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靠人來實現企業的目標,人是企業的首要資源。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規律、行為模式對于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挖掘人的創造潛力有著極重要的意義。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設計的管理方法,強調人的智慧與創造力的激發是經濟與社會發展不竭的動力,也是東方管理文化和西方管理科學相通的交匯點及精髓所在。
激勵就是創造滿足員工各種需要的條件,激發員工的動機,使之產生既滿足個人欲望又實現組織目標的特定行為過程。激勵氛圍可分為正強化(獎勵那些組織需要的行為,從而加強這種行為)和負強化(懲罰那些與組織不相容的行為,從而使之被減弱或消除),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獎勵與懲罰。可見激勵中包含了獎勵和懲罰兩個層面。
管理基本原理表明人的工效取決于人的能力和激勵水平的高低,管理者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要著重研究激勵的心理活動過程,想辦法激發動機、強化動機,運用動機的機能,影響職工的行為。這就是激勵要解決的問題。激勵程序一般要經過:
了解需求。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這五類需要從低級向高級依次發展,形成金字塔型層次。激發人們努力工作、提高工效的內在誘因,就要針對不同層面位置的員工施用相應的措施滿足不同層面的心理需求。對需求的了解,就是了解每個人的各種需求強度、結構、滿足需求的方法及不能滿足時該怎樣做工作。
情況分析。分析影響個人行為的周圍環境,改進或引導職工適應環境。人能夠被某種因素所激勵而積極,也能被某種因素刺激而消極。人的行為一方面受個體變數的影響,另一方面受環境變數的影響,這兩個變數共同影響人的行為趨向。就個體因素而言,人的思想、分析、推理、判斷行為等,無論如何理智,都免不了受個體情緒的影響而導致行為偏差。如領導批評越嚴厲,職工的自衛反應便越強烈,說明人不可能完全以理性為主進行反應。情緒的沖突對行為的影響較大,如一個人平時工作狀態不佳,當偶爾受到表揚時便可能引起強烈的情緒沖突,產生了進步的需要,這種沖突是來自內心需要層次的改變,經過積極引導,新生命力就注入人的心靈,產生持久的效果。人所處的周圍環境同樣會影響他的各種行為,人與環境不相適應不但影響其行為,而且會導致生理上的變化。不論是環境還是個體因素,產生的影響因人而異,人的動機、需要、行為因個人的綜合因素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
利益兼顧。兼顧組織、團體和個人的利益,在達到企業目標的同時滿足職工個人的需要。實現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進步。
激勵是調動員工積極性的重要手段,物質激勵要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物質激勵包括工資、獎金、各種補貼、福利及其他晉升、培訓機會。但因物質激勵方法單一,金錢的邊界效應尊崇遞減規律,在實踐中往往不能完全達到激勵的目的,也遠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必須結合精神激勵。例如,某企業通過建立明確的組織目標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有計劃進行工作崗位輪換、一定范圍工作授權等方法來豐富職工的工作內容,增強工作的挑戰性及新鮮感,以滿足職工通過工作而獲得自我發展與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來達到精神激勵的目的。有心理學家統計:普通員工在無激勵狀態下只能發揮自身能力的10%-30%,在物質獎勵狀態下,發揮自身能力的50%-80%。對需求層次要求較高的人來說精神激勵更有利于自身能力發揮。精神激勵更加注重個人創造力發揮及自我價值實現的程度,這將給人帶來莫大的愉悅和滿足,在獲得成功和發展的過程中體驗工作帶來的樂趣和生命的意義。從行為科學的角度看物質獎勵用于滿足生理上的需求,精神獎勵用以滿足心理上需求,并且在一定條件下勝于物質獎勵。懲罰的目的是警告員工改正不良行為,提高綜合素質。心理學家認為,懲罰只能暫時停止不好行為,不能導致好的行為,相反卻使職工在心理上造成恐慌或損傷,產生對抗情緒,甚至對領導采取欺騙隱瞞的手段來逃避懲罰。
下面是某企業設定的獎勵原則:獎勵解決問題的堅實方案,不獎勵見效快的敷衍;獎勵獨創精神,不獎勵不動腦筋,亦步亦趨;獎勵工作勤奮且注重質量,不獎勵消極怠工或只求速度;獎勵使工作變得簡單化,不獎勵不必要的復雜化;獎勵勤儉節約的工作作風,不獎勵鋪張浪費的行為;獎勵團結合作,不獎勵相互拆臺,推諉扯皮。獎勵忠于職守、積極負責、樂于奉獻,不獎勵玩忽職守、以權謀私、違法亂紀。
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社會及勞動者自身需求的變化,激勵機制所涉及的范圍和內容更加寬泛,同時,不同的人以及每個人在不同時期需求也會不同,激勵機制必須不斷的創新才能發揮重要的作用。所以,合理完善的激勵制度設計應該在充分研究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有關知識的基礎上,盡可能將企業經營目標和員工需求目標相結合、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以正面激勵為主,負面激勵為輔,力求在不損害人格尊嚴的前提下達到教育當事人的目的。研究如何有效調動和保護人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方法和技巧,對于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勞動生產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正是現代管理對心理學規律探索的目的所在。
(作者單位:陜西省印刷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