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藥安全為先
家庭藥箱雖然以非處方藥物為主(非處方藥經過醫藥學專家根據應用安全、療效確切、質量穩定、使用方便的原則嚴格遴選,并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但它們也是藥品,即是藥就有三分毒性。何況大部分家庭藥箱都備有處方藥,一旦使用不當會帶來有害影響,甚至威脅人們的健康和生命。
為了家庭用藥的安全,我們在裝備家庭藥箱時,應以治療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藥物為主,品種要少而精。一只藥瓶或藥盒只裝一種藥物,要貼有標簽,標簽上寫清楚藥名、規格、用途、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項。在使用時首先要閱讀說明書,在自我明確診斷之前,最好不要隨便用藥。隨便用藥有時會掩蓋癥狀,耽誤了疾病的診斷。盡量不要兩種以上藥物同時服用,避免彼此可能產生的相互作用,若要一次同服數種藥物時,應經醫生或藥劑師指導,以免因藥物的相互作用而使藥物失效。
沒必要常備抗生素
為了防止抗生素濫用,現在國家限制抗生素藥物在藥房出售,但是還是有一些人,習慣多開一些抗生素存放家中,以備不時之需。孰不知,引起感染的細菌種類很多,不同的抗生素對不同的細菌起作用,既往醫生曾開過的針對疾病甲的抗生素,這次不一定適合疾病乙。用藥不當,輕則達不到理想療效,或使藥效降低,重則使藥物毒副作用大增,危及健康。有一些患者,把抗生素當成消炎退燒的萬能藥,稍有感冒、發燒、咳嗽,便自我服用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其實有九成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不需要用抗生素,抗生素針對的是細菌,不是病毒。有的患者為使疾病痊愈,將幾種抗生素一起服用,或者長期服用某類抗生素,破壞了人體內的微生態平衡,損害了健康,使耐藥細菌日益增多。不久前央視曾有報道,一名男子擔心食堂飯菜不衛生,每次吃完飯后都要吃兩??股胤啦。辗e月累,破壞了體內的正常菌群,最終因對所有抗生素耐藥而喪命。
需服用抗生素治療時,一定要在醫生確診后,在醫院購買服用。
科學置辦杜絕浪費
現在的藥品都是整盒整瓶的包裝出售,很多藥可能只服用一次或幾次,或吃半盒扔半盒,這些剩藥存放時間長了就會過期;過期藥品在城市家庭中尤為普遍,已經造成驚人的浪費。據有關媒體報道,上海市平均每個家庭有過期藥215粒,有1/3的藥品超過有效期3年以上;濟南市對城市居民的一項問卷調查表明,一半被調查者承認家中儲備的藥品中有過期失效藥。
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需要政府從醫院、醫生源頭把好關,另一方面需要消費者增強節約意識,可以購買小包裝的藥品,如藥店推出的“一元感冒藥”,價格便宜,一包的量正好夠治好一次感冒,從而避免了藥品浪費,還能減輕經濟負擔。再如定期清理家庭藥箱,生病服藥時增強閑置藥的使用。處方類的閑置藥在服用前,應將藥品拿給醫生檢查,以確保藥品沒有過期變質。
專家簡介
許景峰 北京軍區總醫院主任藥師、教授,北京軍區總醫院藥劑科主任,國家及軍隊新藥審評專家。從事醫院藥學和新藥研究開發工作30多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