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交易占據德國舊書市場份額1/4
近日,歐洲的在線舊書店Abebooks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公布了他們合作進行的2005年度德國的在線舊書市場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德國讀者尤其喜歡在互聯網上購買專業書籍和實用類圖書,1/4的舊書交易都是通過在線實現的。
從幾年前開始,Abebooks就一直致力于有關在線舊書市場狀況的調查和研究。2005年Abebooks的銷售額達7億歐元。這個最新調查針對的是德語國家的讀者網上購書的習慣和偏好。根據這項調查,網上購書的讀者普遍擁有較高的教育程度(其中45%的人受過高等教育),他們購買力強,并且經常讀書。調查還發現,傳統書店的忠誠顧客也會經常在網上購書,并且購書量與在傳統書店購書量差不多,而典型的在線購書的顧客卻很少走進傳統書店買書,如果他們在傳統書店買書的話,他們中的70%也偏向于去街角的小書店,而不會選擇大書店。
此次調查證明,舊書交易越來越多地在網上進行。三年前還只有1/7的舊書是在線售出,現在已經增長到四分之一。在線交易的便利性和高效率也使更多讀者看好這一購書渠道。
由于德國圖書價格通常很高一尤其是專業書籍和實用類圖書一一很多讀者都會通過各種渠道試圖買到用過的舊書。
(趙振勇)
第十六屆德國“書市論壇”讀者倍受關注
第十六屆德國“書市論壇”將于2006年4月5日在慕尼黑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書業的未來趨勢:我們睡過頭了?”本次論壇相對于歷屆論壇的一大亮點是:讀者作為圖書市場的終端客戶第一次真實地、直接地參與論壇的討論。
能夠系統性地從事圖書市場走向和趨勢研究的出版社可謂是鳳毛麟角。“書市論壇”正是試圖彌補這一空白。在本次論壇上介紹的都是具體的調查研究結果和相關建議,當然也少不了典型案例,最終目的是探討未來幾年書業的發展趨勢和走向。
這屆“書市論壇”上供討論的重要問題有:圖書市場上的力量對比有什么變化?讀者對圖書產品的要求有什么變化?與讀者的溝通和交流有什么變化?
本屆論壇總共有十三場講座和討論活動。從活動的題目來看,這次論壇很明顯著重于研究未來讀者及他們對圖書的期望與偏好,案例介紹是德國的亞馬遜網上書店的成功經驗,世界畫報出版集團出版的“世界畫報文集”系列成功的經驗介紹。論壇的最后還將探討互聯網對年輕讀者的影響及出版界的應對之策。
(趙振勇)
美國出版業從業人員收入調查
美國近期對該國出版業從業人員的薪金與其他收益的情況進行了每年一次的調查,調查報告顯示:15年來,這一行業的有些情況并未發生變化,例如,出版業仍主要集中在美國的東北部。除位居領導崗位的大多為男性外,從事這一職業的大多數人依然是婦女。
另外,15年來發生的一些變化為:職工對出版工作的信心遠不如以前。在10年前,75%以上的雇員滿意他們的工作,而今表示滿意的不超過50%。越來越多的雇員正計劃轉業,大多數從業人員并非對出版業一心一意。同其他行業相比,出版業的工資較低,多數從業人員對出版業前景不抱樂觀。
出版業一般雇員2004年的薪金比2003年略有增加,但他們并未因此感到高興。出版業職工的平均工資在2004年增加了4.9%,大多數人工資的增長幅度在3%到5.9%之間。男職工的情況比女職工好。
出版業的營業額于2004年增長了14.5%,而2003年為12.9%。預計在2006年和2007年,有29%的職工離開他們的公司,其中的10%是計劃改行,有5%是打算自己開店,有34%的職工希望在2007年留在他們的原崗位。
在2004年,美國出版業高層管理人員收入的增加除提高工資外,還采取紅利和股票贈與等形式。以巴諾公司(BarnesNoble)為例,其副總裁史蒂夫·里焦(Steve Riggio)2004年得到的紅利比2003年翻了一番。
(勞孟)
“書的至寶一日本與中國”特別展
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書的至寶一日本與中國”特別展于2月19日結束,會期35天。特別展具體展示中日兩國珍善本190種的發展史,參展讀者共有18.5萬人。3月13日~4月23日,“書的至寶一日本與中國”移師上海博物館舉行。
(大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