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毒辣辣的太陽還沒有到晌午就把大街上的人流趕到了所有能遮蔭的去處,所以大街上沒什么人,只有不怕日曬的汽車偶爾闖入董事長的視線。董事長的辦公室在公司主樓的36層,現代化的設備讓它四季如春,董事長正在獨自憑窗遠眺,想著剛才老友楊總的一番道白,不禁有些黯然。
老友和他聊了他們都熟的一位名人——陳久霖。雖說,陳在出事后被媒體一邊倒的批為視國有資產為兒戲的大罪人,但董事長他們一圈同道中人對其卻頗有兔死狐悲的傷感。人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巧宗?況且有些事情也都是以成敗定天下的,如果結果好了,也許就是另一種說法了。
再憶當年,楊總、董事長、陳久霖以及其他幾個同道是不計長幼的棋友,大家還都有個大名之外的別稱,陳久霖因為年紀最大而被尊稱為“老陳”。這次楊總還給董事長轉達了老陳的一番肺腑之言:做企業合規、循規太重要了!而自己就倒在了“有規未循”之上。這一方面和自己愛走險棋的個性,沒有很好地履行公司《風險管理手冊》的相關規定有關;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用人失察,沒有意識到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這么重要的位置上選錯了人。一句話,企業做好風險管理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重中之重啊。
這番話,確確實實烙在了董事長的心上,他決定在常規聚會的周末,和幾位同僚議議這個話題。想到這里,董事長當即請來董秘給他的顧問委員們打電話,通知議題。事情很快有了反饋,顧問陳教授說,要特別請他的好友——張先生前來做個企業風險管理的專題講座。此位張先生,系著名國際咨詢公司的資深研究員,在企業風險管理方面的研究也有10年之久。以前他們公司風險管理這一塊,屬于冷僻項目,少有人問津,而現在的勢頭則是“門庭若市”般的熱鬧,可見企業風險管理是一種趨勢了。
閑話不提,到了周末,董事長等一干人早早趕到郊外的俱樂部,除了遠先生因為要務在身而不能前來外,其他人均到了個齊全。坐定后,董事長不免要和眾人聊聊老陳的那番話。
董事長:大家都聽說了吧,楊兄去見了老陳。老陳精神狀態不錯,還有些大實話傳給我們做經驗。
陳教授:上個月我在新加坡講學,正好遇到新加坡政界商界名人白振華先生,他對陳久霖事件有這樣評價:中國航油在過去幾年如此成功的關鍵因素,陳久霖的個人才華是功不可沒的事實;而同樣,中國航油目前所面對的困境,他也必須負大部分的責任。即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其實,我看這不是陳久霖個人的問題,而是一種中國企業家的群體現象。中國許多企業家都是我十分賞識的,都具備企業家精神:如創業、拼搏、執著、肯吃苦和敢面對困境的優點。但同時,他們很多人也誤解地以為企業家也是“冒險家”; 其實企業家在進行其投資時,對外人看來或許是“冒險”的,但對企業家自己來說,卻必須十拿九穩。要不然企業家就不是企業家,而是冒險家了!
因此,今天中國企業家所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以更透明的經營方式和國際化的公司治理方式互相配合來運行、監管和操作企業,從而實現企業的基業常青。這才算是真正走向世界,而不至于使華人企業“富不過三代”,成為外國人的笑柄。
楊總:陳兄說得極是,但是很多事情我們是 “身在廬山”,究竟怎樣做企業家而不是冒險家,我們也在摸索,有時不免會偏離正軌。所以我誠心請各位專家給一些建議吧。
陳教授:其實,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構之于企業的重要性我們已經有過多次討論,已經基本形成共識。這次我請來張兄就是為了給大家談一談企業風險管理之于企業的重要性。張兄有請吧。
于是,眾人的視線都轉向了第一次緣見的張顧問。
為何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
張先生:董事長、各位仁兄,大家初次見面, 我先問個好。陳兄命我給大家做個如果做好企業風險管理方面的專題講座,這恰恰是小弟的專業, 我也就不推辭了。
但是,在我談風險管理之前,我先來聊聊我們咨詢公司就此做的調查結果:與國際領先企業相比,除了我國的金融、保險等高風險行業非常重視風險管理外,大部分企業基本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風險管理基本處于起步階段。
即使有些企業已經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了風險管理部門,但在實際運作中與風險管理實際所求也存在著諸多差距,董事會和管理層對企業風險管理缺乏統一的認識或認識不夠,普遍存在以內部控制替代風險管理的現象。
此外,大多數企業缺乏像COSO《企業風險管理——整體框架》那樣的權威框架對企業風險管理進行整體指導,往往是財務人員關注資產負債表,業務經理更關心運營和工作流程的情況,律師們則將目光鎖定在可能引發風險的合約和執行情況上……而對于一些定性的風險,如聲譽風險、管制風險、遵循風險、安全風險和政治風險等卻被忽視了。簡而言之,無論是在公共還是私營領域,許多主要企業內部都普遍存在這么一個問題: 各部門在對風險的理解和管理方式上還存在很多漏洞,而且對風險的理解也過于狹隘。
然而,現代經濟環境下的風險,所帶來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結果就是:由于價值鏈上各環節相互合作的趨勢日益增強,因而,那些以往只能破壞一家企業,或企業個別部門的攻擊行為,現在卻可能激發連帶效應,不但導致企業業務運作的中斷,而且還會使受攻擊的企業連同其在供應鏈上的關鍵合作伙伴一起,都遭受災難性的經濟損失。
因此,對于此類威脅,我們是無法用純粹的技術方案來解決的。現在無論在公共還是私營領域,為了同步、協調和整合整個公司范圍內的風險管理戰略,越來越多具有先見之明的企業在董事會之下建立了跨部門的風險管理委員會。
風險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建立起包括日常監管、運營規劃和危機管理在內的風險管理支持架構。此外,他們還負責從技術、運營和法律方面確認企業現有及潛在的威脅,并針對這些威脅制定出合理的戰略來。
陳教授:監管層對此也有指導意見:2006年6 月20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公布《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該指引除要求央企設專職部門負責風險管理外,還首次要求具備條件的央企董事會下設風險管理委員會,建立重大風險預警制度。
董事長:這么說董事會下設風險管理委員會將來必然是企業的所需了。據我所知,老陳的新加坡公司不也在董事會下面成立了你所說的這個風險管理委員會了嘛,但還是出事了。
楊總:老陳和我談過這個問題,他覺得自己在這個方面是有失誤的。公司董事會雖然成立了風險管理委員會,甚至還制定了《風險管理手冊》, 但是,并沒有明確風險管理委員會的職責,也沒有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和制度。所以, 這里是否請張先生再說一說風險管理委員會都有哪些職責?
風險管理委員會的職責
張先生: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和董事會下設的其他委員會一樣,都是董事會按照股東大會設立的專門工作機構,主要負責企業風險的控制、管理、監督和評估。因此,風險管理委員會的職責重點在于三方面:風險管理的治理、風險管理的評估,以及對于運營和危機風險的管理。
我們首先講一講風險管理的治理。根據各方面較為成功的經驗來看,企業必須建立一個正式的監管機構,多數公司選擇了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由此委員會對風險管理的責任做出明確規定,不僅要界定每個成員的職責,還要激勵他們共同施行,務必在規定期限內完成任務。
管理的重點應在于:敦促委員會采取實際行動,將責任落實到每個成員身上,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為目標的達成提供直接支持。但同時,委員會也應本著協同一致的原則,確保所有行動都獲得全體成員的一致贊同,還要避免毫無成效的繁文縟節。管理機構應該定期做出調整,以確保有效支持委員會履行其使命。因此,這項工作應該由高管層在互相合作的框架下進行監管。
其次,風險管理的評估。面對不斷發展的外界環境,風險管理委員會首先應該承擔的最為重要的職責之一,就是記錄并監管組織所面臨的風險、威脅和弱點,分析組成這些問題的關鍵要素。而且,如果想要讓這一委員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的話,就不能將這種評估和總結僅僅簡化為羅列了各種技術威脅的清單了事。
事實上,在這個評估過程中,應該讓所有對實現目標起到重要作用的部門參與進來,聽聽他們對風險管理深思熟慮后的看法。最好能對企業的風險、威脅和弱點進行量化,也就是說,設法衡量出企業在這些問題上所消耗或浪費的時間、人力和物力。很快大家就都會明白,這并非簡單的數據搜集活動,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分析,它能使我們更為深刻地理解與企業休戚相關的各項業務。
第三點,運營和危機風險管理。現有的運營部門應該擔負起貫徹委員會政策的責任。這就是為什么在制定政策和評估風險的過程中,要讓相關運營部門的主管參與進來的原因。不過,如果委員會在頒布政策時運營部門并未給予詳細的指導,或者在行動上未能給予應有的支持,這種做法往往會帶來全局性風險,最終也會證明是不明智的。
在危機管理的第一線,如果能夠根據威脅、弱點和風險的變化情況,階段性地對行動計劃進行重新評估和協調,那么一些有害事件產生的負面影響就將大為減小。委員會的危機管理計劃應該有利于整個企業的發展,并充分反應出已經和正在出現的風險。
比如,當時中航油在發現石油期貨出現虧損, 第一線交易員如果能及時傳遞正確信息,而貿易員和風險管理委員會又能據此做出正確的建議, 當機立斷地斬倉,而不是挪移盤位,中航油可能不會是現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