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少年兒童的成長,這是一個永恒的社會話題。因為少年兒童是人類的春天、祖國的未來、新世界的主人。
眼下,各地都在深入探索大力加強未成年人素質教育的新舉措。我認為,與時俱進地思考,素質教育需要深入人性的東西,而這就需要發揮文學作品,特別是少兒文學作品的特定作用。大量事例表明,少年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優秀文學作品的滋養和熏陶。
基于這樣的理解,鎮江市文聯會同鎮江市教育局,在中國鎮江首屆紅領巾文化藝術節期間,精心策劃和組織了少兒文學創作征文活動,讓少年兒童圍繞自己的生活心態、生存狀態和生長情態,以童話、日記、詩歌、散文等喜愛的文學樣式,自己命題進行創作。短短四十幾天,就收到了鎮江許多學校和外省市一些學校孩子們的作品達一萬多篇。呼應之熱烈,是對活動意義的最好肯定。
毋庸置疑,改革開放為古老的華夏文明提供了新的機會、新的挑戰。當今的少年兒童置身于中外文化文明的碰撞、融合、滲透、吸引的偉大轉折期。全新的、復雜的生活環境悄悄地熔鑄著新時期少年兒童的心理和思想行為。翻開一篇篇孩子們的作品,你會情不自禁地被他們以稚嫩的筆所表述的內心、對存在的認知和抒發的情感打動心靈。通過對少年兒童在現代社會條件下歡樂和煩惱、追求和困惑、夢想和失落的進一步了解,無疑將觸發我們對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素質教育方面諸多問題視角上的變化、切入點的調整,從而拿出更好的辦法,收到更大的效果。
愿我們保持童心,持之以恒,以高度的責任感和飽滿的激情,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家庭文化、社區文化和社會文化建設,為少年兒童的成長創造出更加健康的、向上的、溫馨的人文環境。
(作者系中共鎮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