,“沒必要(這樣做)。因為工會是個群眾組織,職工都迫切希望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