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霧中游走,自己也不明白緣何處于這樣一種狀態。突然,我聽到腳下“咔嚓”一聲。我俯下身去,撿起了一枚樹枝。它已經斷裂,卻仍閃耀著迷人的鮮艷,18歲的刻度深深地鑿刻在上面,而我卻在這大霧中再也找不回另一半的紀念。
18歲的感動
教室里靜靜的,純凈的窗上伏著絕細絕細的雨珠,一串串,一條條,閃耀著里外清明的燈光。清晰地,我聽到一個聲音在啜泣,碎碎的,低低的。我打量著左右,一個女生正低頭看著一本雜志,一手不停地抹去淚水,一手卻觸摸著那些文字不忍舍棄……我看著她那紅紅的眼眶,突然有了一份感悟:生命需要感動,它會因為感動而豐富的。
18歲的遐想
我站在寢室門口,藍凈的夜色呼應著鐘樓穹頂的影末,向天際伸展著。遠天炫著獨特的火黃,一層層染起來,對比那幽小的樹,顯出別致的宏麗。倏忽間,路燈仿佛被什么驚醒了,一排排點了起來,湖水似乎聞到了那燈光的馨香,不停地漾起粼粼的波光。
我靜靜地望著遠天,遐想著那夜星永恒的孤寂,遐想著剛才那湖水一瞬間的感應,也遐想著那枚剛剛被踩碎的落葉最后的嘆息。
18歲的青澀
夜雨很大,傘下漏下微許的雨末,飄散在空氣中,在路燈掠過時灑出斑斕的迷彩。前面的傘頂罩著一對男女生。女生長長的頭發,在夜色中一起一伏;男生瘦瘦的,似乎很俊朗。他們低低地敘著什么,時不時還伴著女生的笑聲,在雨聲的掩蓋中,一隱一隱的不很分明。慢慢地踱了一會兒,女生畏畏地靠在了男生肩上。我看著身后自己那漸漸拖長的身影,突然感到一陣襲來的孤單。
18歲的感恩
又是星期六,學校外面鬧哄哄的,家長們候在那兒。我陪父親緩緩地走到了校門口,父親剛來了一會兒卻又要走了,去忙他那永遠忙不完而又令人感到卑微的工作。我仔細地端詳著父親,那曾經在我眼中的偉岸與高大,都在歲月里消逝了。父親問我:“過幾天就是你的生日,想要些什么?”我覺得很突然,又很感動,我的生命竟然被父親這樣精確地計算著,惦記著,可我何曾想到過父親的生日。看過一篇叫《生命的精度》的文章,可父親生命里的精度卻在無盡的操勞中被磨得模糊不清了。父親回去的時候,在公交車上向我揮手,而我自己竟然流起了淚。幾個高一的新生不明所以地站著,愣愣地看著我,因為他們體會不了這淚水的重量。
18歲的刺痛
考試結束了,仿佛一切都隨之結束了,教室的空氣中充滿了躁動與不安。一門門分數的下來,讓我瞬間崩潰了。沒有那樣心理負擔的人根本體會不到這種絕望。平時成績優異的我卻在這次考試中像平整的地面,突然坍塌般一敗涂地了。整個上午,我呆呆地坐著,面對著桌上的試卷,仿佛在與死神對話。整個人像是半身坐在冬日的冰窖中,深深體味著那種刺痛。我眼前浮現著父親舉而又罷的手掌,一次次忿恨而猶豫的眼神,我在懷疑,不停地,我不敢相信此刻的竟是自己!
下課鈴響起,伴著凄涼的古典樂,教室里猛然間變得空蕩蕩的。風越過窗欄,翻起一張張刺眼的試卷……
18歲的陽光
今天是我的生日,陽光很明媚。我漫步在校園里,獨享一份屬于自己的安靜。走廊上的陰影里斜斜地躺著一些陽光,似乎是一下子傾瀉下來的,濺起滿走廊星星末末的心情。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寫到了一個對過去依依惜別,對未來又充滿黯淡的少年,18歲儼然成了一條偌大的溝坎不能飛越。可現在的我怎么也體會不到那份怯懦與哀傷,在暖融融的陽光里,那香味,那流彩,簡直讓人設想就這么度過一生。本來嘛,揮別18歲就應該像這樣欣賞最末一天的陽光。
我欣喜——
因為有了感動,我的18歲是豐滿的;
因為有了遐想,我的18歲是寧靜的;
因為有了青澀,我的18歲是彌足珍貴的。
我珍藏——
因為灌滿了感恩,我的18歲是溫存的;
因為經歷了刺痛,我的18歲是成長的;
因為感受了陽光,我的18歲才是完美的。
我擦凈樹枝,將它用紙巾裹起,放到最靠近我心靈的地方……四
(本文系《視野·18歲》作文競賽二等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