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博物館被盜了,丟失了10件珍貴的文物,好在一枚珍貴的鉆石沒有被盜。警方經過多次努力也找不到線索,這時一直很冷靜的博物館館長卻提議讓電視臺采訪他。
于是電視上播出記者采訪博物館館長的鏡頭。記者問:“請問這次失盜共丟失了多少件文物?”館長答:“共丟了11件文物。”記者問:“這些文物都很珍貴嗎?”館長答:“是的,都很珍貴,特別是一枚鉆石價值連城!”
時隔不久,警方就查到了線索,順利地破了案。線索來源很簡單,幾個盜賊在毆斗時被警方抓獲,而他們毆斗的原因竟然是互相猜疑究竟是誰私藏了第11件文物——那枚鉆石。
還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商人,為躲避動蕩,把家財變賣成黃金,特制了一把油紙傘,將金子小心地藏進傘柄之內,然后把自己打扮成普通百姓,帶上雨傘準備歸隱鄉野老家。不料途中出了意外,他打了一個盹,醒來之后雨傘竟然不見了!商人畢竟經商數年,他不露聲色地仔細觀察,發現隨身攜帶的包裹完好無損,斷定拿雨傘之人肯定不是專業盜賊,估計是過路人順手牽羊拿走了雨傘,此人應該就住在附近。
于是商人就在此地住了下來,干起舊傘換新傘的生意,并且承諾換傘不加錢。一時間前來換傘的人絡繹不絕。
不久,有一個中年人夾著一把舊油傘匆匆趕來,商人接過一看,正是自己魂牽夢繞的那把雨傘,傘柄處完好無損,商人不動聲色給了那人一把新傘。那人離去之后,商人轉身進門,收拾家當,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
鎮靜出智慧。博物館館長的故意聲張和商人的無言等待,都是一種鎮靜之后的智慧。在突如其來的事件面前,博物館館長和商人都能夠沉著應對,從而化險為夷。
鎮靜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韌性。
80多年前,一把火燒光了愛迪生的實驗室,愛迪生站在廢墟上說:現在我們又可以重新開始了!相信任何知道這句話的人都會為愛迪生的鎮靜發出由衷的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