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曉風:讓更多的中國出版物走出去
如何讓更多的出版物走出去,桂曉風說,要由高層領導牽頭,超越部門互不通氣,分散作業的體制,調整資源配置,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比較研究國內外同業情況的基礎上,制定文化對外發展戰略,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分段分類抓落實。不能簡單地把已有的國內出版物轉換成為外銷出版物,要專門組織策劃,堅持質量第一,精心打造外向型出版物。要支持具備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到境外辦報辦刊辦社,建立獨資或合資的發行企業和專業書店。國家對于重點單位和重點項目,要在立項審批、貸款、利率、稅率和人才待遇方面給與政策優惠。
聶震寧:關注農村圖書“荒漠化”
農村圖書市場正在萎縮,正在出現“荒漠化”趨勢,需要引起高度關注,盡快予以解決,聶震寧在討論中,建議國家要從四方面支持農村圖書發行:一是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建立農村圖書發行網點建設專項資金。二是國家建立“三農讀物”出版專項資金,組織編寫農村版圖書。三是國家要制定農村出版物銷售網點建設規劃,落實資金,落實政策。四是服務要創新,通過創建讀者俱樂部、送書下鄉等方式,拓展服務領域。
朱永斫:倡議設立“國家閱讀節”
全國政協常委、江蘇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在小組發言時倡議設立“國家閱讀節”,引起前來參加討論的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和廣泛關注。
前年的全國政協會議,朱永新常委遞交了關于設立“國家閱讀節”的提案,有關部門答復“原則上國家不再設立什么節了”。朱永新認為,“一個不讀書的社會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一個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是病態的社會,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創造力貧乏的民族,一個創造力貧乏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因此,今年他再次呼吁設立“國家閱讀節”。
席殊:將2007年定為“全民閱讀年”
我國國民中出現的日益嚴重的“閱讀危機”引起了兩會代表委員的關注。全國政協委員席殊就此提出建議:將2007年定為“全民閱讀年”。
席殊說,“閱讀危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面臨的巨大危機之一,一個國家有多少人在看書,看哪些書,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我們應該以政府之力推動全民閱讀運動,通過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讀書活動,激發全民的閱讀興趣。
池莉:呼吁修訂《著作權法》
全國人大代表、著名作家池莉呼吁修訂《著作權法》。她在座談發言時表示,身為作家,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否得到應有的保護。我國《著作權法》是2001年修訂的,距今又過了五年,其中的一些內容與當前社會生活對法律的要求有差距,亟待有關部門進行認真修訂,以更好地維護作家權益,推動文化事業的進步。
呂雷:打擊盜版要從孩子抓起
在廣東代表團分組審議“兩高”報告,談及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時,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作協副主席呂雷提出:打擊盜版要從孩子抓起。呂雷說“保護知識產權,也要在社會上樹立一種正確的榮辱觀,要讓孩子就有一種侵權可恥、誠信為榮的榮辱意識。保護知識產權,要從倡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榮辱觀開始。”
段惠軍:制止黨政機關違法違規發行圖書
據有關人士估計,我國每年從黨政機關這一渠道發行的圖書超過70億碼洋。黨政機關發行圖書,嚴重違反了國家有關圖書發行的政策法規,不僅破壞了正常的發行秩序,還助長了不正之風,有損于國家機關形象。對此,段惠軍委員建議,應高度重視黨政機關違法違規發行圖書問題,紀檢監察部門一旦發現問題,應嚴肅處理。
沈仁干:建議為版權代理設定從業資格
目前版權代理人資格放開了,沒有門檻,誰都代理版權,部分版權代理機構打著代理版權的旗號,卻干著損害作者權利的事。針對我國版權代理的無序狀態,政協委員、國家版權局原副局長沈仁干認為,版權代理涉及到科技、文化、法律以及國家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識,非常復雜,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因此,建議國家應該為版權代理設定從業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