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藥難,選藥更難。經銷商每年面對林林總總的招商信息,奔波于大大小小的招商會,在多如牛毛的藥品里挑選,真的很累。因為選定一個產品,對“財大氣粗”的大經銷商而言,可能是錦上添花,而對于眾多財力有限、正在發展的中小經銷商來說,更像是孤注一擲。那么,如何在鋪天蓋地的招商信息中,選出自己的“真命天子”呢?
把招商廣告看到“骨頭”里
形形色色的招商廣告讓人目不暇接,內容越來越煽情,版面越來越火爆,仿佛到處都是商機。經銷商在看招商信息時,絕不能憑感覺到處“碰”,首先自己要明確選擇的標準和方法,才能看透層層迷霧。
看招商信息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看“外表”:產品穿什么“衣服”,有什么“體格”。
1,看產品包裝。“人靠衣裳馬靠鞍”,產品包裝如果欠佳,會使產品的品質感和信任度大打折扣,為以后的市場推廣帶來難度。
2.看企業提供的市場工具。沒有犀利的市場工具,“成就多少個千萬富翁”的口號喊得再響也不能相信。
3.看手續、看批號。是食準字、食健字、OTC還是處方藥?有沒有相關批文?這相當于產品的準生證,沒有這些,產品在操作時只能打游擊,無法登大雅之堂。
4.看成分。產品功效是醫藥保健品操作的關鍵,但真實的臨床資料又不容易獲得,因此,產品的主要成分和組方就成為評價產品功效的一項重要指標。
5.看價位、看政策。合適的價格定位和合理的合作政策,是合作的基石。
第二步看“骨架”:看資源整合狀況和企業支持力度。
單靠一個好產品未必賣得好,在醫藥保健品普遍缺乏信任的環境下,企業內外部資源的嫁接和整合顯得尤為重要。另外,企業在宣傳推廣、工具打造和人員協銷上的支持也至關緊要。當然,這些不是看廣告能解決的,但要有個大致的判斷和認知。
第三步看“血肉”:看產品有沒有真正有效的賣點。
把招商信息中所有的形容詞拿掉,看最后剩下的“血肉”——產品的賣點、承諾的利益是否能真正支撐產品,能否打動消費者,承諾有沒有可能兌現。如果不能,就說明這個產品是“鮮花”堆起來的“虛架子”,還是放棄為妙。
做市場靠實力,選擇產品靠的是長期對整個行業和市場走勢的關注度和判斷力。有了對市場趨勢的準確判斷,才能在眾人尚在觀望時搶得先機。
選產品,看“八字”
判斷力需要慢慢培養,商機卻是稍縱即逝。根據醫藥保健品市場的發展趨勢和目前的市場環境,筆者認為,在一段時間內,選產品考慮以下“八字”要訣,會使產品選擇更加有的放矢。
1.合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經銷商有不同的資源優勢。如果看好的一個產品與自己的終端、隊伍、財力及經驗等資源不匹配,最好及早放棄。如某產品適合于會議營銷,你卻用了自己擅長的大廣告營銷,這種資源對接錯位,最終將導致事倍功半。
另外,不同經銷商有不同的操作風格,有的喜歡電視“狂轟亂炸”、有的喜歡電臺循循善誘、有的喜歡報紙的快速回報。不論是選擇慣用手法,還是選擇創新操作模式,都要量力而行。
2.低
即價位低。在消費者變得越來越理性,錢包越捂越緊,而國家對虛高藥價打壓后,目前的醫藥保健品出現了價位越走越低的趨勢。首購門檻越低,嘗試的可能性越大,有了首批嘗試的人群,只要效果還過得去,產品就賠不了錢。
2005年,“9塊9”系列掀起一股消費熱潮;同樣,風濕骨病以前動輒100多元的產品,市場反應平淡,而十幾元的螞蟻貼(其實才兩貼)卻在很多地區火起來。這其中,價格是不可低估的影響因素。現在,很多新藥也一改高價策略,開始當普藥賣。在消費越來越理性、市場越來越規范的情況下,低價將成為降低消費者首購風險,實現市場快速動銷的一件“利器”。
3.冷
目前,“冷門”產品越來越“熱”,劍走偏鋒找冷門,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市場變了,做大藥未必能賺到大錢,而近兩年不少產品在冷門市場卻輕松淘金。比如“遺尿停”在小兒遺尿市場、“蟻陳固澀”在成人遺尿市場靜悄悄地賺得不亦樂乎。同樣,在大品牌把持幾十年卻一直平淡的痔瘡市場,也讓幾個苗藥、藏藥為代表的民族藥“小字輩”變成淘金熱地。
4.新
產品是否有新穎的地方?消費者是喜新厭舊的,他們不斷在尋找更新、更好的解決方案。在產品同質化越來越高的今天,如果能在劑型、原料、使用方式上有一點創新,就會有許多創意空間。
這在感性的減肥市場尤其明顯。“旗人減肥套裝”就是在競爭激烈的減肥市場豐富劑型,第一個采取“茶劑+膠囊”組合,一段時間內成為減肥市場的一面旗幟。“足下抽脂貼”、“輕輕木糖醇減肥口香糖”、“吸油基”、“聯邦朵朵把減肥巧克力”等新形態,著實讓眾多女性為之心動。
5.顯
選產品,一定要注意看顯效性如何,能感知到才算有效。有時說得天花亂墜,還不如直觀的感知更有說服力。如:鼻炎噴一噴,30秒鼻子就通了,關節貼一貼,30分鐘患處熱烘烘,像有小蟲爬。如果一個產品能把功效明明白白地展示給消費者,少打廣告也照樣能走貨。
體驗營銷讓消費者趨之若鶩,其原因就是消費者真正感覺到了病情正在改善,癥狀正在緩解。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消費者當然心甘情愿掏錢。
6.精
經銷商選產品不能平均用力,要遵守“精品原則”,切忌選的產品不少,但沒一個能養大。產品組合可以采用“一專多能”的金字塔體系:一專,就是一定要有主力產品,它是廣告宣傳,終端專柜促銷的重點,多能,是指在不同市場有幾個補充的產品。一專多能可保證主力產品有充足的支持,同時還能分擔人員及終端成本。
另外,在功效上要有最擅長的代理產品。如果產品確實功效很多,那也要將其分為最擅長功效及附帶的額外價值,即功效上的“一專多能”。在產品極大豐富的今天,平均用力,“萬金油”似的產品功效訴求越來越受到質疑,因此,專業、專屬、專治的產品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
7.全
廠家是否有全方位的支持?在代理產品時,看營銷支持與選擇產品一樣重要。
首先,要看各種文件材料是否齊全。市場越來越正規化,企業提供的產品資料、證明文件和各種批文及獨家市場運作所需的文件體系是否健全,關系到市場能不能無障礙運作。
其次,要看各種營銷工具是否齊全。全國南北市場環境千差萬別,營銷工具多樣化、營銷模式個性化,才能適合不同地區的低風險市場運作。現在有些企業推出針對市場進度提供不同廣告版本,提供廣告本地化調整的服務,這對市場操作會產生很大的推動作用。
再次,要看企業是否有專家、政府等背景資源。專家隊伍、政府機構等權威支持,是解決信任度和臨門一腳的關鍵。整合社會資源為經銷商提供支持,也是企業營銷服務的重要體現。
8.獨
壟斷資源,做獨家生意。隨著競爭升級,產品營銷正在一步步演變成資源營銷。戰術往往是容易模仿、超越的,但對資源的獨占是無法輕易超越的。如果能選到獨家產品,獨占原料、技術、品類、渠道、權威等資源優勢,那么對手只能是有心無力,難以跟風超越。比如國嘉制藥推出的古藺甘蘇顆粒,就是立足于古藺獨有的甘黃草資源優勢,并申請到中藥原產地保護,在肝藥市場風光無限。
國家規范藥品商品名后,除了新藥品種,其他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稱,對于仿制藥的數量也有了限制,因此代理新藥也是獨占晶類的一招“狠棋”,那些后來者只能作為“無名氏”默默地走在你身后。
以上8條標準,是經銷商選擇產品的一些參考。當然,不大可能有哪個產品能完全符合,能符合其中幾條已是不錯的產品,但如果一條也不符合那就危險了。
選到一個好產品,只是整個營銷征程的第一步。產品營銷是系統工程,好產品加上為之量身打造的推廣方案,再加上到位的執行,才能真正為你帶來市場回報。
(編輯:唐人2001tr@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