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人還山不只包含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65380;“退耕還林”或“異地扶貧”#65380;“移民式扶貧”等內容,還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其本質應是把山區農業人口最大限度地轉移到城鎮中的二#65380;三產業,減少對原有土地尤其是耕地的依賴性,然后按照生態#65380;高效的要求,對原有土地實行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推進城市化#65380;工業化#65380;農業產業化的進程#65377;
一#65380;實施退人還山是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決策
(一)實施退人還山是落后國家向工業化乃至現代化轉型的必然選擇#65377;政治經濟學的觀點認為,一個國家要實現工業化乃至現代化,都有一個農業人口向二#65380;三產業轉移的過程#65377;目前,發達國家農業勞動力在社會總勞動力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在10%以下,有的國家比重不到3%#65377;而在工業化的初期,這些國家農業勞動力在社會總勞動力中所占的比重都較高#65377;英國為了實現非農化,從15世紀開始,一直延續到18世紀,采取了用暴力驅趕小農的大規模“圈地運動”,強制性地驅使勞動力向以毛紡織業為主的手工業轉移#65377;在大量農業人口轉向毛紡織業的同時,大批耕地就地轉化成了牧場#65377;美國隨著工業化浪潮的涌起,從19世紀2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大約用了一個半世紀的時間,大規模地將農村人口向非農化轉移,其轉移的具體模式屬于自由遷移模式#65377;二戰前,美國農業勞動力占社會勞動力總數的22%,1950年下降到12%,1960年降到6.6%,1971年降到3.1%,現在只有2%#65377;日本農村人口轉移模式是發達國家農村人口轉移成功模式的又一典范#65377;二戰后,日本政府針對本國人多地少#65380;資源短缺的特點,對農村人口轉移進行了有效干預,走出了一條“跳躍式轉移”與“農村非農化轉移”相結合的道路,最終加速了日本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65377;我國與上述發達國家比較,人多地少的矛盾更為突出,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加速發展,最終實現工業化乃至現代化,實施退人還山即把農業人口從第一產業中盡快地#65380;最大限度地轉移到二#65380;三產業乃是更為緊迫的任務#65377;
(二)實施退人還山是貧困地區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的重大舉措#65377;湘西州由于自然條件惡劣#65380;基礎設施滯后#65380;經濟基礎薄弱,目前尚處于低層次#65380;低水平的發展階段,人世前就難與國內發達地區一爭高低,致使發展差距繼續拉大,人世后一時就更無能力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65377;湘西州經濟特別是農村經濟要在國際經濟全球化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取得新的#65380;更大的發展,就必須從自己的實際出發,著眼于在全球范圍內調整結構這個出發點,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積極研究應對措施#65377;實行退人還山以后,就可以把那些原本就不足以讓人們生存而又極大地破壞了生態的耕地,逐漸恢復為牧場或高效的經濟園林,還湘西一片美麗的河山#65377;
(三)實施退人還山是新時期國家“一體兩翼”扶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65377;針對新時期扶貧開發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國家制定了“一體兩翼”扶貧新戰略#65377;“一體兩翼”即以整村推進為主體,產業化扶貧和勞動力培訓轉移為兩翼#65377;其中整村推進就是要堅持以貧困人口集中的貧困村為載體,整合資源,集中人力#65380;物力#65380;財力,實現經濟#65380;社會#65380;生態#65380;人文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65377;產業化扶貧就是要繼續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通過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努力調整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結構,發展主導產業和加工業,擴大農業產業規模,從而實現就地脫貧#65377;勞動力培訓就業就是要通過培訓提高貧困勞動者素質,促進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轉移,通過減少農民實現農民異地脫貧#65377;因而“一體兩翼”扶貧戰略的實質就是:以整村推進為主體,堅持一手抓就地扶貧,一手抓異地脫貧#65377;不言而喻,退人還山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65377;
(四)實施退人還山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實踐#65377;新的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構想,這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65377;近幾年來,湘西州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于歷史和自然條件的制約,貧困仍然是湘西州最大的現實#65377;目前全州尚有72萬低收入貧困人口,其中原生貧困人口15萬人#65377;如果貧困問題解決不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一句空話#65377;然而,湘西州當前的貧困類型和成因均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貧困人口越來越集中在邊區山區#65380;巖溶干旱區#65380;移民庫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65377;體現了極為明顯的地緣性特征,即貧困主要是由于惡劣的自然條件#65380;薄弱的基礎設施以及社會經濟發展落后等造成的,即使增加投人他們也無法解決溫飽問題#65377;因此,在地緣型貧困為主的地區中,不僅要通過具體的#65380;有針對性的項目開發即就地脫貧措施來帶動扶貧,還要通過異地脫貧來解決問題#65377;
二#65380;實施退人還山的思路研究
(一)關于退人還山對象的選擇#65377;從長遠而言,筆者以為相當一部分湘西人都是退人還山的對象,要通過減少湘西農村人口,減弱湘西農民對湘西土地尤其是耕地的依賴性,從而推動湘西農村的脫貧與發展#65377;就當前而言,為便于推動工作,應當以湘西州整村推進的扶貧村為主要對象,從中選擇一批生存條件極差的村作為試點,逐步推開退人還山工作#65377;
(二)關于退人還山思路的研究#65377;教育輸出,主要指通過發展教育,讓更多的湘西兒女通過升學途徑永久性走出湘西山門#65377;爭取通過幾年的努力,湘西州升學率尤其是貧困鄉村的升學率有較大的提高#65377;勞務輸出,主要指通過勞務技能培訓,有序地組織貧困青壯年勞力長期出州#65380;出省甚至出國就業#65377;鼓勵青壯年人去州外成家立業#65377;爭取通過幾年的努力,貧困鄉村尤其是整村推進扶貧村勞務輸出比例有大的增長,部分村勞務輸出比例達50%以上#65377;城鎮移民,指有序地組織貧困家庭在州內城鎮就業#65377;爭取通過幾年的努力,每一個縣市都有一個以上城鎮移民試點基地#65377;產業轉移,指組織貧困家庭走出深山,到交通便利#65380;條件相對優越的農村承包或租賃荒山荒地,從事特色優勢產業開發,使其從糧農轉變為果農或牧民#65377;就地調整,在人口轉移取得成效的同時,對原有土地包括耕地實行大面積結構調整,積極推行退耕還果#65380;退耕還經#65380;退耕還草#65380;退耕還林等#65377;
(三)關于退人還山應遵循的基本原則#65377;一是政府引導的原則#65377;對退人還山工作,各級黨委#65380;政府和各部門都要加大宣傳力度,堅持積極引導,并給予適當補貼#65377;二是量力而為的原則#65377;實行退人還山應充分考慮國家財力的限制,不可一哄而上#65377;要堅持先試點#65380;后推廣#65377;三是群眾自愿的原則#65377;對實行退人還山的群眾不能搞強迫命令,必須堅持正面引導,完全自愿#65377;
三#65380;實施退人還山的政策措施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65377;建議州#65380;縣市層層建立退人還山協調領導小組,分別由州級#65380;縣市級領導任正副組長,相關部門任領導小組成員,明確相關部門責任#65377;在此基礎上,認真組織調查規劃#65377;在全州范圍內盡快組織一次全面調查,摸清現狀,明確目標,提出退人還山具體措施政策,拿出詳細的退人還山工作規劃#65377;
(二)加大資金投入#65377;州委#65380;州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加大向上爭取政策力度,以確保退人還山工作必要的資金投入#65377;尤其是以工代賑#65380;扶貧開發#65380;民政#65380;民委#65380;交通#65380;電力#65380;建設等部門都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積極向上匯報,爭取納入上級甚至國家對湘西州的扶持計劃#65377;對勞務輸出人員由勞動#65380;扶貧開發部門及相關院校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培訓經費分別由勞動#65380;扶貧開發部門負責安排,培訓和就業由相關院校負責組織#65377;對使用扶貧資金的州內企業,按一定比例強制性安排貧困地區的退人還山人員,由扶貧開發#65380;農行#65380;財政部門具體落實#65377;對異地實行產業轉移的,由扶貧開發辦#65380;林業局#65380;農行#65380;信用社按照有關政策適當安排產業開發資金,由當地政府給予其永久居住權和土地使用權,并享有與當地人口同等的待遇#65377;對就地實行產業調整的,由扶貧開發辦#65380;林業局#65380;農行#65380;信用社按照有關政策適當安排產業調整資金#65377;
(三)強化配套措施#65377;強化駐外機構的勞務輸出職能#65377;建議州#65380;縣市駐外辦事處加強用工信息#65380;職業介紹#65380;權益保障#65380;跟蹤服務等勞務輸出方面的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在勞務輸出工作上的中介組織作用#65377;改革戶籍制度,在州內徹底打破城鄉戶籍壁壘,對農民進城就業的,有固定的住房和穩定的收入,就應允許轉為城鎮戶口#65377;積極探索和建立農民工進城的社會保障制度#65377;建立和健全農民工進城的子女人托入學制度,取消農民工子女人學借讀費#65377;改革土地流轉制度,對退人還山實行異地產業轉移所需的土地,允許其自由長期租賃甚至買斷長期使用權#65377;
〔責任編輯 徐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