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把安全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理念納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以人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為本,科學發展首先要安全發展,和諧社會首先要關愛生命。安全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必須以安全為前提和保障。
我局是履行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的職能部門,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始終圍繞安全生產,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基本方針,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全面分析當前我市安全生產狀況,既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工作上的難度,更要看到工作上的有利條件。認真研究和分析新形勢下安全生產工作的新特點、新情況和新要求,立足當前,堅定信心,緊緊抓住影響安全生產穩定好轉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采取強有力措施,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全市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為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安全保障。在工作舉措上著力“四個推進”,實現“四個提高”。
著力推進全社會安全責任的落實,進一步提高安全責任意識
依法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通過加強監管和行政執法,指導和督促廣大企業全面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按有關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管理人員,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把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車間、班組和崗位。督促各類企業自覺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彌補安全欠賬,提高企業安全保障能力。加強對企業各類從業人員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培訓,對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高危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沒有安全資格證的,一律按有關規定從嚴處罰。在處理重特大事故中,首先依法追究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依法落實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安全生產涉及面廣,需要各部門、各方面通力合作。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部門和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都要落實和履行安全監管職責。綜合監管部門要認真對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并督促其他有關部門依照《安全生產法》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針對當前一些安全監管部門責任落實不夠的情況,加強協調和監管,促進“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監督參與、社會廣泛支持”工作格局的形成。
進一步落實各級政府的安全責任。以法治鎮江建設和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為載體,督促各級政府進一步落實安全責任。繼續完善安全生產控制指標體系,加大考核力度,形成強有力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督查,進一步強化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及時研究和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確保安全發展。
著力推進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安全意識
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宣傳力度。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利用電視、報刊、雜志等多種媒介,采取知識競賽、安全講座、動漫宣傳等多種形式,努力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認真組織好安全宣傳月的活動,積極配合工會、共青團等組織開展“安康杯”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增強全社會安全生產法制意識、責任意識和防范意識。
建立健全全市安全生產培訓考核體系,依法抓好安全培訓工作。一是按照教考分離的原則,指導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設立安全培訓考核機構,形成全市安全培訓考核工作網絡。二是著力提高安全培訓師資的素質,全面提高安全培訓的質量。三是全面開展各類安全培訓工作。重點組織好各轄市區、鄉鎮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的安全知識培訓以及安全生產執法人員培訓工作,在豐富培訓內容、提高培訓質量上有所創新。指導和監督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及安全培訓機構師資的培訓工作。
搞好職工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提高全社會安全生產意識。認真開展職工安全生產知識培訓。一是制定落實培訓任務和目標;二是制訂培訓和考核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三是培養一支職工培訓師資隊伍,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四是落實分級培訓責任,著力提高全社會安全意識。
著力推進安全生產監管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安全監管水平
繼續完善安全監管機構網絡。在市、縣兩級監管機構基本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四級網絡建設,力爭在2006年全市形成較為完善的“三級機構四級網絡”安全生產監管體系,把安全監管觸角延伸到行政村和社區。
切實加強監管隊伍自身建設。一抓業務能力。加強對安監干部的業務知識培訓,提高安監干部綜合業務素質。二抓工作作風。大力倡導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提倡摸實情、辦實事、求實效,規范監管工作程序,做到依法辦事。三抓思想建設。把隊伍思想建設放到重要的位置,大力倡導安監隊伍熱愛事業、忠于職守的敬業精神,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的奉獻精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工作。根據《江蘇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加快推進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認真落實《鎮江市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生產安全事故預案,搞好應急預案的修訂和演練。加快建設市、縣兩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搞好事故處置專家組建設和專業應急隊伍建設,提高處置各類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能力。
著力推進各項安全監管措施的落實,進一步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進一步加強基礎性工作。一是規范工作程序。切實加強各級安監機關內部制度規章建設,規范工作流程和程序,確保合理、合法和高效地完成各項監管任務。并根據國家和省里有關條例、辦法,細化和制定系統內的一些具體實施辦法,通過建章立制,在全市各級安監部門中形成規范化、程序化的工作機制。二是落實工作責任。建立安全監管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機制。在往年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考核內容,強化考核措施,加大考核力度。三是提高監管效率。指導各級安監部門抓好轄區內有關安全狀況調查摸底工作,掌握本地區企業的安全狀況,建立動態管理數據庫,為加強監管,有效防范事故提供前提條件。
切實強化日常安全監管。一是加強安全檢查和督查。重點抓好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和使用單位、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單位、礦山特別是地下礦山的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對限期整改或停業整頓后仍達不到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企業,提請政府堅決予以關閉。二是切實抓好安全生產許可證工作。按照國家有關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的要求,嚴格準入條件,依法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確保在2006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危化品和礦山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審查發放工作,合格生產企業發證率達到100%。三是依法查處各類事故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強生產安全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事故的行政責任追究,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追究事故直接責任人員和有關部門人員的責任,及時辦理結案。加大對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對無證生產經營和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單位和個人,提請地方政府堅決予以關閉。
不斷深化各項工作措施。一是繼續深化道路與水上交通、消防、危險化學品、礦山和建筑等行業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在專項整治中做到專項整治與安全投入、專項整治與隱患整改、專項整治與安全評估、專項整治與重點防范四個相結合。繼續采取公布掛牌、督辦整改安全隱患的措施,由市安委會公布一批全市工礦企業、重大道路交通和火災隱患,并做好相關督查工作,確保整改工作取得實效。二是切實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管理。嚴格安全評價和培訓機構的資質管理和日常監督管理,嚴格申報條件和審批程序,切實把好中介機構的條件準入關,全面規范安全生產培訓機構管理工作。三是加強綜合監管。在抓好工礦企業等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監管的同時,按照綜合協調管理的要求,協調配合有關部門共同做好道路和水上交通、消防、建筑等行業綜合監管。
努力創新安全監管手段。一是在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管理上要有新的突破。建立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管理信息平臺,摸清底數,建立市、區兩級重大危險源數據庫,盡快形成全市重大危險源登記、監控、管理網絡,實施動態、分級管理,堅決防止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二是在“三同時”工作的落實上要有新的突破。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和國家發改委、原國家安監局《關于加強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建立落實“三同時”工作制度。我們將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訂“三同時”工作的實施辦法,對“三同時”工作實行分級管理。三是在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的推進上要有新的突破。在抓好危險化學安全質量標準化試點的基礎上,及時總結試點經驗,推動其他行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的開展。著重抓好礦山、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領域的安全質量標準化實施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和考核標準,規范企業各項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當前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責任,做到思想認識上警鐘長鳴,制度保證上嚴密有效,技術支撐上堅強有力,監督檢查上嚴格細致,事故處理上嚴肅認真。要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法制建設,抓好重點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加大安全生產的治本力度,大力建設安全文化,盡快實現安全生產狀況的進一步好轉,為構建和諧社會、推進我市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作者系鎮江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金山雜志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