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書刊消費市場的重要群體之一,此行我們走訪了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北京郵電大學等共10所校園書店或鄰近書店。調查的高校書店均在學院路(北京高校的中心)。這個調查旨在了解高校書店的優勢、高校書店的發展空間以及大學生對高校書店的滿意程度。
書店共同特征
●環境優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這類書店以中小型為主,基本面積在100~150平方米之間,大型書店較少;店內圖書專業性強,書店多以各高校出版社的教材為主,配以少量其他品種的圖書。它不僅運轉靈活、管理方便,也便于讀者尋找圖書。
在大學生圖書消費調查資料中,對于讀者購買這一項,讀者選擇大型書城占33%,附近小書店占26%,校園零散的攤點占17%。考慮交通、路費等因素,高校書店離學習、居住的場所較近,就近購買大大節省消費者的時間和精力,因此頗受高校師生青睞。
●“特色”有待改進
幾乎所有的書店都自稱有特色,可是他們的特色集中在專營高校教材教輔,眾家經營相同主題,從而弱化了他們所謂的“特色”。
此外,高校書店的服務有待提高。傳統的熱情周到固然很重要,但還需要管理者思維的創新。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大學書店與考研班、托福、雅思報名掛鉤,如北師大宏途書屋。除此之外,大學書店是否也能經營些相關的日用品,如圓珠筆、記事本、光盤、飲料等,方便讀者的緊急需求。人性化的服務能夠博得讀者對書店的好感與信任。清華教學參考書服務部在有限的條件下,為讀者提供舒適的環境,如提供座椅。
●校內圖書的宣傳方式單一
高校內書店宣傳方式較為單一,多以打折、張貼海報為主,沒有過多花哨的宣傳手段。普遍建立會員制,運用積分入會、押金人會、會員折扣等方式抓住讀者。國有書店與民營書店也有差異:新華書店宣傳手段單一,打折優惠較少;民營書店宣傳廣告較多,打折優惠較普遍。
美發店可以贊助學生晚會,酒吧可以贊助演唱會,但大學書店似乎與高校活動聯系較少。大學書店如能贊助高校開展一些文化活動,如撰寫書評、演講比賽,宣傳效果一定也不錯。
每個學期的開學之初,是學生購書的高峰期。在這個時期宣傳書店是個很好的方式。書店舉辦對新生購書優惠、積分、打折、寢室書卡等活動,可以吸引很多的讀者,同時擴大書店的知名度。
趨勢
●科技手段普遍運用
調查資料顯示,高校書店內普遍設有檢索系統。由于書店規模小,書柜多以環形、隊列形排列,書柜上貼有書標,圖書分類明確。圖書檢索系統使用率不高。
利用科技手段銷售是現代圖書營銷的一種趨勢,10所書店擁有獨立網站的有5所,網上營運有待大規模展開。北京郵電大學的北郵書屋鏈接在中國信息通信圖書網(www.ictbook.com),在北京實行連鎖經營,在昌平校區、華北電力大學等都設有書屋和讀者服務部。外研書店(www.fltrpstore.com),熱點新聞和圖書推薦清晰;新華書店(www.ts180.com.cn),網站鏈接著眾多分店;清華大學出版社書店(www.tup.com.cn),部分圖書可供下載,設有特價圖書區。學品書店(www.xuepinbook.com),開展網上郵購業務。
在大學生圖書消費的調查資料中,圖書信息的來源:同學朋友介紹占23%,經常逛書店關注占22%,上網占21%,這三項是大學生獲取圖書信息的主要途徑。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通過網絡訂購新書,是網絡書業營銷的成熟做法。
讀者心聲
●高校書店圖書種類少
高校書店的圖書種類多局限于教材、教輔、專業圖書,9家書店中擁有學習類圖書以外圖書的書店僅2家,而實際上大學生對書種的要求比商家想象的要高。雖然在大學生常購買的書種里學習類(包括教材及專業參考類、實用技術類等)占24%,居首位,但文學、暢銷、勵志等類別的書加起來占45%,大大高于學習類圖書。
從大學生購書目的看,學習考試參考占26%;自我滿足,陶冶情操占30%,這類書主要是一些文學、勵志類書籍;消遣娛樂占19%,這類書多為生活類的書報、雜志。如何更好地滿足讀者需求,是擺在高校書店面前的一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