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權力的“大”與“小”
安徽省南陵縣委書記喬興力:
縣委書記到底干什么?我認為,一要抓發展,二要抓公平。所謂發展,就是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所謂公平,就是要讓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依法行政。
縣委書記是一個縣委班子的核心,是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一把手”,位置重要,責任重大。作為縣委書記,必須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集中精力,促進發展。
縣級處在基層的前沿,工作千頭萬緒,條件千差萬別,情況千變萬化。作為“一把手”,大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小到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都必須拳拳在心,統籌考慮。但又不能事必躬親,面面俱到。因此,工作中必須結合實際,選好切入點,找準突破口,從最易打開工作局面的地方入手,達到事半而功倍、牽一發而動全局的目的。
有人這樣說:縣委書記想干什么事都能干成,想犯什么錯誤都有機會。這說明縣委書記的權力很大。但是,權力意味著責任和義務,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作為執政一方的領導干部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給的,人民是權力的所有者,權力是用來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的。
河北省平鄉縣委副書記王錫洪:
縣委書記的責任與權力與過去相比,可以說是大了一部分,小了一部分。所謂大了一部分,即在用人制度、用人權力、縣內運作等方面,權力更集中了,而責任也更大。時下被人指責的“一把手說了算”,也不是書記造成的,而是體制造成的。比如對一把手的監督,上級離得遠,很難監督到;作為同級的副職及縣長們,如果對一把手提意見,一次兩次可以,次數多了,造成與一把手不和的錯覺。一把手度量大還好,如果度量小,就會挑毛病,滋生出很多事端,工作很難正常開展,所以很多人出于明哲保身的考慮,不敢多提反對意見;而所謂的百姓民主意見測評,更是顯得蒼白無力,這樣監督上不去,就越發造成一把手的權力集中。
所謂小了一部分,是指縣委書記在別人眼里好像是“土皇帝”,能夠呼風喚雨,其實并非如此,縣委書記的權力并非無邊,比如對銀行等一些領域就沒有很大支配權力。現在是屬地管理,作為一個地方的縣委書記,在任時都希望有一些政績留下,而一些好的項目無疑會帶動當地的發展。而跑項目,需要活動經費,這個錢又不能運用專項資金,那么錢從哪兒來呢?所以,縣委書記也有很多不為人所知的苦衷??h委書記的工作千頭萬緒,全縣哪兒出了問題都要承擔責任,所以壓力也很大。
最關心的問題和最想說的話
安徽省當涂縣委書記毛長江:
作為縣委書記,我最關心的仍然是地方的發展和穩定。平時壓力肯定是有的,因為對計劃生育、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項工作的考核標準都是“一票否決制”。如何應對壓力,一方面得看個人的心理素質,重要的還是要看當地是否有一支素質良好干部隊伍及各部門的工作效率等等。
當前,從某種意義上說,縣域之間發展的競爭就是干部隊伍能力和素質的競爭,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就是干部隊伍和領導班子的執政水平,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就是干部的努力程度??h委書記要堅持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打破論資排輩思想,以政績論英雄,讓真抓實干、不事張揚、不跑不要的干部有舞臺,讓弄虛作假、不干實事、跑官要官的沒市場,著力構建鼓勵干事創業的新機制。要堅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察民情、順民意,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需,以實實在在的政績和良好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信賴。
安徽省泗縣縣委書記張旭:
怎樣建設新農村一直是我們這個群體非常關心的重大問題之一。參加了中央黨校組織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培訓班”,感到很受教育。老百姓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愿望很迫切,上級領導也很重視,各個媒體的宣傳力度也比較大,我們感到身上的擔子還是比較重的。
新農村建設的落腳點在于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作為一名縣委書記,也應當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為廣大百姓服務好、工作好。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不能急于求成。一個縣在新農村建設中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既是城市農村的接合部,也是中央政策落實的結合點,應當在新農村建設中有所作為。我希望上級能繼續加大在新農村建設中對縣級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此外,不要層層搞評比,使新農村建設的成果落到實處。
酸甜苦辣有誰知
山東曲阜市委書記張術平:
“累、窮、軟、險”四個字,是處在“壓力鍋”中的縣委書記群體目前的感受。累,表面看我們這些人滿面紅光,其實許多人都是高血壓,仔細看眼圈是黑的,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睡眠不足;窮,縣財政普遍困難,縣級財政是失血財政,去年曲阜總收入6億多元,地方財政只收入4億多元,今年可新增稅收1億多元,但地方只能得3000萬元,7000萬元被省和中央收走了。與此同時,縣里的增支卻在不斷加大;軟,管理手段軟,許多部門都實行“條條”管理,縣里沒多少實權;險,各種“一票否決”責任制讓我們一天從早到晚睡覺都恨不得睜著一只眼,整天提心吊膽,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被追究責任。(資料來源 瞭望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