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什么?可用一句話概括:“癌是對異常細胞生長的總稱。”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統一兩個認識:1.癌癥(腫瘤)是分子病或基因病。即在多種環境因素作用下,細胞的多種基因發生了變異,通過多階段演化最終成為腫瘤細胞。2.癌癥(腫瘤)是社會病。研究表明,癌癥(腫瘤)的發生1/3與吸煙有關,1/3與膳食有關,1/3與感染、職業暴露及環境污染有關。
癌癥與遺傳有關嗎?
人的身體是由數量巨大的細胞組成的,而且每一個細胞都含有23對染色體。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的雙螺旋結構纏繞每一對染色體,構成生命的基因圖譜。在繼承父母的基因并遺傳給子女時,DNA是染色體上基因特征的控制者和傳遞者。
人的染色體含有數百萬不同的信息,它控制人的身體應該怎樣生長,各種器官怎樣發揮作用(行使功能)。例如,當食物進入胃后,一種基因告訴胃怎樣產生胃液,另一種基因則告訴腺體分泌胃液,其他的基因還有決定眼睛的顏色,告訴受傷的組織怎樣進行自我修復,以及在嬰兒出生后指揮產婦乳房產生乳汁等不同作用。通常情況下,這些基因正常發揮功能,并傳遞正確的信息。由于基因各盡其職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使我們的機體擁有良好的健康狀況。但是基因數量之多,以及其保存和傳遞的信息之巨大是驚人的和無法想像的。當每一次細胞分裂,染色體自身復制,就可能有很多次出錯的機會,這些出現在復制過程中或因外在因素損傷所致的絕大多數“錯誤”,能被機體自身修復,但有時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確實出現了錯誤——變異,改變了一個或更多的基因。
癌細胞來源于基因突變或損傷的異常染色體。變異的基因傳遞錯誤的信息,至少有一條信息與其應該傳遞的不同。一個細胞開始迅速生長,一次又一次的倍增后,形成一種稱作惡性腫瘤或癌的腫塊。
正常細胞的快速生長不同于惡性腫瘤細胞生長。每個人都經歷兩個快速生長期。首先是在最初的9個月內,在母體內從一個單細胞形成一個完整的人,然后是在接下來的大約16年生長發育成成年人。同時,當我們受傷后,需要迅速地修復、恢復和替換受傷組織時,機體能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新的細胞。當這些生長過程或愈合過程完成后,一系列基因將會告訴機體:“關閉”時間到了,就不會一生不停地生長。傷后愈合有瘢痕,但僅僅只是一個瘢痕,這就是規律,但是,癌細胞不遵守此規律,它的基因遺傳密碼發生變化,使其“忘記”了停止生長。
癌癥是因為一個異常細胞而起,其后倍增。由這一異常細胞變成兩個異常細胞,再變成四個異常細胞,如此下去。快速生長的腫瘤倍增時間可能在1~4周,而較慢生長的腫瘤其倍增時間可能在2~6個月。發生20次倍增可能要5年,而此時具有100萬個細胞的腫瘤僅僅只有針頭大小。在腫瘤開始生長后有一個“靜止”期,因為此時它太小(覺察不到結節或腫塊),而不能用目前所知的任何方法查出。通常腫瘤未引起重視,是由于在明確腫瘤存在之前,有一個相當長的靜止期。
說到底,癌癥(腫瘤)是人細胞染色體傳遞遺傳信息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出了問題所造成的,所以稱癌癥(腫瘤)為分子病或基因病。
哪些外界因素能誘發癌癥?
1.吸煙:抽煙吸入致癌物,在吸煙未廣泛普及前肺癌是少見病。
2.X射線:眾所周知,在原子彈爆炸后的幸存者中,白血病的發病率更高,同時也注意到在放射線學者,專門從事X射線應用的醫生中,有同樣增多的發病率。
3.某些激素及藥物:如己烯雌酚、一些雌激素(如女性荷爾蒙)及一些免疫抑制藥物。
4.過多的日曬。
5.工業制劑及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如石棉、煤焦油產品、苯、鎘、鈾及鎳。
6.飲食無節制:特別是高脂肪及低纖維飲食。
7.肥胖。
8.性行為:包括女性初次性交及首次懷孕的年齡。某些性傳播病毒能引起癌癥,這些病毒傳染危害的增加,是由于沒有防御的性接觸和多個性伴侶所致,尤其肯定的是對于艾滋病有關的腫瘤。
當兩種或更多的“打擊”壘加起來(如吸煙和接觸石棉;吸煙和酒精),患癌的機會不是單個危險的總和,機會將成倍增加。癌癥是經過許多年來的許多不同的“打擊”,以及其相互作用疊加所致。
總之,雖說癌癥(腫瘤)是遺傳病,但不是單基因遺傳病,致癌因素來源于環境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兩者均屬于社會范疇。從環境的角度去理解,癌癥(腫瘤)就是社會病。雖然把癌癥作為一種疾病,但它有200種以上不同類型。很多癌致癌因素不明,沒有單一的原因。實事上,癌癥保持了某種程度上的神秘性,但新的線索和周密的研究已經大大地提高了我們對癌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