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把握我國示范縣(市)的科技進步情況,文章利用國家科技部于2005年組織的第三次全國市、縣、區科技進步考核收集到的數據,分析收集到有效數據的56個示范縣(市)在2003年~2004年的科技進步態勢。
關鍵詞:示范縣(市);科技進步;態勢分析
一、引言
本文利用國家科技部于2005年組織的第三次全國市、縣、區科技進步考核收集到的數據,分析收集到有效數據的56個示范縣(市)在2003年~2004年的科技進步態勢。分析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2003年與2004年科技進步態勢比較分析。分別計算56個示范縣(市)2003年和2004年在科技進步定量考核指標上的平均值,進行比較分析,了解示范縣(市)科技進步情況;二是示范縣(市)與全國通過考核縣(市)間科技進步水平上的差距分析。對全國979個通過考核的縣(市),按科技進步考核中的定量指標得分進行排序,將排名前20名縣(市)在各個考核指標上的平均值與979個通過考核的縣(市)的總平均值和示范縣(市)的平均值進行比較,分析示范縣(市)在全國范圍內處在何種水平。
二、示范縣(市)科技投入
1.示范縣(市)科技投入增長態勢分析。2004年,示范縣(市)科技投入明顯增加(表1),56個示范縣(市)本級科技三項費8.43億元,平均每個縣(市)1505.65萬元,增長28.43%。本級科技三項費用的快速增長使其占當年本級財政決算支出比例迅速提高,由2003年的1.57%提高到2004年的1.81%,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同時風險投資基金、科技發展基金和科普經費也快速增長,分別增長17.23%、17.43%和30.67%,說明示范縣(市)政府對科技工作越來越重視,政府財政科技投入越來越大。
在科技投入快速增長的同時,示范縣(市)專業技術人員數和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數也有所增加,2004年平均每個縣(市)擁有專業技術人員3.37萬人,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496.73人,分別增長9.06%和10.28%,說明示范縣(市)的科技實力有所增強。

2.示范縣(市)與通過考核縣(市)科技投入上的差距分析。分析表1中的數據發現,2003年前20名縣(市)的本級科技三項費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1.85倍和5.17倍,2004年分別是1.84倍和5.16倍。明顯看出示范、通過考核和前20名縣(市)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有縮小趨勢。同時,在本級科技三項費占當年本級財政決算支出比例上,依然是前20名、示范、通過考核梯次分布,但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相比2003年,示范縣(市)由2003年的1.57%提高到2004年的1.81%,增長幅度最大,說明示范縣(市)政府提高了對增加財政科技投入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加大科技投入。
在科普經費上,2003年前20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1.57倍和3.07倍;2004年分別是2.03倍和4.29倍。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差距非常大,而且呈拉大的趨勢,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在科技發展資金上,2003年,前20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1.86倍和2.88倍,2004年分別是1.50倍和2.34倍,示范縣(市)與前20名的差距在減小。
進行橫向比較發現(表1),不管是平均每個城市擁有的專業技術人員數,還是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數,示范、通過考核和前20名縣(市)間的差距均非常明顯,并且差距不斷加大。在平均每個城市擁有的專業技術人員數上,2003年前20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1.73倍和3.68倍,2004年分別是1.78倍和3.88倍;在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數上,2003年前20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1.81倍和2.99倍,2004年分別是1.81倍和3.11倍。可見,雖然示范、通過考核和前20名地區平均每個縣(市)擁有的專業技術人員數均在增長,但由于前20名地區對人才的吸引力更強,人才擁有量的增長速度更快,導致他們之間的差距在加大。示范和全國通過考核縣(市)在營造更好的環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方面還有許多工作可做。
三、示范縣(市)科技產出
1.示范縣(市)科技投入增長態勢分析,2004年,示范縣(市)科技產出水平明顯提高(表2),56個縣(市)申請專利1.64萬件,授權專利1萬件,平均每個縣(市)分別是293.63件和179.52件,分別增K 18.02%和17.06%,十萬人專利申請數和十萬人授權專利數分別達到50.98件和30.26件,示范縣(市)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專利戰略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2004年示范縣(市)年技術合同成交額也有所提高,56個示范縣(市)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44.56億元,平均每個縣(市)8 408.06萬元,增長3.71%,說明示范縣(市)中技術市場越來越活躍,利用技術市場調節和配置科技資源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2.示范縣(市)與通過考核縣(市)科技產出水平上的差距分析。在申請專利方面,示范、通過考核和前20名縣(市)在申請專利數和10萬人申請專利數上的差距均非常明顯。在專利申請總數上,2003年前20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1.65倍和6.31倍,2004年分別是1.89倍和6.84儕。住10萬人申請專利數上,2003年前20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1.65倍和6.31倍,2002年分別是1.89倍和6.84倍,可見示范、通過考核和前20名之間不僅差距比較大,而且還在加大。
在授權專利方面,在示范、通過考核和前20名縣(市)間進行橫向比較發現,在授權專利數上,2003年前20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1.94倍和6.64倍,2004年分別是1.82倍和6.72倍。在10萬人授權專利數上,2003年前20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2.20倍和6.08倍,2004年分別是1.9倍和6.08倍,可見他們之間的差距也都非常大,但示范與前20名之間差距有縮小的趨勢。
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上,2003年前20名縣(市)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3.34倍和9.03倍;2004年分別是3.04倍和7.68倍,他們之間的差距明顯,但在縮小,說明示范及通過考核縣(市)越來越重視利用技術市場調節和配置科技資源,技術市場越來越活躍。
四、示范縣(市)企業科技進步
1.示范縣(市)企業科技進步態勢分析。分析表3小的數據發現,2004年示范縣(市)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開發經費呈快速增長態勢,56個示范縣(市)技術開發總經費達到281.33億元,平均每個縣(市)5.02億元,增長44.66%。企業技術開發經費的快速增加使其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也明顯提高,由2003年的2.34%提高到2004年的2.45%。可見,示范縣(市)企業越來越重視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和采用高新技術,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2.示范縣(市)與通過考核縣(市)企業科技進步水平上的差距分析。分析表3中的數據發現,2003年前20名縣(市)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開發經費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2.85倍和8.97倍;2004年分別是2.85倍和8.87倍,他們之間的差距比較大,但示范縣(市)與前20名縣(市)保持同步增長。
五、示范縣(市)經濟發展
1.示范縣(市)經濟發展狀況分析。2004年,示范縣(市)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56個示范縣(市)的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和全員勞動生產率的總平均值分別為24 584.79元、1 925.24元和73 309.11元,分別增長18.34%、21.84%和12.22%,均呈兩位數增長(表4)。

2.示范縣(市)與通過考核縣(市)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差距分析。在示范、通過考核和前20名縣(市)間進行橫向比較發現,在各個經濟發展指標上的差距均比較大,而且在GDP和人均財政收入上的差距仍在加大。如在人均財政收入上,2003年前20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2.45倍和4.91倍,2004年分別是2.55倍和5.00倍,差距倍數在加大。
六、示范縣(市)社會發展
1.示范縣(市)社會發展狀況態勢分析。2004年,示范縣(市)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1 597.14和4 955.04元,分別增長13.45%和12.05%,人均郵電業務量呈快速增長態勢,增長了16.54%(表5),各項社會事業均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2.示范縣(市)與通過考核縣(市)社會發展水平上的差距分析。由表5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在社會發展各項指標上,仍然是前20名高于示范和通過考核地區。相比較而言,在萬人擁有醫護人員數上,示范、通過考核和前20名縣(市)間的差距比較小。而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2003年前20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1.23倍和1.64倍,2004年分別是1.25倍和1.67倍;在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上,2003年前20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1.27倍和1.78倍,2004年分別是1.27倍和1.78倍;可見,在這幾個指標上他們之間的差距比較大,而且沒有縮小的趨勢。在人均郵電業務量上,2003年前20名部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1.23倍和1.64倍,2004年分別是1.10倍和2.31倍,我們可以看出,在此項指標上,示范縣(市)與前20名縣(市)的差距并不大,說明示范縣(市)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
七、示范縣(市)高技術產業發展
1.示范縣(市)高技術產業發展狀況分析。2004年,示范地區中56個示范縣(市)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為1 058.74億元,平均每個縣(市)19.25億元,增長36.15%(表6)。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例由2003年21.58%提高到2004年的23.93%。由此可見,示范縣(市)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在經濟總量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
2.示范縣(市)與通過考核縣(市)高技術產業發展水平上的差距分析。對高技術產業增加值,2003年前20名分別是示范和通過考核的2.36倍和9.49倍;2004年分別是2.46倍和9.46倍,呈現出由前20名到示范到通過考核由高到低的梯次分布。在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例上,由于前20名縣(市)的工業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工業增加值比較大,示范、通過考核和前20名縣(市)間差距相對不大。
八、主要分析結論
1.示范縣(市)政府的科技投入快速增長。通過開展全國市、縣、區科技進步考核,示范縣(市)政府對加大財政科技投入越來越重視,本級科技三項費用快速增長。2003年到2004年,示范縣(市)的本級科技三項費占當年本級財政決算支出的比例增長很快。
2.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迅速增加。示范縣(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迅速提高,分別增長了18.02%和17.06%。且在授權專利上與前20名縣(市)的差距在減小。
3.技術合同成交額明顯提高。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技術市場越來越活躍,技術合同成交額明顯提高,示范區的技術合同成交額不斷增長,與前20名縣(市)之間的差距在減小。
4.企業技術開發經費投入越來越大。在政府增大科技投入的同時,示范縣(市)企業的技術開發經費也快速增長,增長了44.66%,與前20名縣(市)保持同步增長。
5.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示范縣(市)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36.15%,在經濟總量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但與前20名縣(市)相比,不僅存在差距,而且差距還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